叶衍艳:一个女检察官的平凡和精彩

时间:2022-06-30 02:56:25

叶衍艳:一个女检察官的平凡和精彩

小时候看电视,港台剧中的法庭辩论常让人印象深刻。在法庭前面的几平方米之地里,双方律师轮番引据论典、唇枪舌战。而检察官、法官也忙得不亦乐乎。这几个平方米的地块虽小,却好似包容了世间万象、人情百态、真善美和假恶丑。

总觉得从事这类工作的人会与众不同,他们的脑海和心胸里装满了人间百态、恩怨情仇,非常人能够想象。所以,当本刊记者采访海淀检察院的女检察官叶衍艳时,不禁带着一丝兴奋、一丝好奇。

坐着地铁上班

叶衍艳在检查系统中也算是一个小名人了。因此记者也能找到关于她的一些简短的视频片段。在一个视频里,她随着人流,坐着地铁上班;快下班的时候,同事招呼她一起走,她拎起一个其貌不扬的包,还顺手拿起一个带着软柄的塑料水杯。让人觉得她就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街坊邻居一样的人。

她看上去面目清秀,五官比较小巧,透着一股南方人的灵气,眼神有点锐利。说起话来不紧不慢、条理清晰,因为出生在福建的一个小县城,现在说普通话还有一点福建味。

她的岗位是公诉人。自从大学毕业后进入海淀检察院,曾先后在海淀检察院公诉一处普通刑事办案组、简易案件组、扫黄专案组、未成年人犯罪专案组等部门工作。

公诉工作,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一门充满斗争艺术的工作。术业有专攻,叶衍艳在公诉人这个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成长,已经处理过超过1000多件案件。现在,她已成为一个公认的优秀检察官,曾被2次评为北京市十佳公诉人,1次评为全国十佳公诉人。她还担任海淀区检察院主公诉二处副处长、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等职。同时她还是北京市“三八红旗手”和“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

联系到她是一个“80后”,我们不能不说这个坐地铁上班的平凡人实在不平凡。

曾是最佳辩手

不知道是因为天赋,还是受当警察的父亲的影响,叶衍艳的心理素质和逻辑思维能力十分了得,加之表达能力也很不错,在校期间,她就获得过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大学生辩论赛优秀辩手奖。当时的指导老师评价她:逻辑性较强、思辨好。参加工作后她又代表北京市公诉机关参与了全国首届公诉人电视论辩大赛和全国首届公诉人与律师电视论辩大赛,都获得了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同时她也获得了个人“最佳辩手”的荣誉。

毫无疑问,这种辩论的特长对她现在的工作会有影响。参加辩论赛,对口头表达和逻辑能力都是一种训练。虽然辩论赛的场景和现实生活有很大的不同,但辩论能力的训练本身对真实的法庭论辩能力还是有很大促进的。

如果说,大专辩论赛上的辩论更像是一种游戏,一种浪漫化的表达。那么回到现实中来,法庭辩论就不能是一种炫技,也不能煽情,而是一种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走的严肃工作,需要的是更多法理知识和逻辑分析能力的展示。案件的审理涉及到当事人的切身利益,绝不能等闲视之。

因此,从大专辩论赛最佳辩手到法庭公诉人,需要的不仅是事实和经验的积累,还包括责任心的提高和更多的承担。

叶衍艳坦承自己比较喜欢也比较适合公诉人这个职业。公诉人需要能够承受压力,要相对善于表达,要会用法律出发去思考问题,这些都和她本身的一些特质相符。

生活不是电视剧

说起法庭工作,作者好奇地问她,法庭上的控辩情形是否像一些电视剧里那么精彩。她笑笑说。“怎么可能。真实的法庭工作,可能会有一部分是精彩的。但大部分可能也是很平淡的。十个案子里有一个情节起伏跌宕的就不错了。”

看来现实和电视剧的艺术夸张还是不一样的。也越发让人觉察出这份工作的严肃和辛苦。

然而,在平凡中,有一种责任在。叶衍艳记得,刚工作不久的,她曾遇到一个“有疑问不”的案件。犯罪嫌疑人是做废品收购的父子俩,因为涉嫌收购赃物罪(现在改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逮捕。公安机关认为他们构成犯罪,看上去证据面也没什么问题。叶衍艳代表检察院去看他们的时候,两个人都喊冤。“后来我们根据各方面的情况,经过检委会的决定,做了存疑不的决定。即很难确定其主观上明知收购的物品是赃物。”叶衍艳和同事去看守所放人的时候,父子俩特别激动,千恩万谢,后来还送来了锦旗。这父子俩岁数也不小,而当时的叶衍艳还特别年轻,这个场面让她觉得心情颇不平静。

其实,从她的角度看,觉得自己必须这样办,这并不是出于善良或同情。工作就是工作,按照当时的证据换了一个人也应该这么做——除非他有重大的责任失误。所以,她并不觉得自己了不起。但“这个事情也给我提了个醒,就是这份工作对别人的影响可能是很大的。”

平凡中怒放的生命

在中国特别的国情下,法律工作显得有些特殊。法律工作者可以被浪漫化想象成“金色盾牌、热血铸就,危难之时显身手”的英雄形象,也可能因为部分地区或领域人治大于法治、权大于法、贪赃枉法现象的存在,让老百姓失去信任和依靠。

在前不久北京机场,就发生了爆炸案,一个访民居然用爆炸和自残引起别人的关注。他的一个理由是告状无望。

作为一个现实中的法律工作者,叶衍艳会怎么看中国的法治环境呢?

叶衍艳说:“我们对法律信仰还不够,这是一个转型期的一个问题。对大层面的问题,我不发表言论。从我个人来说,既然我选择法律从业者的工作,我是一定会面对困难,面对困惑,我能做什么呢?我只能说我一定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

叶衍艳认为,在社会洪流中也好,在生活洪流中也好,对于一些不理想的环境,一个个体要么逃避、要么愤世嫉俗,要么参与、要么做积极的改革者。“我肯定不是优秀的改革者,但我会珍惜那些点滴的进步,我会投身去参与建设的工作,做自己本职应该做的事情。”叶衍艳并没有发出豪言壮语,说的话看上去十分朴实。

这种朴实不夸张的处理方式可能也受她父亲的影响。父亲是全国优秀警察,做过刑侦大队的队长、缉毒科长、教导员等职,英年早逝,临走前对两个女儿的嘱咐居然是:“孩子,做人要始终保持诚实和善良的品质。”说明他对人格和品质十分看重。在社会转型、利益纷争、信仰缺失的时期,做到“诚实”二字,看似平凡,实则不凡。

内心有信念,才能走得更远。工作日复一日,每个人都不可能总是保持刚毕业参加工作时的激情。“做每一份工作都需要一个信念。否则工作就成了工匠的机械操作,你要有自己坚守的东西,你做的更有意思,你就会更愿意付出一些。”叶衍艳说。

有这样的心态,虽然职业避免不了面对社会的阴暗面,但在工作和生活中她总是“阳光灿烂”。她是户外运动发烧友,喜欢在假期背着高山帐篷去亲近大自然;她还是多家中学的法制副校长,多次走进校园给中学生讲授法制课,为未成年人讲解和疏导青春期心理问题;她也是海淀区检察院的文艺骨干,担任过电视剧《女检察官手记》、巡演话剧《青春三部曲》的女主角。就在去年,她还参加了北京的马拉松比赛,跑完了全程。

汪峰的一首歌里写道:“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象飞翔在辽阔天空,就象穿行在无边的旷野,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叶衍艳瘦削的身体里似乎始终蕴藏着一种力量,让她既扎根于现实,又能不断超越自己向未来翱翔,她——“绝不允许自己的人生不够精彩”。

上一篇:创业教育:让创业“小道”变“通途” 下一篇:黄贵洲:创业实训路上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