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拉扎节的源流、现状调查与思考

时间:2022-06-29 04:43:01

临洮拉扎节的源流、现状调查与思考

摘 要:地处西北地区洮河流域的临洮,自古以来就是汉、回、藏等多民族聚居之地,近年来民族传统节日——拉扎节的内容变得越来越单调,独特性越来越淡化,需要我们调查、整理以及保护。

关键词:拉扎节;源流调查;现状思考

中图分类号:G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2-0226-01

地处西北地区洮河流域的临洮,自古以来就是汉、回、藏等多民族聚居之地,这里的民俗风情绚丽多彩。流行于临洮南部的拉扎节就是一个颇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之一。2006年9月,在甘肃省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拉扎节”已经名列其中。但近年来拉扎节的内容变得越来越单调,独特性越来越淡化。以下是笔者对拉扎节源流、现状的调查和思考。

一、别具特色的传统民俗

拉扎节主要流行在临洮南部的衙下集、南屏等乡镇和与之相邻的渭源、康乐、临潭等县部分地区,各村不在统一的时间过,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约定俗成的时间。它从每年庄稼上场或新麦入仓后的农历七月十五日开始,每村一天轮流过,直至十月初一最后一个“送寒衣”拉扎结束,历时两个半月,时间之长,规模之盛,真可谓临洮民俗文化之一大景观。

拉扎节临近的这一段时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购烟买酒、打扫卫生、择菜炸馍,提前做好准备。节日这天,各家各户的亲戚朋友们携带礼品,喜气洋洋汇聚而来。一般本家亲戚带的礼品多为大馍馍,表示给主人送新麦面,而其他亲友则多为烟酒糖茶之类,给节日平添了诸多喜庆的气氛。吃“拉扎”既不空去,也不空回,东家要给客人带些“拉嘛(食品)”回去让其家人尝尝,以便共享丰收喜悦。拉扎节这天,整个村子里迎来送往,弥漫着酒香、荡漾着笑语,完全沉浸在一种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之中。

二、独特的西部民俗文化

在“拉扎节”要请法师跳神,跳神的主要目的是答谢山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跳山神一般是一年一小跳,三年一大跳。小跳是指在“拉扎节”前后选一个黄道吉日,请上一到两个法师,在山神庙前摆上祭祀品,点上香火跳神。大跳是指请上几个甚至十几个法师跳神三天。拉扎节前一天为“揽坛神”,即在山神庙前的神场里设坛请神,法师设起法坛,穿上神衣,戴上摆头(小辫子),左手执羊皮鼓,右手拿击鼓条击鼓,跳傩舞祭祀山神。拉扎节的这天为“正神”,法师们跳神来完成祭山神、接泉神等内容。祭山神一般在白天,就是向山神献牲,以答谢这年神灵对全村人畜的保佑,祈祷来年人畜兴旺、全村平安;晚上还要接泉神,村民们打着火把,由四五个村民头戴柳枝编的帽子,手里捧着插有柳枝的水瓶扮做水神,由法师边舞边引,从附近的泉中舀来清水,以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第三天为跳“黑神”,主要内容是跳护神和送瘟神,法师们全抹成黑脸,口含两颗猪虎牙,头戴五方佛罩,三出三进,形象可怖,将象征瘟神的几个纸人恫吓、诅咒一番后点燃,到了晚上每户扎一个火把,点燃后一齐汇聚到神场,表示把瘟疫疾病清扫出门,跳神便宣告结束。

三、拉扎节的源流

拉扎节具体起源于何时,无从可考,但它作为番、汉杂居地区汉族人民特有的民俗活动之一,其历史源流之长久却是不容置疑的。据明代《临洮府志·临洮府题记》记载:当时“华民什七,夷民什三,华风近质,夷俗多训。”清代临洮著名诗人吴镇曾有“花儿饶比兴,番女亦风流。”之句,这里的洮河海甸峡石崖上有一块刻于嘉靖30年的石刻,文中有“……番民阻之……由是番民以服”等语。这里的“番民”即藏民。不仅说明当时临洮汉族与少数民族所占的比例,而且也充分说明各民族之间共同生活、交叉影响、风俗互染的这样一个历史背景。至今这一带还有不少村庄的名称仍沿用藏语,如拉扎湾、汪布阙、唐嘎、牙扎拉、哇扎拉嘎等之类的地名便是藏传遗风的延续。

这些地区山高林密,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历史上自然灾害频繁,老百姓春播之后就要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秋收之后,新粮打碾,为了表示对“神灵”的感激,便开展一系列祭祀山神的活动逐渐演化而形成了“拉扎节”。

各村的“拉扎节”为何不在统一的时间过?一是因地域气候有差别,庄稼成熟有迟早,于是便先川后山,逐村挪移。二是庄庄敬神跳神,时间太集中了“师公”太少忙不过来,因此,逐庄顺次排列分开过节,好让“师公”独吃“十方”。

四、“拉扎节”的现状与思考

近年来,由于现代化生活的影响和冲击,拉扎节这一传统文化现象越来越淡化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拉扎节跳神的内容已经基本消失,即使偶尔有的村庄在拉扎节这天跳神,也只是请一两个或两三个法师小打小闹地跳,以前那种三天三夜的大规模跳神现象已经无法见到,取而代之的是电视、VCD等现代化娱乐项目。二是亲戚朋友吃拉扎所带的礼品由以前的新麦面大馍馍变为现在的烟酒糖茶之类,失去了拉扎节的原有的送新麦面的含义。这种变异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拉扎节的独特风俗,淡化了拉扎节的节日气氛,使得拉扎节与其它所有节日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了。究其原因,首先跳神不仅娱神,更重要的还是娱人,是一种群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它表现了天、地、人、神同欢共娱的美好愿望。而时展到今天多元化文化的时代,诸多现代化的娱乐工具如电视、DVD、网络等无形中替代了跳神这种古老的文化娱乐方式;其次是现代化快节奏的生活和经济社会的压力迫使年轻力壮的村民走出去打工、经商,无暇顾及诸如跳神、走亲戚这类费时间又没有经济效益的民俗活动。

那么如何把拉扎节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地保护和传承下去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来解决:一是政府应该高度重视拉扎节的保护和传承,在拉扎节集中流传地区确定几个村庄为“拉扎节传承保护基地”,每年拨付适当的资金,鼓励和引导群众在每年特定的时间开展拉扎节傩舞等活动;二是拉扎节流行地区都流行花儿会,只不过花儿会在夏季,拉扎节在秋季,当地乡、村级组织可将拉扎节和花儿会相互配套,合理开发,形成一些民俗文化旅游村,这样既保护了拉扎节活动,又带动地方经济;三是地方政府可组织学者、艺术家系统研究、考察、整理、拍摄、创作关于拉扎节的文史资料和文艺作品,建立比较全面的资料库,做好拉扎节传承保护的基础工程。

上一篇:参与式教学中的小学英语教学 下一篇:浅议企业财务管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