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花园规划设计

时间:2022-06-29 06:59:14

屋顶花园规划设计

【摘 要】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屋顶花园的文献资料,从屋顶花园的发展、规划设计、植物种植以及技术措施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指出了屋顶花园建设中在场地、承重、防水、风害、土壤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影响了屋顶花园的美观和实用,应进一步改进。

【关键词】屋顶花园;发展;规划;种植;

前言

随着城市化程度的加速,建筑用地的日趋紧张,人口密集区不断增加,以及人们工作居住环境要求的进一步提高,人们不得不充分、合理利用有限的生存空间,这就使得屋顶花园成为现代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1]。在寸土寸金的“钢筋混凝土森林”中建设屋顶花园,有效提高园林绿地的面积,拓展绿色空间,是促进城市生态平衡、优化人居环境,满足人们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需要,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值得提倡和推广。

屋顶花园是利用建筑屋顶的面积覆土种植花草树木,形成屋顶庭院,是园林建设的形式之一[2],屋顶花园是利用建筑屋顶的面积覆土种植花草树木,形成屋顶庭院,是园林建设的形式之一,,可以广泛地理解为在各类古今建筑物、构筑物、桥梁(立交桥)等的屋顶、露台、天台上建造的各种游园的统称。屋顶绿化不单单是为都市的居民在紧张工作之余提供一个休息和消除疲劳的舒适场所,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他更是保护生态,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遮荫覆盖,降低室温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美化城市,活跃景观的一种好办法。

1 屋顶花园的发展现状

1.1 国内屋顶花园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古代建筑屋顶上大面积种植花木营造花园的尚不多见。据《古今图书集成》记载,古代南京城墙上曾在中国树木;距今500年前,明代建造的山海关长城上种有成排的松柏树;山西平定县的娘子关长城上亦有树木种植;另外公元1526年明嘉靖年间建造的上海豫园中的大假山上及快楼前均有较大的乔木;清乾隆二十年河北承德普宁寺大乘阁外,用砖石砌筑的平台上亦种有各种树木[3]。

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研究屋顶花园和屋顶绿化技术。开展最早的是四川省,60年代初,成都、重庆等一些城市的工厂车间、办公楼、仓库等建筑,利用平屋顶的空地开展农副生产,种植瓜果、蔬菜。20世纪70年代,我国第一个屋顶花园在广州东方宾馆屋顶建成。它是我国建造最早,并按统一规划设计,与建筑物同步建成的屋顶花园。1983年,北京修建了五星级宾馆――长城饭店。在饭店主楼西侧低层屋顶上,建起我国北方第一座大型露天屋顶花园[1]。近10年来,屋顶花园在一些经济发达城市发展很快。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速,城市建成区中绿地面积不足的现象日益明显,建设屋顶花园,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已越来越受到重视。

1.2 国外屋顶花园

屋顶花园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古代苏美尔人最古老的名城之一UR城所建的大庙塔,就是屋顶花园的发源地,真正的屋顶花园是在亚述古庙塔以后1500余年才发现的著名的巴比伦“空中花园”[4]。

1959年,一位美国风景建筑师以开拓者的精神,在一座6层楼的顶父建造了一个景色秀丽的空中花园。他在屋顶上作了防水渗透处理后,上敷薄层土壤,配置乔木、花草,又曲折的甬道穿行其间,并设靠椅和小凳工人休憩,为楼顶绿化开了先例,被视为建筑与绿化艺术“杂交”的奇葩。

2 关于屋顶花园的规划设计方面的研究

屋顶花园的规划设计,应综合满足使用功能、绿化效益、园林艺术美和经济安全等多方面的要求。要坚持“适应、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设计指导原则。规划设计时要考虑到“实用”是造园的目的,“精美”是造园的特色,“安全”是造园的保证。要按营造屋顶花园的类型确定设计方案。

2.1 关于屋顶花园的分类方面的研究

2.1.1 游憩性屋顶花园 这种类型的屋顶花园,在国内外均为主要形式。其主要目的是为工作和生活在该楼的人们提供一处室外活动的花园。在设计上考虑到它服务对象的公共性,在出入口、园路、场地布局、植物配置等方面符合人们在屋顶上活动、休息等需要。

2.1.2 赢利性屋顶花园

多用于旅游宾馆、饭店。主要是为国内外游客提供夜生活的场所,开办露天歌会、冷饮茶座等,以达到多赢利的目的。一般场地窄小,又要摆放茶座,因此花园中的一切景物、花卉、小品等均以小巧精美为主。植物配置应考虑使用特点,选用傍晚开花的芳香品种。

2.1.3 家庭式屋顶花园

近年来,随着多层阶梯式住宅公寓的出现,这类屋顶小花园走入家庭。它一般面积较小,计算单位多为平方米,重点放在种草养花上,并且设置园林小品、假山、水体等。但可充分利用墙体和栏杆进行垂直绿化。

3 关于屋顶花园工程处理技术方面的研究

3.1 减少荷载问题:用于园林造景的屋顶应采用整体浇筑或预制装配的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作结构层,有条件者,可用隔热防渗透水材料制成的“生态屋顶块”。一般情况下,要求提供350千克/平方米以上的外加荷载能力。同时在具体设计中,除考虑屋面静荷载外,还应考虑非固定设施、人员数量流动、外加自然力等因素。为了减轻荷载,应将亭、廊、花坛、水池、假山等重量较大的景点设计在承重结构或跨度较小的位置上,同时尽量选择人造土、泥炭土、腐殖土等轻型材料。

3.2 防水设施及排水系统:在满足承重要求之后,应对整个屋顶进行防漏处理,其防水层处理应采用复合防水设施,即设置涂膜防水层和配筋细石砼刚性防水层两道防线。涂膜防水层应用无纺布做一布二涂或二布六涂,在此基础上做刚性防水层,刚性防水层与屋面泛水必须一次做成,以保证其防水质量。涂膜防水层施工完毕后,还应进行一次防水试验。同时,在实施屋顶园林施工中,不管何种设施均不得打开或破坏屋面的防水层或保护层。紧接着就是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除溢水孔、天沟外,还应设置出水口、排水管道等,满足日常排水及暴雨时泄洪的需要,并做好定期清洁、疏淘工作。

4 屋顶花园发展趋势展望

4.1 在德国,种植屋面有相当可观并且在逐步增长的市场占有率。2003年,30―40%的新的平屋面是种植屋面;80%的绿色屋面是轻型绿色屋面覆盖;20%的种植屋面是重型绿色屋面覆盖(屋顶花园)。最早的绿色花园屋面已有120年的历史并且仍然发挥着植物根阻拦和防水作用。绿色花匿屋面是有利于环境且经济的,因为它可使屋面防水的寿命延长到普通条件下的两倍。注有添加剂的改型沥青卷材用作植物根阻拦的材料30年来仍然表现出很好的性能,然而竹子囱于其强壮的根状茎在德国并不太常见。并且在德国的屋顶花园中,竹子总是被放置在特殊的笼子或是容器中。

4.2 "屋顶绿化"目前在美国、西欧、澳大利亚等地区兴起,尤其“岛国”日本,寸金寸地,对这空间绿化计划更为重视。而荷兰、意大利、新西兰等一些国家对农村的住宅屋顶进行绿色和生态相结合的改革尤感兴趣。现代高科技为兴建“屋顶花园”、“屋顶绿化”奠定了物质基础,例如人造轻量土壤、防水布及喷塑夹层防渗漏技术等。肥料使用的是混合肥料及厨房废料的混合物等。"屋顶绿化"还为一些公司、企业提供了新的商机。以园林设计、建筑公司等为主,日本不少企业都在研究开发适合于"屋顶绿化"使用的土壤、器材及园林设计、绿化方法等。一家名叫“MAP”的风险企业开发成功"屋顶栽培系统",可在屋顶建花园、种植各种蔬菜。

参考文献

[1]殷丽峰,李树华。屋顶花园的功能与效果。园林。2004(6):25-28

[2]苏永强,李云胜,黄玲。以安全性为前提的屋顶花园屋面设计.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4(9):50-51

[3]黄金。屋顶花园设计与营造。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4]李明,肖芳。屋顶花园设计浅探。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月):74

上一篇:浅议建筑设计的民族化 下一篇:建筑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