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国际国内工程招投标的区别

时间:2022-06-29 07:19:54

浅论国际国内工程招投标的区别

摘要:我国在上世纪90年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工程建设中广泛推行招投标机制,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但是由于起步晚,体制落后等原因目前与国际标准还有一定差距,通过对比国内和国际招投标具体环节的差异,找出我国目前招投标工作存在的不足,吸取国外先进办法结合自身实际,走出一个符合国情的招投标模式显得十分迫切。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对此进行简单论述。

关键字 国际招投标;国内投招标;招投标模式

Abstract: After China's establishment of a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in the last century 90 years to establish,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objective request of the market economy, widely carried out bidding mechanism in the process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peeding up the pace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But due to late start, the system falls behind at present and there is still a certain gap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by comparing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bidding and tendering of specific aspects of the differences, to find out our deficiencies currently bidding work there, absorbing foreign advanced measures in light of its own actual, it is very urgent to step out of a meet the conditions of the bidding mode.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briefly.

Key words domestic international bidding; bidding; bidding mode

中图分类号:TU7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招投标制度最早起源于英国,发展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招投标制度是一种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形成市场的良性竞争,它具有公正,公平,公开等特点,目前在国际上,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在工程的承包与发包活动中,招投标成为了一种被普遍采用的交易方式。我国在上世纪90年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工程建设中广泛推行招投标机制,目前我国的招投标制度已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招投标工作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为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然而由于各国法律法规体系以及对于招投标工作管理机制的不同,招标投工作在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制度演变和具体实施机制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就我国来说,由于招投标工作起步晚,国家相关监管制度不健全等诸多因素的存在,我国目前的招投标工作与国际先进标准还有相当的差距。因此研究目前国际和国内招投标的区别有利于学习国际先进经验,促进我国招投标方法的改进和完善,走出一个符合国情的招投标模式,服务我国日益发展壮大的建筑行业。

目前我国招投标的模式简述

我国最早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了工程招投标的交易方式,在中外合资和世行贷款项目中率先采用了招投标,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确立以及入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加快了招标投标的制度建设和市场建设。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评标委员会和评标办法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工程建设项目货物招标投标办法》等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我国招标投标制度建设更加完善。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公开招标(又可以叫作无限竞争性招标),邀请招投标(又叫作有限竞争性招标)。两种招投标方式为主“议标”(发包人和承包商之间一对一的谈判)方式为辅,工程招投标机构健全的工程招投标模式。总体上较好地满足了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对招投标工作的业务需求。

目前国内工程招投标工作与国际标准之间的区别简述

我国的工程招投标运作体系与目前的国际先进标准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些差距归纳来讲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对招投标的管理模式

从法律角度来讲,我国政府目前对招标工程的管理很好地区分政府和民间工程,从法律层面对二者进行了有效的划分。《招投标法》对于必须进行公开招标的工程项目是这样规定的:“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但是和许多的政策措施,法律规定一样,该规定在实际落实上是一纸空文。在执行的实际过程中,招投标管理机构尤其是各级地方政府的主管部门,通常对《招投标法》的明文规定置若罔闻,不管资金的来源和工程的用途,一律对所用工程项目采取相同的招投标管理模式,眉毛胡子一把抓。

而国际上招投标管理比较先进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日本、香港等对于工程招投标则严格按照投资来源和使用功能的不同,将其划分为民间工程和政府工程两种,在工程招投标上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政府工程由于是花”纳税人的钱”所以管理比较严格:工程必须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发包;对投标人采取更为严格的资格审查措施;民众和舆论的监督非常严格。所以在政府工程中的招标中通常是报价最低的投标人最终得以中标。而作为民间工程监管则比较宽松,业主可以根据自己的医院自由选择公开招标,邀请招标以及邀请议标等招标方式,总之招标方式自由度非常大,而对于中标人业主也可以自由选择,既可以是报价最低的,也可以是综合评价最好的,甚至干脆就是业主看着顺眼的都行。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仅仅对工程安全,质量以及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监督管理。

(二)、招标的主体不同

工程招标就其实质上来讲主要体现了投资方的利益至上原则,在高度市场经济条件之下,投资的主体通常是私人投资者,即使就是世界银行这样的跨国际组织,它的投资人主要也是各国的私人财团。从维护投资者利益和利润最大化出发,世贸组织相关原则都是建立在保护私人投资者和完全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的。在我国大型基本建设投资主体大多是国家或者国有控股的大企业。这类的投资主体由于受到来自于行政因素的影响较多,降低造价的意识薄弱,在我国,招标更多的是政府的强制措施的结果而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自发行为。由于政府主管部门常常通过气特权保护自己行业或者特定地区的投标人,如此背景之下的投标规则自然不能体现低价中标原则。随着我国入世以及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现行的投标主体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了。因此,从改革招投标机制中招标主体入手,改革目前的招投标管理方式是与国际管理接轨的迫切需要,必将极大地提高我国招投标管理水平,创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

(三)、中标人的选择标准不同

1999年国家颁布了《招投标法》提出了两种中标人的选择标准:能最大限度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综合评价标准;或者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在实际操作中各级地方主管部门采用的是综合评分最高的办法选择中标人。把综合评分包含的诸如:报价、工期。质量、施工方案以及投标企业实力与信誉等纳入评审范围,而诸多的因素中报价占据了很大的决定作用。报价与标底月接近就越可能中标,反之,则越没有中标的希望,如果报价与标底偏离越远甚至可能被评为废标,失去竞争资格。

国际工程招标中,政府工程和民间工程在选择中标人的标准上是不同的。在投标人实质满足了招标文件要求的前提下,政府工程一般直接选择最低报价人,而在民间工程中标人的选择上业主可以根据自己的医院自由选择:最低标、次底标、综合评分等多种标准。日本建筑业的几个主要的大财团都有自己长期合作的承包商,一般采用双方“议标”的形式订立承包合同。由于中标人选择标准对承包商的投标策略影响很大,在标准上如果业主选择了综合评议作为选择标准承包商就要根据其中的质量、报价、工期等因素有的放矢地制定自己的投标策略,例如可以展示自己获得奖励的建筑案例,推荐获得荣誉称号的工程师,项目经理以及提出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的方案等。如果业主主要在乎的是工程价格,那么承包商就要把降低造价作为自己的投标策略的主要考虑因素了。

三、结语

笔者认为,经济问题本质上来说其实就是一个选择问题,是一个如何使有限的资源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欲望和社会需求而进行的有目的的资源配置和调节的选择过程。招投标作为一种优化资源配置,发挥资源最大社会效益的有效手段,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尤其是市场经济发展客观要求的经济交易方式,其实质就是通过良性的市场竞争发展先进生产力,淘汰落后生产力。目前我国的招投标工作及其机制由于起步晚,体制落后等原因目前与国际标准还有一定差距,对比研究国际国内工程招投标的区别是发现我国招投标及其架构和运行管理机制不足之处的有效方式。有利于学习国际先进经验,促进我国招投标方法的改进和完善,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走出一个符合国情的招投标模式,服务我国日益发展壮大的建筑行业。

参考文献

[1]郑梦琳《浅析施工企业如何做好投标报价》《科技信息》2006年03期

[2]王京《浅谈建设工程投标策略与报价技巧》《煤炭经济研究》2001年04期

[3]朱琪《浅析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市场中串标现象及对策》《建筑市场与招标投》2010年01期

[4]吴福良 仲伟周《建设工程招标的最低价中标法及其保证措施的理论研究》《当代经济科学》2002年03期

上一篇:关于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的探析 下一篇:土建工程施工管理相关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