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渗透德育的实践与探索

时间:2022-06-29 06:27:54

小学语文渗透德育的实践与探索

摘 要:学校的主要教育形式是课堂授课,学生在校受教育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课堂里度过的。因此,广大教师结合日常教学内容,找准道德教育的切入点,不失时机地渗透德育教育是学校德育最基本的而且是切实有效的途径。而语文课程在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中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园,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渗透;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021-01

十九世纪上半期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唯一工作和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也明确提出了教师的根本任务:人民教师要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去教育学生。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为首是因为德调节着才的运用,起着灵魂和统帅的作用。成为这一社会或阶级所期望的德才兼备的人。学校教育对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极大,每位教师都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所以,我们要本着全面负责的职业精神,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符合型人才。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实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呢?

一、把握单元教学主题,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教材编排的每个单元都有其主题。如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第七单元,本组教材是以“勿忘国耻”为主题编写的。爱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爱国意识潜移默化的影响,爱国之志是随着自己的成长而不断增强的。课文的内容展现了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所受的屈辱和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历史。教材选文极具匠心,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以选取正面的典型事例为主,而又正视近代史的国耻,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圆明园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痛恨;《狼牙山五壮士》颂扬了抗日英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的献身精神;《难忘的一课》叙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光复”时,台湾人民学国汉字的动人情景;《最后一分钟》抒发了香港回归祖国时,华夏儿女无比喜悦和自豪之情。这几篇课文虽然体裁不一,有叙事性的散文,有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抗日英雄的事迹,也有诗歌,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文本,学习正确对待自己成长历程中的爱国情感,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社会阅历以及切实体验,学会正视历史、面对生活、面对挑战,这对学生的成长很有益处。

二、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

通过优秀的作品的学习,不仅可以增长知识,更能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比如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第六单元,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进行编排的,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这个单元的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令人震撼,让人感到,引入思考。五年级的学生对深沉的父爱、母爱的体会和感受是深刻的,所以,在教这个单元时,我们要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另外,教学过程中,我让他们阅读《纸船――寄母亲》,感受冰心奶奶热爱母亲、怀念母亲的思想感情。再次让学生阅读唐代诗人孟郊所写的《游子吟》,体会几千年亘古不变的母爱,知道母爱是伟大而无私的。这种爱。作为子女永远也报答不完。通过朗读课文或者与之相关的文本,使学生学生从中受到感染。从而受到深沉、无私的母爱教育,懂得感恩。

三、认真组织学后活动,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

比如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第六单元围绕“遨游汉字王国”为专题,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积累汉字方面的知识,锻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能力,而且要求注重对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培养。因此,学习本单元之后,以综合性学习为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好途径。

例如,以“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加深学生对汉字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正确运用汉字的自觉性。同时培养学生策划和开展活动、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遨游汉字王国”分成“有趣的文字”和“我爱你,汉字”两大模块。每个模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教学中要根据这些建议的提示,按照实际情况自主地开展活动。“阅读材料”是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它对于了解必要的知识、启发思路是很有帮助的。在开展活动时,材料不止于此,学生可以自己去搜集,教师也可以提供补充。通过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能够增进学生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能为祖国语言文字的发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通过活动,使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了解,对小学生中的“规范语言文字”意识加以正确的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母语的激情,在学习和生活中树立健康、高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名著,使他们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并能从中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提高自己的修养。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一个对学生进行祖国语言文字学习的同时进行的心灵净化的过程,它不比思想品德课那么直接,它是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之中的,是在对文章开展深入学习的过程中去发现和感知的。它与教师的发现、挖掘、利用、引导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学生的学习、感悟、体验与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与新课程标准、教材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有着密切的关系。要真正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搞好德育工作,只有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教材编排体系,深挖文章中的思想教育点,捉摸透学生,着眼于把思想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活动中去,将品德培养与语文知识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与熏陶,在语文素养提高的同时,思想道德素质也得到提高。

上一篇:数学教学中“符号意识”的培养 下一篇:浅谈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