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春来:蜕变,是我的宿命

时间:2022-06-29 03:03:21

一部羽毛球题材的电影《全力扣杀》,再度让羽毛球王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与郑伊健、何超仪等影视明星的直接对招,让他直呼“打球是我的强项,演戏还需好好学习”。

自2012年踏入娱乐圈以来,自拍、卖萌、犯二,一步步瓦解了鲍春来曾经羽坛硬汉的形象,转而成为一枚“暖男”,网友们啧啧称赞:“小伙子好帅、好萌!”

然而,一路走来,从体育场到娱乐圈,这个单纯的大男孩经历了同龄人不曾有的一次次转变与痛苦挣扎。

【羽毛球镇住“多动症”儿童】

修长有型的身材、硬朗俊俏的面孔,时而低头沉思,时而仰颈傻笑,眼前这位帅气阳光的大男孩,很难让人联想到他孩童时是多么顽劣不羁。

鲍春来1983年2月出生在湖南长沙,8岁以前是个十足的“多动症”男孩。成天在外面瞎跑,俨然是街头巷尾的孩子王,一回家就把屋子弄得乱七八糟。甚至被父母的同事列为严重的“危险人物”,都不太敢靠近。据他回忆,小学时,只要下午第一节课的下课铃一响,他就给自己放了学,关键是还把同桌的女同学给带走了,以致老师“追杀”到他家里。

父亲鲍长安45岁才有了鲍春来,他的前面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作为最小的孩子,家里对他的宠爱与管教自然最多。

为了整治他的“多动症”,父母把他送去学书法,但性格顽劣的他始终没有被书法治静,正在父母头疼之际,8岁的鲍春来却被相中去打羽毛球。

那天,长沙市业余体校的羽毛球教练来鲍春来所在的学校选拔苗子。运动场上,瘦高的鲍春来像根竹竿一样,在一群男孩当中鹤立鸡群、上蹿下跳。活力十足的劲头,体高臂长的天生优势,一下吸引住了教练的眼球,他辗转找到鲍父:“春来是天生打羽毛球的坯子,我们想让他到体校学打羽毛球。”鲍父思前想后,“静的不行就来动的,让他每天的力气有地方可使,就不会整天胡闹了。”没想到的是,如此一个不得已的选择,却培养出了一个世界冠军。

鲍春来性格虽顽皮但不叛逆,在父母眼中,他始终是个听话、懂事的孩子。父母决定让他去打羽毛球后,他就每天乖乖地坐在母亲的自行车后座上去体育馆练球,风雨无阻,多苦多累也没和家人抱怨过。

一次练习中,鲍春来在快速、连续接了教练抛来的几十个飞球后,由于体力不支,不小心绊了一跤,摔倒在地。身体与地面的强烈碰撞,刺激着肌肉的酸痛,让这个年少的孩子瞬间流出泪来。教练却在一旁毫不在乎地继续催促着,“起来,接球!”不等眼泪掉下来,像擦汗一样,年少的鲍春来利落地把眼泪抹净,没有半点怨言继续接起球来。

如此的跌倒、爬起,反复上演,他一坚持就是4年。其间,他从没打过退堂鼓,反而用几分“少年老成”的韵味压制了自己的“多动症”,锻炼了意志与韧性。

也正是基于孩童时代坚持不懈的训练,在他正式进入体坛之前,便拥有了一名运动员应该具备的技术与素养。

【谁会没有遗憾】

2000年,17岁的鲍春来入选了羽毛球国家二队。同年底,在世界青年锦标赛上,面对各路高手,初入世界羽坛的鲍春来,一路过关斩将拿下男单冠军。18岁首次参加成人组丹麦羽毛球公开赛,击败一众经验老到的世界高手,摘得冠军头衔。此后,悟性出众的他便与林丹并称中国男单“双子星”。出道早于林丹的鲍春来,名声还一度在林丹之上,成为国际羽坛上一颗耀眼的新星。

可没有人会永远一帆风顺,再成功的人也有挫败的时候。

2002年,19岁的鲍春来主动请缨出战汤尤杯比赛。在与马来西亚哈菲的对决中,一个月前完胜哈菲的他,再次轻松赢得前两局的比赛,得意之情溢于言表,但在关键的第三局,面对对手调整的战术,原本主动出击的他却乱了阵脚,犹豫之中连连失分,直至输掉整场比赛。比赛结束后,失望与自责让鲍春来不断审视自己,“我哪里没有处理好,为什么我还应付不了突况?”恍惚之中竟撞在了门上。

在电视上观看了整场比赛的鲍父,看着儿子痛苦的脸,心中五味杂陈,思忖再三,还是给儿子发去一条安抚信息,“不要骄傲或气馁,以后的路还很长,暂时回避媒体,静下心来好好想想。”

而后,平时很少上街的鲍父,直奔商场,一口气买下录像机与几十盒录像带,将鲍春来前前后后的所有比赛录了个遍,反复研看,以便能够在其他比赛上为儿子提供建议。

看着手机屏幕的短信,想象着年迈父亲的一举一动,鲍春来内心的悔恨与痛苦再也压抑不住,泪水夺眶而出。他深深意识到,不管自己成败与否,不管自己离父母多远,父母永远都是最牵挂自己的人。

从此,父母的关爱,成为他每次受伤后休憩、疗伤、整顿再出发的港湾。

可是,2002年9月,鲍春来的左膝盖却发现了游离体,运动过力便剧痛不已,需住院接受手术治疗,导致他错失期待已久的14届釜山亚运会。

正在他失落之际,母亲竟然独自北上,在其宿舍附近租下房屋,打算长期在此照料儿子。看到母亲端着牛肉汤出现在自己的病房里,一直故作坚强的鲍春来,竟像个孩子般委屈地扑到母亲怀里,再次带着浑身的伤痛,栖息在温暖的避风港。

2004年,鲍春来在中国羽毛球公开赛中输给了同为“双子星”的林丹,此后,连续五次重大赛事都错失金牌,屈居亚军,一时间,“千年老二”的绰号重重地压在了少年成名的鲍春来身上。“既生鲍,何生林”的怨念不断在他脑中萦回,前所未有的低落,让他在赛场上愈发地缺乏自信。

一次比赛后,鲍父像往常一样,又给儿子发来短信,他深知儿子内心的痛苦与沮丧,如果不给他宽慰与支持,不经世事的鲍春来很难重整旗鼓。父亲假装无所谓,但鲍春来能体会他的良苦用心:“亚军也不错啊,只要你打得漂亮,打得开心,全家就都以你为傲。”

在家人始终如一的安慰与理解下,鲍春来渐渐走出了“千年老二”的阴影。2005年,丹麦羽毛球精英赛中,鲍春来再次屈居亚军。鲍父以玩笑的口吻发出了一条试探性的短信,“恭喜你再次当老二。”很快,鲍春来便潇洒地回复,“当老二有什么不好。”

父亲终于松了一口气,鲍春来也认为,自己首次从心理上战胜了那个魔咒。

2006年8月,在韩国公开赛上,他终于打破近5年与单项世界冠军无缘的尴尬,勇夺金牌,9月打败李宗伟,10月战胜林丹,11月成为多哈亚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的旗手,以实打实的成绩真正跨过了心中的那道坎。

但腿疾弄人,2011年9月,带着越发严重的伤病,他无奈之下还是选择了惜别羽坛。一时间,议论纷纷,说他胆小、输怕了,甚至还直揭其伤疤,问及驰骋赛场20年,没得过世锦赛男单冠军,是否会有遗憾?鲍春来淡然笑笑,坦言:“当然会有遗憾,但人的一生谁又会没有遗憾?”

【属于自己的位置】

申请退役后,拥有帅气面孔、傲人身高的鲍春来也曾一度彷徨,当教练?进娱乐圈?……告别20年的羽毛球运动员身份,一下面临角色转变,开始总是无从选择。

第一个不用去体育馆训练的早晨,按时醒来的鲍春来躺在床上,看着洁白的天花板发起了慌,“我以后要以怎样的身份出现在大家面前?”

表面上,他嘻嘻哈哈地享受自由时光,但一沉静下来,便像个找不到家的孩子,反复问自己这个问题,还经常梦到自己又站在羽毛球赛场上挥拍洒汗。

一天,昔日恩师、国家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拨通了鲍春来的电话,“你要不回来做教练吧。”久不作声的电话这头,鲍春来正低头沉思,一会儿,才答道:“我还是不回去了吧!”

有人劝鲍春来,纵观体坛冠军退役后的现状,做教练是个不错的生计,当然也有人进军娱乐圈,但大多数都成为一闪而过的流星。

哪知闷不作声的他却真的选择了水深鱼杂、一不小心便会打回原形的娱乐圈。

质疑声频频向他传来:“为什么?”面对这个问题,他往往摆出水瓶男特有的幽默表情:“因为我长得帅啊!”

2012年2月,鲍春来生日那天,召开了进军娱乐圈的新闻会,道出自己将从艺的新动向,并在好友陈楚生、杨宗纬的陪伴下,演唱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此后,大大小小的活动、时尚杂志、荧屏上多了一个不一样的鲍春来。

鲍春来改行的首站是做主持人,当收到国内大型探险类节目《我是冒险王》的特别邀请时,他“既兴奋又紧张,总担心自己给搞砸了”。现实是,虽没有他想象的那样惨烈,但也没那么简单。

初次上荧屏做主持人的鲍春来,在很多方面不适应,比如面对镜头会略显尴尬,说话还会卡壳。“第一场便出了大洋相,电视节目录口播,不需要照本宣科,但我尽量按照编导的台本背出来,不懂得变通。一场录下来不但生硬死板,还累坏了其他工作人员,最惨的一次NG了20多次。”鲍春来笑道。

而后,他陆续接到一些电视剧的邀请,但他的表演技巧几乎为零。找镜头一度成为令他头疼的问题,以前做运动员,摄像机始终以他为中心,拍戏后才发现,适应镜头也体现了一名演员的基本素养。而他夹杂着湖南口音的普通话,也常常成为导演是否选择他成为某戏演员的一大阻碍。

带着羽坛冠军的耀眼光芒与运动员独有的韧性,鲍春来不断突破着自己。努力保持本真,将自己最真实与精彩的一面展现在镜头前;发音不给力,便天天练习绕口令,口含石子说普通话;找不到镜头,便用丰富的表情、语言、行动来展现自己。

再谈转型期的种种不适应,鲍春来笑了笑说:“由于社会阅历较简单,很多东西对我而言都是空白的。但是我觉得,努力了,就总能在这里找到属于我的位置。”

【青春可以重来】

经过一两年的摸索,鲍春来在“新赛场”上坚定了方向。

2014年年初,鲍春来参加了北京卫视明星真人秀节目《星兵报道》,荧屏上帅气、大度的形象,让大家再次关注起这个年轻小伙儿。

3月,他更是本色出演了郭子健执导的电影《全力扣杀》,影片中,与郑伊健、何超仪等著名影星上演羽毛球对决,大秀球技。

对于粉丝与记者的赞许,一向谦虚的鲍春来直呼:“打球原本就是我的强项,演戏还需好好学习。”

新闻会上,聚光灯照亮他清新硬朗的脸廓。身高1.9米的挺拔身材,着黑色上衣,精致的发型与妆容,让这位初入影坛的小伙儿,在一排明星大腕中格外突出。采访前后,他始终保持着微笑,举手投足俨然一副娱乐明星范儿。“型男”、“暖男”、“葱来”……成为粉丝们给他的新称号。

这个30岁的男人,时常会回归儿时“多动症”的状态,一改运动员时期的严肃与紧张,自拍、卖萌、犯二、撒野,活脱脱一个可爱大男孩。

生活渐渐步入正轨,除去工作时间,这个娱乐新星还会按时去北京电影学院上课,坚持练习绕口令,每周保持去运动场打两场球,一方面过一把打球的瘾,另一方面保持自己的性感身材。对于转行,鲍春来说,父母很尊重他的选择,随他折腾。

谈到今后的规划,鲍春来摸了摸自己的脸庞:“小时候觉得自己长得很丑,现在觉得自己还挺帅,所以想多拍些偶像剧。”说完,他不好意思地笑起来。

因为以前专注打球的原因,鲍春来的感情经历少得可怜。家人和朋友都开始为“不着调”的他着急,但他反倒乐得自由,不紧不慢,就连对以后女朋友的要求,也只是草草几字:“对眼缘就好。”不会刻意去挑剔,但又表示“不佳的相貌自然会阻碍眼缘”。

总是带着孩子般笑容的鲍春来,怎么看都没有30岁男人该有的稳重,也许对他而言,不需要这份稳重,因为青春又重来了一次,一切都还在阳光中等着他。

上一篇:基于ArcGIS的“所有权”数据库建设技术探讨 下一篇:浅析背越式跳高训练中克服恐惧心理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