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进循环式教学策略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30 12:15:15

递进循环式教学策略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新型的教学理念随之融入到各个学科当中。“递进循环式”教学是应对教学理念的改革而诞生的一种摒弃传统教学方式的新型高效教学理念。文章对“递进循环式”教学的含义进行探讨的同时,研究递进循环式教学策略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递进循环教学;语文;教学策略;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5-0096-0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我国小学的教育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也发生了改变,以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取代了传统单一的理论知识灌输理念。语文教学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下更应首当其冲,不仅要重新明确培养学生目标,更应当加强自身和学生的语文素养。“递进循环式”教学模式被应用到语文教学中,可进一步提升语文课堂质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递进循环式”教学的含义

“递进循环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引导学生先学习一个知识点的内容,随后再进行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同时回顾上一个已学的知识点,如此循环反复式的教学模式可以推进教学进程,提升课堂质量。“递进”是指一层一层深入,周而复始地运动和变化,表示以某个专题技能为中心不断向前推进学习;“循环”是指每个阶段不断往复回旋进行的复习巩固,以此追求重复知识记忆的高效学习,提升语文素养。

二、实现“递进循环式”教学策略

(1)在学生识字阶段的实际应用。我国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普遍以教导学生认识生字生词为重点,要求学生重点记忆词汇,逐步产生对内容的认识,在积累过程中达到一定的词汇量,阅读文章时能够有自身的理解,并且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阅读是识字的重要方式。在传统的教育模式影响下,教师通常会将阅读教学和识字教学分开,导致教学效果达不到目的。而“递进循环式”教学模式能够将阅读与识字有效地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比如,教师在教导学生进行汉语拼音识字的同时,可以让学生阅读古典诗词,采用全拼的教学方式,将全诗所有字标注拼音,熟读每一个生字,特别是每句诗的末尾,要保证学生发音准确。

(2)在学生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大多数语文教师认为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在教学中通常让学生直接阅读全文,再根据文章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这对学生而言是有一定难度的。小学生的思维比较发散,不容易集中,阅读时很难在短时间内抓住文章要领,往往对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出现误解。一旦对文章主旨出现错误的解读,那么对所有相应的题目,都会有错误的解读。只有经过教师指导后,学生才能理解文章表_的主要内容。对此,语文教师可以采用“递进循环式”教学的模式,指导学生熟读文章,体会作者情感。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边读边写,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让学生形成自主的理解思维,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大海睡了》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全文中运用到的各类修辞手法总结起来,将相应的词汇加以提炼。这样一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就能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此段文字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加深全文印象。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描写,让学生对《大海睡了》出现的修辞手法加以运用描写。教师合理利用“递进循环式”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3)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由于小学生知识面、词汇量、语言组织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都十分有限,所以在写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语句不通、生字不会写等问题,导致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产生阻碍。这样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对此,教师可以采用“递进循环式”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主,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写作能力。在具体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学到的生字生词、修辞手法等合理地运用到作文中,强化对生词记忆的同时,加强对语言文字的逻辑性,进而提高写作能力和语文学习成绩。

(4)在口语表达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具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但是由于知识的有限,往往难以表达对新鲜事物的看法和评价,不能将心里的想法说出来,阻碍了学生的口语能力发展,进而阻碍了学生对语言的学习。教师可以运用“递进循环式”教学模式,带领学生进入语文学科的口头交流世界,让学生各自扮演文中的人物,进行生动具体的对话,演绎文中故事的发展情景。如此一来,不仅提高了语文课堂趣味性,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印象和对生字的记忆,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丰富了学生对语言表达的情感。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开展“递进循环式”的教学模式时,应当加强对该模式含义的理解,顺应教育改革的方向,摒弃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提高识字、阅读、写作、语言表达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对语言学科的兴趣,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并学会知识的具体运用。

参考文献:

[1]祁建坤.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对话[J].上海教育科研,2010(04).

[2]张淑芬.小学语文低年级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6(13).

[3]孙蔓红.我国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变迁[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7).

上一篇:巧设活动开展情感教育的研究 下一篇:浅谈幼儿园大班额户外游戏活动的有效组织与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