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入主富滇银行 产融结合各取所需

时间:2022-06-29 12:55:37

大唐入主富滇银行 产融结合各取所需

“股东大会已经决议通过中国大唐集团财务有限公司(下称“大唐财务”)入股富滇银行。”富滇银行董事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投资者报》记者。

2011年12月初,银监会正式批准大唐财务出资14.1亿元,定向增发入股富滇银行6亿股。增资结束后,大唐财务将持股19.5%,成为富滇银行并列第一大股东。

此事在云南当地被视为“央企入滇”的战略新突破,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是产融结合的又一例。

投机资本逃离

自2007年北京、宁波和南京银行上市后,三家银行的快速发展有目共睹,尤其是北京银行。“我们应属于中小银行队列了。”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在多个场合表示,他希望外界能将北京银行视为中小银行,与城商行有所区分。据《投资者报》记者从北京银行了解,截至2011年12月22日,该行资产规模首次突破万亿,达到10410亿元,已超越部分中小股份制银行。

在示范效应下,2011年之前,多类资本杀入地方银行哄抢股份,有了资本支持的地方银行,尤其是城商行扩张势头凶猛。

然而到了2011年,监管层注意到城商行扩张风险,暂停审批开设异地网点。此外,从2010年底到2011年,不断曝出城商行风险问题,如齐鲁银行、汉口银行等,给热情的资本敲响警钟。

当初涌入的资本多是奔着IPO而来,但多年来IPO总是“雷声大雨点小”,那些投机性资本开始厌倦,不再注入新的资本,甚至抛售股份。

在金马甲资产与权益交易服务平台,2011年抛售地方银行股份的项目达16起。

其中最瞩目的是徽商银行,其在6月份前后曾遭到机构投资者密集抛售,5月25日芜湖市建设投资公司率先抛售3000万股;6月21日又遭到安徽奇瑞汽车销售公司抛售2亿股;6月25日,一家没有透露姓名的公司再次抛出1000万股。

其他金融交易平台也有多个抛售地方银行股权的项目。

2011年1月,高金食品转让3000万股成都银行股权;4月,三峡财务转让成都银行6600万股股权,吴江实业转让成都银行3000万股股权;7月,高金食品再次公告称转让成都银行1500万股股权;厦门银行和湖北银行上半年也有股份被出售。

产业资本介入

就在投机资本撤退之际,央企资金则悄然进场。

多家央企已将金融产业定义为自己的战略板块,比如国家电网集团、中海油集团、华润集团、中粮集团、华能集团、中石油等十多家央企。更耐人寻味的是,常强调主业经营的国资委对此并未阻止。

其中最典型的当属中石油。

中油财务公司是中石油涉足金融产业成立的第一家非银行金融机构,根据其网站资料介绍,该公司的主要工作之一是做好集团公司金融战略板块业务发展。

2002年,中石油进军保险领域,与意大利忠利保险公司共同组建中意人寿保险公司,各持50%股权,2007年,双方再度合资成立中意财险,仍各持一半股权。

2009年中石油成功进入银行领域。其斥资28亿元控股克拉玛依市商业银行,2010年再次向该行注资23.48亿元,持股比例达87%,并将其更名为昆仑银行。

金融领域其他牌照中石油基本拿全,除了保险、银行,还有信托、金融租赁公司牌照,据中石油内部人士透露,中石油下一步目标将是收购一家基金公司。

中石油的成功引发其他央企的效仿,银行是这些产业资本最向往的领域,其中有成功有失败,但这不影响他们的热情。

中石化也曾经和法国兴业银行合作竞购广发行股份,不过以失败告终;华润股份通过重组,取得原珠海商业银行的控制权,持股比例高达75%;国电电力也成功成为河北银行第一大股东;广东移动以398亿元收购浦发银行22亿新股,被视为央企联姻地方金融金额最大的一笔;宝钢集团虽尚未有控股银行,但已参股建行、浦发、深发展、交行、兴业、渤海等银行。

“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已经成为一个势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主任吕随启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有助银行发展

与投机资本不同,产业资本进入银行,自有其目的。

“央企联姻银行增多,一方面是因为产业资本力量在增强,需要寻找投资渠道;另一方面,我国金融机构不多,具有垄断优势,产业资本进入金融业,可以间接获得垄断优势地位,政策上可以分享政策红利。”吕随启表示。

吕随启告诉记者,地方金融业还很不发达,这些地方性银行还很弱小,也希望能有更具实力、更强大的股东介入。央企等产业资本进入,有利于原本地方政府色彩浓厚的地方性银行向着市场化更进一步,同时背靠大央企,也利于上市。

与投机资本相比,产业资本进驻更有助于银行的发展,其主业和银行业务可以相互扶持。

“大唐集团、大唐财务与本行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战略及业务合作空间。”富滇银行相关人士告诉《投资者报》记者。

据他透露,截至2011年末,富滇银行资产规模已突破800亿元,利润也实现大幅增长。较其他城商行,富滇银行有自己的特色,该行在全国城商行中率先跨境设立老挝代表处,并在中资银行中率先实现人民币对东南亚国家小币种直接兑换业务。

基于此特色,富滇银行在给本报记者的采访回复中表示,在战略层面,富滇银行与大唐集团在云南和东南亚的战略高度一致,有利于加速推进双方在西南及东南亚地区的战略布局;在股权优化层面,大唐财务的入股可以较快把富滇银行原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降低至20%以下,符合银监会的监管标准,形成多元化的公司股权结构以及相互制衡的利益机制;在资源整合层面,富滇银行、大唐集团可相互依托各自的资源及地缘优势,充分发掘合作潜能,探索出一条能源与金融高效结合、优势互补的业务创新之路。

“对于产融结合目前看不出有什么大风险,尚需观察。”吕随启说。

上一篇:首批RQFII产品获港证监会批准 下一篇:恒生中国:以客为尊的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