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脱谱的“熙宁重宝”折三钱

时间:2022-06-29 06:50:47

宋神宗(公元1068-1085年在位)启用了熙宁、元丰两个年号,铸有熙宁、元丰两种钱币。这一时期是北宋经济繁荣的鼎盛阶段,当时青铜钱币的铸造量极大。神宗在位时期,平均每年铸钱四百多万贯,据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二记载:“国朝初平,江南岁铸钱七万贯,自后稍增广。至天圣中岁铸一百余万贯,庆历间至三百万贯,熙宁六年以后岁铸铜铁钱六百余万贯。”这是中国古代史上年铸币量最高的时期之一。

宋神宗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铸“熙宁元宝”,钱文行、楷、篆三体,皆小平铜钱;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铸“熙宁重宝”当十钱,钱文楷、篆两体。这是为经略西北边陲军需所出,后来不断减重,以致于此钱版式较多。到熙宁六年时(公元1073年)改为折三使用,后又改为折二,从此每年发行折二钱。此外还有“熙宁重宝”铁钱,有小平、当五两种,钱文楷书旋读。熙宁小平钱中有背文记监的。

因遍开铜矿,广设铸炉,形成了熙宁钱币的版别极其复杂多样、变化多端的特点。钱币面文有“熙宁元宝”、“熙宁通宝”、“熙宁重宝”三种之分。“熙宁元宝”和“熙宁重宝”版别细分均可多达上百种之多。其中“熙宁元宝”皆为小平钱,“熙宁重宝”以折二、折三钱居多,而且重宝折二钱的直径多在29毫米以下,直径达到32毫米的折三钱不多。“熙宁通宝”钱则是少之又少的铁母钱。

笔者的藏品中有一枚“熙宁重宝”折三钱(见图),直径达到了33毫米,厚度2毫米,重量10.5克。青铜材质,生坑绿锈,开门之品相。此钱铸造规整,厚重宽缘。楷书钱文,旋读,字体规范,字迹清晰,背廓周正,是典型的折三大样钱币。

经查阅所见泉币谱录却未曾见到有关“熙宁重宝”折三大样钱的记载。笔者以为此枚“熙宁重宝”折三大样钱,应属试铸钱币之列,因某种原因而没有大量铸制,因此其存世量不多,以至于许多泉谱均没有收录。“熙宁重宝”折三大样钱的出现不仅可以增补熙宁钱币的版式品种,也为研究熙宁时期铸币制度提供了实物依据。

将图片奉上,请泉友批评指正。

上一篇:寿山石的科学保养(上) 下一篇:新典范的建立――宋\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