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密佐斯基双向传播模式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时间:2022-06-29 06:48:33

罗密佐斯基双向传播模式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摘 要] 传播学者罗密佐斯基综合了工程学模式和心理学模式的优点,形成了一个比较适用于教育的双向传播模式。本文首次对该模式所反映的教育传播过程进行了解释,并通过对模式中各要素的分析,总结出该模式对教育教学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 传播模式; 教育传播过程; 教育教学; 启示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崔向平(1978―),女,甘肃白银人。讲师,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信息化教育理论及其应用研究。E-mail:。

在传播学的发展过程中,传播学者根据自己对传播现实的理解建立了一系列的传播模式。通过建立传播模式,可以用简洁的方式说明复杂的传播问题,使经验的总结具有理论性,又使理论具有可操作性。传播学者罗密佐斯基(A.J.Romiszowski)综合了工程学模式和心理学模式的优点,形成了一个比较适用于教育的双向传播模式。

一、罗密佐斯基双向传播模式

2004 年出版的《信息化教育概论》一书中,南国农先生明确提出:信息化教育(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其中最里层、最直接的是“学与教理论和传播理论”。在这里,南先生提到的与信息化教育的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实践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传播理论之一就是罗密佐斯基的双向传播理论。

罗密佐斯基的基本观点是:传播过程是一种双向的过程,传者和受者都是传播的主体。受者不仅接受信息,而且对信息作出积极反应。[2]如图1所示。

二、罗密佐斯基双向传播模式

对教育传播过程的解释

目前,还没有检索到有学者或同行对罗密佐斯基双向传播模式所反映的教育传播过程进行具体的解释和阐述。鉴于此,本文在对其他几种著名的传播模式(亚里士多德模式、拉斯韦尔模式、香农―韦弗模式、奥斯古德―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德弗勒的互动传播模式、贝罗的S-M-C-R模式和加涅的学习信息流程结构模式)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将罗密佐斯基双向传播模式所反映的教育传播过程表述如下:

在教育传播过程中,教育信息不能直接传播,必须进行一些变换,在发送端发送者(教师)将教育信息通过编码器编码,使信息成为可发送的信号,即成为接收者(学生)可接收的刺激信号,在接收端接收者(学生)将接收到的刺激信号通过译码器转换成符号,并通过解释器解释为信息意义,最后为信宿(学生)所接受利用。信宿(学生)收到信息后,必然在生理、心理上产生反应,并通过各种形式给信源(教师)反馈信息,即信宿(学生)又成为信息的发送者。学生将反馈信息通过编码器编码,即成为教师可接收的响应信号,在接收端教师通过译码器将学生的响应信号转换成符号,并通过解释器解释为信息意义,与预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比较,发现教育传播过程中的不足,再次调整教育信息,进行再次传播。另外,在教育传播过程中还存在噪声的干扰,噪声不仅对信息而且对教育传播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或要素都会产生影响。

三、罗密佐斯基双向传播模

式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一)揭示了教育传播系统的构成要素

1. 信源/教师――教育者

罗密佐斯基双向传播模式中的“信源/教师”,就是教育传播系统中的教育者。教育者一般包括教师、教材编制者、教育管理者和教学机器等。教育者是教育传播系统的控制者,教育信息的发送者,也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教育者主要通过提供和变换信息,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

2. 信宿/学生――受教育者

罗密佐斯基双向传播模式中的“信宿/学生”,就是教育传播系统中的受教育者。受教育者一般包括学生和其他学习者,是教育信息的接受者。受教育者主要是通过接收、变换、反馈信息,完成学习任务。

3. “刺激信号”传递的信息――教育信息

罗密佐斯基双向传播模式中的“刺激信号”,是教育传播的内容,就是教育信息,主要指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也包括控制传播过程的控制信息。在教育传播过程中,教育信息不能直接传播,必须转换为某种或多种符号,然后通过某种“媒体”或“多种媒体”的优化组合才能传播出去。

4.编码器、 “刺激信号”和“响应信号”所在通道、译码器――教育媒体

罗密佐斯基双向传播模式中的编码器、刺激信号和响应信号所在通道、译码器等技术手段工具,就是教育传播系统中的教育媒体。教育媒体是连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通道,一般包括传统教育媒体与现代教育媒体,也包括发出与接收信号的器官以及载送声、光、电信号的空间与线路等。

5. “响应信号”传递的信息――教育效果

罗密佐斯基双向传播模式中的“响应信号”反映了教育传播的效果,可以把它理解为经过一定的教育传播过程之后,受教育者在知识、能力和行为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从时间、规模效益和宏观的角度来看,教育传播效率、教育传播规模效益和教育的社会效益也属于教育传播效果的范畴。

6. “噪声”――教育环境

罗密佐斯基双向传播模式中的“噪声”反应出了环境因素。对教育传播影响较直接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校园环境、教室环境、社会信息、人际关系、校风班风和电、光、声、色、空气、温度等。

(二)体现了教育传播系统的整体性

罗密佐斯基双向传播模式所揭示的教育传播系统的诸要素共存于系统之中,相互依存。其公式化表示为:2>1+1,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个公式是美国科学家、系统论的创立者贝塔朗菲所提倡并强调的。说明了教育传播系统不是各部分(要素)的简单集合,是为了完成某一教育任务的有机组合。由南国农教授和李运林教授主编的《教育传播学(第二版)》著作中对教育传播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表示如图2所示。

这一关系图说明了教育传播中,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和学习者身心发展的需要选择教育信息和教育媒体,并通过媒体将教育信息传输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主动接受教育媒体传来的信息并进行反馈,教育者根据反馈信息进一步调整教育信息与媒体。因此,在教育传播过程中,既要重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作用,又要重视教育信息的组织安排和教育媒体的积极正确应用,并结合具体的教育传播环境,使各要素合理地组合,才能提高教育传播效果。

南国农先生在 《教育传播理论在教育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一文中,再次强调教育传播的整体性:“教育传播过程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其最终效果是由各要素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共同决定的,而不是由其中某一个要素决定的。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均处在良好的状态,才会形成良好的传播过程,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对各要素的研究必须把它放在整体之中,不能脱离整体,自行其是”。[4]

(三)揭示了教育传播过程的双向性

早期的传播模式如拉斯韦尔模式,是一种单向的传播模式,它忽视、甚至剥夺了受传者的“主体参与”地位。双向传播模式的提出,一是受到了维纳在《控制论》(1948)著作中揭示的“信息传播的双向性特质”的启发,二是对香农“数学模式”的修正。[5]罗密佐斯基双向传播模式强调了传播过程是一种双向的互动过程,信源(教师)和信宿(学生)都是传播的主体。传受双方在编码、译码、解释和传递、接收信息时,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信源(教师)明确教育目的与要求,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及媒体的选择,控制教育传播的进程;信宿(学生)不仅接收信息、解释信息,还对信息作出积极的反应,通过反馈机制使传播过程能够不断循环进行。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学习者追求的是有意义的学习,它具有建构的、交流的、阐释的和反思的特点,还可以直接参与到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去,成为信息的发送者。教育信息的传播就是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传播行为来实现的。

(四)体现了教育传播过程的六个阶段

罗密佐斯基双向传播模式体现了教育传播过程的六个阶段:确定教育传播信息阶段、选择教育传播媒体阶段、通道传送阶段、接收与解释阶段、评价与反馈阶段、调整再传送阶段。如图3所示。

1. 确定教育传播信息阶段

罗密佐斯基双向传播模式中的信源(教师)确定所要传递的教育信息。对受教育者传递什么信息,主要依据教育目的和课程的教学目标,具体体现在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上。因此,在这一传播阶段,教育者的任务就是高效地将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规定的教育内容传递给学生,并使学生形成相应的能力和情感。

2. 选择教育传播媒体阶段

选择教育传播媒体,实际上就是信息编码的活动。罗密佐斯基双向传播模式中,由“编码器”来实现这一过程。在教育传播活动中,如何选择恰当的传播媒体,是所有教育者面临的一道难题。综合几位著名教育家和传播学家(克拉克、安东尼・贝茨、布鲁纳、施拉姆、K.Lonigo)的观点,教育者所选媒体应能准确地呈现教育内容,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获得媒体需要付出的代价不大,又能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3. 通道传送阶段

通道传送阶段,就是利用教育传播通道将信号传送出去。罗密佐斯基双向传播模式中通道传送的就是“刺激信号”。在这一阶段,一方面要考虑信号传递的距离和范围;另一方面要考虑信息内容的先后传送顺序问题。在通道传送前,教育者必须做好信息内容传递的结构设计、根据信号的传递要求,合理利用媒体。在通道传送时,按照教学结构方案设计的先后顺序去传送信号。

4. 接收与解释阶段

接收与解释阶段,即受教育者接收信号并将它解释为信息意义,也就是信息译码阶段。罗密佐斯基双向传播模式中这一阶段由“译码器”“接收者”“解释器”来实现。学生首先通过视、听、触等感觉器官接收传来的信号,通过中枢神经的分析将信号转换为相应的符号,然后学生依据自身的经验与知识,将符号解释为信息意义,储存于大脑中。

5. 评价与反馈阶段

罗密佐斯基双向传播模式中体现的反馈阶段为“发送者(学生)”“编码器”“响应信号”;评价阶段为“译码器”“接收者(教师)”“解释器”。这一阶段,学生接收信息后,必然会使其在知识、能力、行为上产生变化。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行为变化,也可以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以及阶段性的考试等方式来衡量教育信息为学生所接受、理解及转化为其知识与能力的程度。

6. 调整再传送阶段

罗密佐斯基双向传播模式中体现的调整再传送阶段为“发送者(教师)”“编码器”“刺激信号”。教育者通过掌握的反馈信息与预定的教学目标作比较,可以了解教育传播的效果,发现教育传播过程中的不足,从而调整教育信息、教育媒体和教育传送通道,进行再次传播,以期取得更好地传播效果。

四、结 语

罗密佐斯基双向传播模式是对单向传播模式的一种超越、一种进步,其蕴含的意义是博大精深的,以至于我们在教育技术领域所作的许多努力和取得的很多科研成果似乎都是植根于其中的,这也正验证了南先生所提出的把传播理论作为信息化教育的理论基础的正确性。此外,罗密佐斯基双向传播模式对教育教学的启示也并不止于此,还有待于教育技术领域学者和同行的进一步挖掘和领悟。

同时,我们也应该记住:“任何模式不可避免地具有不完整、过分简单以及含有某些未被阐明的假设等缺陷。适用于一切目的和一切分析层次的模式无疑是不存在的”。[7]因为,“模式也是不断发展、逐步完善,并且似乎是没有极限的,这就像人的认识不会永远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一样”。[8]这对于罗密佐斯基双向传播模式来说,同样不可避免。

[参考文献]

[1] [3] [6] 南国农,李运林.教育传播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6,9,22-23.

[2] 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1.

[4] 南国农.教育传播理论在教育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A].南国农.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南国农电化教育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37.

[5] [8] 邵培仁.传播模式论(1)[J].杭州大学学报,1996,(2):162,168.

[7] [英]麦奎尔,[瑞典]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1981)[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22.

上一篇:基于4C/ID模式的复杂学习支持平台构架探究 下一篇:国内外高校网络教学模式研究的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