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折加压缝合术治疗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时间:2022-06-29 02:26:22

反折加压缝合术治疗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摘要】 目的 探讨反折加压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将2015年7月~2016年7月分娩发生产后出血采用反折加压缝合术治疗的患者31例作为研究组, 另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分娩发生产后出血采用常规方式治疗的患者31例作为参照组, 比较两组产后出血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24 h出血量(51.3±4.1)ml/h低于对照组(68.6±6.4)ml/h, 产褥并发症发生率3.2%低于对照组19.4%, 治疗有效率93.5%高于对照组74.2%, 两组比较,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反折加压缝合术;产后出血;治疗效果

DOI:10.14163/ki.11-5547/r.2017.17.044

妇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中, 产后出血是其中的一种, 产后出血多是子宫收缩乏力、凝血机制障碍、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等原因导致的, 在上述几种原因中, 子宫搜索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量比例最大[1]。发生产后出血后, 要及时的治疗, 否则就会对产妇的生命造成威胁。常规的产后出血治疗是使用宫缩剂、按摩子宫、压迫子宫动脉以及宫腔填塞纱布等, 但对于顽固性的出血情况不能有效的控制, 最后只好采用子宫切除术, 这不仅使患者丧失了再次生育的能力, 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影响[2]。因此, 本研究为探讨反折加压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 将在本院进行采用反折加压缝合术治疗的患者与常规方式治疗的患者情况进行比较,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本院分娩发生产后出血的患者31例作为研究组, 另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本院分娩发生产后出血患者31例作为参照组。研究组年龄24~38岁, 平均年龄(30.2±3.1)岁;孕周36~41周, 平均孕周(39.1±1.5)周;孕次1~4次, 平均孕次(1.9±1.1)次。参照组年龄23~37岁, 平均年龄(30.1±3.9)岁;孕周36~42周, 平均孕周(39.2±1.6)周;孕次1~5次, 平均孕次(2.0±1.1)次。两组患者均在胎盘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500 ml, 血色为暗红色或鲜红色, 存在血块[3]。两组患者均神志清晰, 对本次研究知情, 签署知情研究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方式, 即宫腔填塞纱布方法, 使用卵圆钳将无菌纱条填入到子宫腔内, 纱条的一端从上到下子宫底部填塞宫腔, 另一端从产妇阴道上端的位置开始填塞到宫腔内, 两处的纱条在子宫切口位置汇合, 减去多余的纱条后, 将两端缝合。需要注意的是, 在填塞纱条的时候, 要保证均匀紧致无空隙, 在手术结束后24 h, 阴道纱条取出做细菌培养。

1. 2. 1 研究组 采用反折加压缝合术, 缝合的第一针从子宫前壁穿入子宫, 比右侧的剖宫产切口边缘要高出5~6 cm, 与有外侧边缘相距3~4 cm, 然后穿过前后壁全层。再将缝线反折, 从子宫底回到子宫前壁的位置, 针的位置与右侧子宫角相距4 cm, 在沿着子宫壁下行到子宫下段, 切口上方的2 cm位置, 在子宫右侧边缘3 cm左右的位置进行穿刺。如果子宫下端没有出血情况, 如低置胎盘置入一样, 要从前向后穿过子宫后壁的浆膜层, 再将向下行走, 在与宫骶韧带上方相距1 cm, 子宫下端下缘和右侧边缘相距2 cm的位置穿过整个宫腔。最后将两处缝线的末端打结, 从整个缝合过程的两缝线头端穿过, 在取下2针后, 在子宫下段的位置, 用4倍的压力将缝线拉紧, 同时从子宫底向子宫前壁反向加压按压子宫, 主刀医生进行打结。完成后使用窥阴器清洁阴道, 观察出血情况是否停止。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后出血量, 产褥并发生率及临床疗效。出血量是负压瓶吸引法, 手术辅料及会阴垫称重法及会阴置集血盘相加得出。临床疗效分为有效及无效, 有效:治疗后, 出血量50 ml/h, 子宫收缩不良, 阴道持续性流血未得到有效的控制, 患者的生命体征持续恶化。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z验。P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24 h出血量(51.3±4.1)ml/h低于对照组(68.6±6.4)ml/h, 产褥并发症发生率3.2%低于对照组19.4%, 治疗有效率93.5%高于对照组74.2%,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产妇在分娩后的24 h内, 产妇的出血量>500 ml, 剖宫产手术时出血量>1000 ml, 这是危及产妇生命的严重并发症, 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需要及时的给予止血治疗。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 产妇在分娩期间, 子宫的收缩能力越强, 出血量越少, 可见子宫收缩乏力是造成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4, 5]。

目前, 临床中对于产后出血的治疗主要在抗感染、抗休克的基础上, 进行按摩子宫、宫腔填塞纱条等方式进行止血, 如果情况严重则需要切除患者的子宫, 但上述的止血方法中, 存在一定的缺陷, 如宫腔填塞纱条会使产妇发生感染性疾病, 掩盖阴道出血的假象, 子宫切除会使产妇失去生育功能, 引发卵巢早衰、预后效果差, 因此, 临床效果受到了限制。

反折加压缝合术是一种治疗产后出血的新型方式, 为探讨该方式的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 本研究将在本院进行采用反折加压缝合术治疗的患者与常规方式治疗的患者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采用反折加压缝合术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 产褥并发症少, 出血量减少, 因子宫收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时, 保守治疗无效, 特别是伴有胎盘子宫粘连的患者, 可以考虑采用反折加压缝合术来止血明显优于常规方式, 与常规方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在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中, 采用反折加压缝合手术能够使出血情况得到有效控制, 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治疗效果显著, 并且操作简单, 安全性高, 具有在临床治疗中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文娟. 剖宫产产后出血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 2(4):127-128.

[2] 谭满凤. B-Lynch缝合术治疗56例产后出血的可行性及疗效. 当代医学, 2012, 18(27):100-101.

[3] 乐杰. 妇产科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224-227.

[4] 刘劲松, 李巨.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临床军医杂志, 2013, 10(1):84-85.

[5] 杨雅兰. 子宫Blynch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 26(12):2778-2779.

[6] 李春季.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疗效分析. 中国妇幼保健, 2015, 14(31):5491-5492.

上一篇:侧卧斜仰截石位大通道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 下一篇:宫腔镜在门诊就诊宫内疾病患者中诊治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