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文化角度谈古典汉诗文化意象的英译

时间:2022-06-29 12:04:33

从跨文化角度谈古典汉诗文化意象的英译

从跨文化角度谈古典汉诗文化意象的英译

一、文化意象的定义

带有文化色彩的意象叫做“文化意象”。文化意象是民族群体文化智慧的结晶,其中相当一部分文化意象还与各个民族的传说、以及各个民族初民时期的图腾崇拜有密切的关系。大多数文化意象具有相对固定的、特定的文化内涵,同一文化语境下的人们只要提起它们,彼此间立刻心领神会,很容易达到思想的沟通。(谢天振,p99)文化意象由物象和内涵构成,如中国的月亮,其物象是月亮,内涵是孤独、思乡。

二、文化意象是古典汉诗翻译的重点和难点

古典汉诗中大量使用文化意象。古典汉诗形式简短寓意深刻,言有尽而意无穷;文化意象言简意赅,寥寥几个文化意象便能传达诗人厚重的情感及诗歌深远的意义,所以文化意象是解读、赏析诗歌的关键所在,也因而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成为古典汉诗翻译的重点。译者在翻译文化意象时会碰到文化障碍。汉语和英语分别代表东西方文化,中英两国人民在思维方式、历史、宗教、哲学、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巨大的差异导致了古典汉诗文化意象翻译的困难。奈达说:“其实,文化差异给译者带来了最大的翻译困难并且在读者中造成了最深的误解”(1981,p2)。如何正确翻译文化意象并使之易为读者接受是古典汉诗翻译的难点。谢天振教授说:“在文学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1999,p13)。

三、文化意象翻译的两难之境

纽马克说有文化焦点的地方,就会有因原语和译语之间的文化差异而导致的翻译问题(2001,p94)。中英文化差异给古典汉诗文化意象的翻译带来很大的困难。困难之一就是怎样处理在译文中保留物象还是保留涵义的问题。谢天振说:“传递文化意象的问题,从根本上而言,其实也就是一直困扰翻译界的如何处理翻译原作的形式和内容的问题”(1999,p191)。理论上,物象和涵义都应传递到译文中,实际上因为文化差异,译者常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保留物象则异域色彩得以保留在译文中,但需要读者有较高的接受能力;保留内涵则读者的接受能力得以充分考虑,但原作的文化特色会淡化甚至扭曲。正如谢天振所说:“失落和歪曲文化意象的例子,在翻译中,尤其在诗歌翻译中,简直不甚枚举”(p187)。所以在译文中保留物象抑或是内涵是古典汉诗翻译中一个充满争议的问题。

目前,对这个问题大体上有丽种倾向:一些学者强调保留物象而另一些学者强调保留内涵。翁显良认为只要能再现原作的意象,不必模仿其章法句法字法(引自中国翻译编辑部,1987,p285)。他尽力译出意象的意义,常采用解释性翻译法。许渊冲认为有创造性的翻译家做翻译犹如原作者在用译语写作(1984,p223),他偏爱用意译法译意象。徐忠杰偏爱解释性翻译法,目的是尽量使译文易为读者理解。上述这些翻译家偏爱传递意象的涵义。与其观点相反,某些翻译家偏爱传递物象(形象)。杨宪益提倡译者应尽力传递原文形象。他认为译者应尽量忠实于原文的形象,既不要夸张,也不要夹带别的东西(转引自王佐良,1997,p84)。刘重德说:文学翻译必须在目的语中再现原诗意象,以使译文的读者能够和原文读者一样,被启发、被感动,从而得到美的熏陶(1994,p190)。孙大雨认为如果找不到对等的英语词,译者应采用音译(转旧孙近仁,1996,p204)。

四、从跨文化的视角来谈文化意象的翻译

本文试从跨文化的视角来谈文化意象的翻译。文化意象具有文化特色,王东风说翻译的功能是文化交流,不懂外语的读者愿意读译文的原因之一就是要通过译文来了解外国文化(引自郭建中,2000,p208-209)。另外,把原语中的表达方式移植到译入语中有助于丰富译入语的表达方式。纽马克说:“通过了解其他文明世界的文化,我们才能增加对自己文化的理解”(2001,p185)。所以译者应该充分考虑读者的对异域文化的渴望,尽力保留把物象(形象)传递到译文中去。

但是由于中英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有时保留物象不能唤

起读者相似的联想,反而会使读者困惑不解。刘宓庆(1999)认为适当的意象移植能拓宽读者的创新视野,但是过度的移植可能不可避免地遭到排斥。纽马克也指出:“文化色彩越浓厚,时空越久远,地域性越强的文本,在翻译中越难达到等效,除非读者富于想象、有敏锐的感受力,精通译语文化”(1988,p49)。比如“倘生羲皇前/所谈竟何如。(where,ifthey lived in ancient dats/should they find maiter for their stories?)“羲皇”指华夏传说中的第一个帝王,如果直译为“empemr xi”,不了解中国文化的普通英语读者可能会不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形象的改变是不可避免的”(引自郭建中,2000,p254),译成“befor the days of adam”,读者好理解一些。“断肠”表达很伤心。而英语里用“heart—breaking”表达伤心。因此,如果汉译英时,把“断肠”译成“breaking one’s intes-tines”,普通的英语读者可能会觉得恶心而不是悲伤。所以只能舍弃物象,保留涵义“伤心”,把“断肠”译为“heaa-breaking”,这样读者好接受些。再如,玉在中国被视为一种珍贵的宝物,它常被用来指美好的事物。“玉颜”就指代“美女”,而英语里“jade”一词代表低俗的品味。常指粗俗轻薄的女子。如果把“玉颜”译成“jade face”会给英语读者带来误解,去掉形象,保留其涵义“美女”就好接受了。

以上列举的文化意象在原诗中不是非常重要的意象,保留物象会导致涵义丧失,读者不理解,只能舍象保义。奈达也说:“如果形式和内容的直接对匝能够实现功能对等,那么显然在形式上不需要做出任何调整,但是如果情况不是这样的话,必须做出适当改变以达到最自然最切近的对等(1993,p125)。当然,强调保留内涵的做法也有得有失,它考虑到了读者的接受能力,但这样做有时会削弱原作的文化色彩,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跨文化交流,让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why does the rabbit grind elixir ceaselessly? who keeps the lonelychug e comply?n0tes:the rabit,chug e:mythological denizens ofthemoorl chinese children),众所周知,嫦娥是月神,她代表思乡和孤独。而英语神话里的“moon”指artemis,她和光明欢乐联系在一起。如果把嫦娥译成aaemis,英语读者可能会感到困惑,因为英语中的月神不孤独,此外,“嫦娥奔月”的神话隐喻在译文中也就消失了。

傅雷说即使最好的译文,其韵味较之原文仍不免过或不及,翻译时只能尽量缩短这个距离,过则勿求其太过,不及则求其勿过于不及(转引自黄邦杰,1989,p37)。译者首先要满足读者了解异域文化的愿望,尽力把通过直译或直译加注、增补的方式把形象(物象)传递到译文中去,促进跨文化交流。同时也要考虑普通读者的接受能力,当保留形象会导致意象涵义扭曲或失落,译文不能为译文读者接受时舍象保意。

五、结语

“古典汉诗中的意象是中国民族和文化心理以及审美特性的积淀”(吴晟,2000,p3),意象的翻译很大程度上是传播灿烂的中国文化给外国读者。因此译者尽量保留原语意象的民族色彩。但译者也应意识到中英文化之间有巨大差异,适当地采取一些补偿措施如加注或增补来使得译文容易接受。这样译者就能把形象和内涵都保留在译文中,尽可能传递原文的文化色彩。但当保留形象会导致意象涵义扭曲或失落,译文不能为译文读者接受,加注或增补也无济于事的时候,译者应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舍象保意使译文易为读者接受。

上一篇:武则天时代的礼仪与文学关系论析 下一篇:进化史观的传播和历史编纂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