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尿嘧啶和奥美拉唑治疗80例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分析

时间:2022-06-29 05:12:22

氟尿嘧啶和奥美拉唑治疗80例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 观察氟尿嘧啶和奥美拉唑治疗80例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氟尿嘧啶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 两组的血清淀粉酶值恢复正常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治疗组(P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氟尿嘧啶;奥美拉唑;疗效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消化系统常见疾病,是由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的急性非细菌性炎症反应。重症胰腺炎病死率极高,常继发感染、腹膜炎和休克等多种并发症。近几年来,研究发现急性胰腺炎患者手术后有较多并发症,内科治疗后很少有并发症,因此,药物治疗成为治疗急性胰腺炎的首选方法。现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分别采用氟尿嘧啶和奥美拉唑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为研究对象,本组均为本院门诊和住院患者,治疗组40例,男15例,女25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37.6±4.6)岁,病程3~6d;对照组40例,男17例,女23例,年龄25~67岁,平均年龄(39.5±5.3)岁,病程3~7 d。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1],所有患者均有腹胀、腹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恶心、呕吐、腹部压痛等。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方面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首先给予常规治疗,包括①禁食、输液、胃肠减压等。②抗生素治疗。③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④酌情使用止痛剂。⑤抗休克治疗等。然后给予静脉滴注500 mg氟尿嘧啶,1次/d,连续 7 d[2]。并给予抗生素。实验组常规治疗同对照组,同时静脉滴注奥美拉唑40 mg,2次/d,连续 7 d。

1.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治疗后的症状体征及检验结果评定。①治愈:症状消失,白细胞计数、血尿淀粉酶、血钙恢复正常,CT 检查胰腺炎症消退、边界较清析、胰腺体积基本恢复正常,胰周无积液或仅少许积液。②有效:症状消失,血尿淀粉酶仍较正常偏高,血钙、白细胞计数正常,CT检查胰腺炎症消退、边界较清析、胰腺体积较正常偏大,胰周仍有积液或仅少许积液。③无效:以上指标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 SPSS 18.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以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 P

2 结果

2.1 血清淀粉酶值恢复正常的时间比较 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血清淀粉酶值恢复正常的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疗效 对照组治愈30例,占75.0%, 有效8例,占20.0%,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愈20例,占50.0%,有效8例,占20.0%,无效12例占30%,总有效率为70%。经χ2检验分析,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最凶险的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病死率高 [3],发病因素多而复杂,预后较差。胆石症、暴饮暴食、饮酒、胆道蛔虫等易引起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在诊断过程中容易误诊、漏诊,为提高诊断率应详细收集病史,通过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确诊。研究表明胰酶激活和胰腺自身消化是急性胰腺炎发病初期的细胞内病变,而促使急性胰腺炎重症化的因素是胰腺缺血、肠道细菌、易位微循环障碍和胰腺感染以及氧自由基损伤等[4]。急性胰腺炎发作时,应及时住院,早期正确而有效地运用内科治疗可以使胰腺的分泌有效抑制、存活率提高、并发症减少、显著改善预后。奥美拉唑是胃壁细胞的质子泵阻滞剂,可抑制胃酸分泌,作用效果强而持久,该药可特异性地、有效地抑制食物和应激状态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以及基础胃酸的分泌,即阻止了胃酸引起的胰腺高分泌状态,可使胰腺外分泌减弱或消除,以达到治疗胰腺炎的目的。奥美拉唑进入血液后,血浆蛋白结合率达95%,30 min即达到血浆峰浓度,吸收迅速。5,FU是一种抑制S期细胞的特异性药,是指氟取代尿嘧啶 5 位上氢的一种衍生物[5]。此药的作用机理为:它在细胞内转化为脱氧核糖尿苷酸,然后抑制细胞内胸苷酸合成酶转化为胸苷酸,从而干扰 DNA 的合成。

本组资料显示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胰腺炎比氟尿嘧啶更能迅速改善各项指标, 可使腹胀明显改善,胃肠减压时间明显缩短,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能缓解症状和体征,提高总有效率。因此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胰腺病学,2004,4(1):35,38.

[2] 钱铖,刘明东,李运红.急性胰腺炎450例临床特征和诊治分析.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7(1):46,50.

[3] 刘允怡,赖俊雄,刘晓欣.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治疗的发展.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9,9(4):289,291.

[4] 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32 例.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9):4719.

[5] 彭卫,陈曙,梁利球.急性胰腺炎从瘀论治概况.时珍国医国药,2006,17(2):272,274.

上一篇: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引产... 下一篇: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与碘甘油治疗智齿冠周炎的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