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郝堂村的“新农村实验”

时间:2022-06-29 03:44:43

信阳郝堂村的“新农村实验”

信阳是三年灾害中最早饿死人的地方,现在是河南省综合改革试验区。最主要的改革试验是什么呢?金融创新、土地创新,就是给农民发70年的土地产权证、房屋证,和城市是一样的。当时的市委书记叫王铁,很有魄力,花了大量的精力去办证,办产权证、林权证。信阳市的农民拿了产权证、林权证到银行抵押贷款,没有一家银行买账。王书记就急了,开了很多次会议,跟行长拍桌子。

我去上课时就说建设新农村先建新金融,拍桌子能解决这个问题也不错。但如果我是行长,我也不贷。为什么?一、银行将一个亿贷给一个企业,一个信贷员即可。将一个亿贷给农民,一户贷1万,需要多少信贷员?不经济。现在的银行都不愿意给小企业贷款,怎么愿意给农民贷款?二、银行将钱贷给企业,不还钱可以拍卖企业。小农不还钱,只有几亩地,派银行的职员去经营吗?所以小农分散的土地资产不可能成为正规金融的抵押品。三、银行将钱贷给企业,企业在银行开户,钱怎么花的银行知道,可以控制风险,但是钱贷给农民,无法控制风险。

我们不能用美国的思路来解决中国的问题,美国的农民是几千亩、几万亩、几十万亩的土地,所以可以城市金融下乡。

城市金融下乡

郝堂是一个穷山村,种植一点水稻和茶叶,距离信阳市区大概15分钟的车程。我去了村里和村主任聊天,他那年55岁。他说我不想干了,因为村干部的道路是越走越窄。我问他想干什么?他说想为村里的老人办一点事情,村子里前两天有老人刚刚死了,是上吊死的。我去的时候是9月份,满山都是板栗,可是板栗掉下来,树上的也没有人采,采下来不值钱。与其他村庄一样,郝堂村的青壮年也是在外面打工,很难回来尽孝。郝堂村,就形成了一种风气,老人如果得了病,自己判断这个病没有救,就上吊自杀或者喝药,年年都有。

我说我帮你,但你要有耐心。我说我带5万块钱来,你找政府要10万块钱,15万钱放到你村子里,村里愿意参加养老合作社的老人每人出2000块钱,最后资金所产生的利息收入分配给老人。另外,你再找7个人,每人出2万,3年之内不能要利息,3年之后可以要利息。再找老人和我组成监事会和理事会。

过了三天他就给我打电话了,说已经找到7个人,你赶快来。我去了,他打电话将这7个人叫回来,还有村里的代表、老人的代表,然后我们开始制定章程,讨论养老资金互助社的章程。从名称开始讨论,最后说夕阳红比较好。从为什么要干这个事情,有哪些社员,有什么样的权利、什么样的治理结构,贷款怎么收、怎么分配。我们用了36个小时。讨论完了之后,所有人都很兴奋,打印出来人手一份,回去再过一遍,没有意见然后签名。

制订章程的过程其实是达成契约的过程,是相互说服教育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是发现人才的过程,所以这个过程不能省。

就这样开业了,按照章程规定每年小年腊月二十三是分配日,我们是10月份开业的,很多农民不相信,开始只有15个老人加入。我们34万块钱很快就放出去32万块钱,到小年那天结算,产生9000多块钱的利润。按照章程规定,14%的利润分配给老人,每一个老人分了330块钱。分红的时候,15个老人坐在台下,那7个人包了红包给这些老人,尽管只有330块钱,可是哭成一片,大家很感动。第二年48个老人参加,我们的资金规模也扩大了。年底分红时,每一个老人分到530块。我们请来区里一个副区长,请她去给农民派红包,她站在台上边派边哭。她说我是农村出来的,6姊妹,我是老大,每年我在家族里召集开会说老人养老问题。我在做乡镇党委书记时也想给老人发钱,但是做不到。今天看到你们给老人发钱,很感动。郝堂村只花了政府10万块钱,就可以给48个老人每人发500多块钱。第三年我们给老人分了700多块钱。第四年140多个老人,每一个老人发了800多块钱。今年可能分得更多。

有主体性的民主自治建设

那一年,他们政府问我能不能在这里搞新农村建设,我说可以啊。最后他们的区长来了,说按照你的来,你说怎么搞就怎么搞。我说行。那时有很多队伍搞新农村建设,我以金融为主,我还有一个朋友,以做环保为主,他画的房子很有美感,建了之后很漂亮,农民很喜欢。后来我也将他叫到郝堂村,第三年派红包时他来了,一看你这个村子还可以给老人分钱,我说是啊,不仅仅给老人分钱,将来建房子要多少贷款给多少贷款,土地可以抵押贷款,集体经济很快就可以壮大。他说好吧,我们一起来。

我们两人商量,光两人还不行,搞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很多,但很分散,能不能有一个旗帜大家整合起来,于是我们就成立了中国乡村规划设计院,现在我们院里有搞规划、施工等等的,有四十几号人。第一次开会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搞垃圾分类。我们拍了很多片子,当时村子里到处都是垃圾、污水,老人经常生病。我们将片子播放给他们看,老人一看就明白了,三个月搞好垃圾分类,搞好了我们就给你搞新农村建设。首先是垃圾分类,小手牵大手,资金互助社里取了2000多块钱,6个老人上门收垃圾,每个月400块钱,干垃圾、湿垃圾,干垃圾分为可以卖钱、不可以卖钱的,湿垃圾可以做肥料,每个月收四次。我们坚持了3个月,村子里干干净净。

第二件事就是组织老人出去参观,协调组织他们讨论要将自己的村子建成什么样子的。当时就决定将村里的人住得相对集中一些,将山里的一部分人移到村里,土地在村里平衡,山上的房子移下来,需要土地怎么办?老人就做工作,第一批流转的土地是83亩,农民自己谈判,最后谈的价格是多少呢?最低的18000,最高的24000,如果将来还要土地,最高不能超过24000,大家签字画押,最后我们流转的第一批土地是83亩,需要160万,从哪里来?从养老资金互助社来。我们开社员大会,同意村里成立一个集体公司,贷款160万。老人举手表决,贷款之后开始搞新农村建设。旧房子改造,政府每一平方米补助130块钱,钱不够的在里面贷款,政府贴息两年。

我们在郝堂村进行了规划和建设,郝堂村经过几年的规划建设之后,整个村庄变得很美,很干净,一些鱼塘也被我们种植上观赏性较强的荷花,创建了“郝堂茶人家”品牌。现在村集体账面资金上个月有880万,土地流转到村集体的有600多亩,加上房屋、土地等,共有资产将近3000万。郝堂村从一个贫困村,变成了一个集体经济迅速壮大、村两委很有能力的村子,郝堂村的农民现在家家户户开餐馆,郝堂村每天接待游客有6000人左右,周六日可以达到15000人左右。

郝堂村下一步的目标是将郝堂建设成一个能容纳3000人的生态养老村,让城里人也可以到郝堂村养老。可以给你配茶园、果园,可以有钓鱼、游泳的地方,只要将医疗条件搞好,一个村子里有一两千老人,医疗条件就可以搞上来了,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了。

最后是总结郝堂新农村建设精要:第一,逆城市化,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农村农业文明在逆城市化背景下有极高的消费价值。第二,要建设有主体性的新农村,内置金融是基础,合作基础、产权实现、集体和农户经济发展、村两委村庄治理的经济基础。第三,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包括环境、物产、制度、方法、文化和生活方式等。第四,建设共同富裕的民主自治新农村。第五,建设有平台的新农村。郝堂村现在是一个创造价值的平台,不仅仅是郝堂村在这里,外地人都可以建设郝堂村。这是郝堂村建设的2.0版。

(中国财富记者 陈建利整理)

上一篇:NGO与基金会为何恩怨频生? 下一篇:姚晨:我希望大家看到我,就能想起难民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