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昕阳:十年磨一剑

时间:2022-06-29 05:48:35

2011年的情人节,唱片行的货架上不知不觉多出一张《概念影像“窗帘”专辑》。一个名为林昕阳的大男生,用初升太阳般温暖的男声,在承载了十年的磨砺之后,交上他音乐道路上的第一张作品,带来十首动听的情歌。也让人不禁想起诗人贾岛的一首《剑客》,说说得好似就是这番情景: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花了十年时间发第一张唱片

初听林昕阳这个名字,好像脑海中没有其它停留点就直接定在了这次的新专辑《概念影像“窗帘”专辑》上。现下乐坛的发展模式,几乎已经成了先发单曲、再来EP试水、最后才是正式专辑这不成文的“约定俗成”。所以林昕阳这一步,看似跨的有点大,直接跳开其它,上来就是一张完整的专辑。而谁又能想到,为了酝酿这张专辑,他已经准备了十年时间呢?

其实昕阳对唱歌的兴趣从念小学就开始了,生长于台湾澎湖的小昕阳从那时起就热衷于当时选秀节目中的“五灯奖”,拿起汤匙当麦克风,想象着自己登上大奖的宝座。18岁的时候,林昕阳开始接触演艺圈,跟从台湾的综艺教父王伟忠,接受公司把他作为新人的培养和指导,等待着发片的机会。“大家都在忍受青春等待这一个机会,很多时候我会不断地问自己‘到底我有可能发片吗’,可是越这样子就会觉得时间越来越紧迫,会觉得越来越慌,所以那时候年纪也小,又一个人出门在外,很多时候我就开始打退堂鼓,劝自己算了。”就是在这种不断地自我怀疑中,林昕阳又毅然选择了从军,而这一去就是四年。

直到退伍之前,以后的道路如何抉择又摆在了林昕阳面前。“人生不可能什么事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再去做,也许人生就该豪赌一把,而我决定继续追逐我未完成的梦想。”就这样,昕阳又回到了音乐的道路上,又经过了三年时间的磨练,终于完成了自己的第一张专辑。被问及这十年的等待会不会太久,林昕阳断然摇了摇头:“这十年前后就算有同样的机会发片,但也会不同的。有些人可能梦想了一辈子也没有发片,比起他们我幸运很多。”

要学会知足

新专辑发行后,进入紧张的宣传期。“从2月发片到现在,我觉得经历过很多的事情,跑了很多地方,我告诉我自己要知足。”昕阳所说的知足当然不是说对他自己的表演知足,而是说要做好自己能力范围内可以做好的准备,到时不管有没有人来看来听,或者哪怕只有一个人,都要自己接受、面对那个场面。“谦卑才会得到更多。”昕阳解释说。

不过近三个月的宣传之后,收效还是很令昕阳满意的,唯有一点不满足的:“就算我跑遍台湾宣传,那也只相当于内地很小的一个部分。”因此昕阳希望能在大陆宣传期间多去一些地方。“只要工作人员不嫌累,我希望他们能带我跑遍中国地图上每一个地方。”昕阳把做音乐比作在沙漠中行走,而听众就是他要寻找的绿洲,走过每个地方他都要寻找机会。

当然,既然要做到知足,那工作之余就一定要有其它的事情等着他来品足。平时在家的时候,昕阳也喜欢上上网,看会儿电影,还有读书。“电影我喜欢看剧情片,读书的话可能更偏重经济、科技、古文明这类的书籍,这也是本人单纯的兴趣。”微博当然也是时常更新的,“不过不是说我有‘微博控’或者什么,而是把这当成说话的出口。”除了这些,运动和健身也都成了昕阳排解压力、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

打开藏着不开心的保险柜

因为新专辑的十首歌都是情歌,所以昕阳难免被冠上一大堆诸如“疗伤歌手”、“情歌王子”等等一大堆名号。“其实要想把一首歌的情感唱到极致就肯定会想到自己之前的感情。要知道,人的情感都是会不自觉地把开心表现出来而把不开心都隐藏起来,锁进保险柜。可是变成歌手后,我就必须打开这个保险柜,拿出我之前的情感,带入情绪来让更多的人认同我。”

而被问及下一张专辑是否会继续延续情歌的路线,林昕阳则说:“其实这个没有设限啦,我曾允诺过如果有第二张专辑,我一定会让大家看到一个又不一样的我。就比如说满载着我童年记忆的澎湖湾,也许以后我就会把我童年的记忆融入到歌曲中去。我自己当然也想尝试词曲的创作,不过这样的话做出来的可能又是偏情歌类型的了。”

上一篇:王野:既是温暖,又带狂野 下一篇:明天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