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睿,釜山归来

时间:2022-06-28 11:30:39

第一次看到姚睿的名字是在亚洲电影学院开幕前官方网站上公布的学员名单里。后来在其它网站上看到了姚睿的名字,对他的介绍是这样的:“2008年度AFA(Asian Film Academy)亚洲电影学院即将开学,9月25目将有来自亚洲12个国家地区的24位青年电影人汇聚釜山,其中香港地区2位、中国大陆2位入选。《沿江而上》的摄影师汪士卿和另一位官方网站显示名为‘Rui Yao’的人士入选。

由于无处查询这位“官方网站显示名为‘Rui Yao’的人士’的具体背景,所以只能在心里暗自猜测他究竟是何许人也。直到亚洲电影学院结业后汪士卿回国接受我们的采访,才对他有了初步的了解:姚睿,现为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电影剧作及理论专业研究生三年级学生本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

10月17日,笔者终于如约在北京电影学院校园内见到了姚睿:瘦高的个子戴一副眼镜。看到姚睿身上那件带有AFA标志的外套猜测他釜山之行一定斩获不少。之后坐在安静的教室里,姚睿为我们回忆并讲述了他在釜山的所见、所闻及所学。

申请成为AFA成员必须要提交自己的作品。为此姚睿做了很充足的准备,他提交的主要是他本科期间拍摄制作的短片作品,包括给电影电视作的音乐。5月份AFA给姚睿发了emaii,通知他已经通过初审,之后需要约定一个时间进行英语电话interview,姚睿介绍说英语电话面试其实很轻松,是聊天式的那种,主要问及一些诸如申请者所学专业,所在学校,学习情况以及对中国电影制作的一些看法等问题。

在釜山的17天学习时间里,AFA的24位学员被平均分成a、b两组,每个组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拍摄完成一个10分钟的短片,姚睿被分在b组。b组拍摄的短片叫做《Letters from the white mountain》,剧本是一名来自菲律宾的男导演写的,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小女孩和一个老和尚相依为命的故事。姚睿在b组主要负责声音部分。由于这部短片的主要场景是高山寺庙,所以要构思一个符合这种佛教氛围场景的声音方案,通过音响添加风铃声、水潺声这些音素来制造一个悠远、静谧的气氛,姚睿还介绍说短片拍摄的录音系统采用的是TASCAM的便携式调音台录音机HD-P2,从举杆话筒收录的声音首先录制在录音机中,再从录音机里输出到高清摄像机的磁带里。后期的时候再将录音机CF卡的声音替换过去,这样使用CF和磁带两套收音系统会更保险,确保声音不会漏录或丢失。

姚睿的录音指导老师是来自韩国的Lee Sung Chul,在拍摄的第一天姚睿就感受到了韩国与中国大陆及香港电影在声音制作方面的不同甚至冲突之处,这点主要体现在韩国录音师的地位上。与汪士卿所介绍的韩国灯光师一样,在韩国,录音师的地位也是很高的,尤其是做现场声音的,这点尤其与香港不同。在第一天的拍摄过程中,由于声音不行,录音老师示意暂停,但黄岳泰的助理则上前表示强烈不满:"No one car say stop or cut except the director,you have no right to say stop!"(除了导演之外无人有权喊停,你无权喊停!),于是姚睿只能向他解释说这段声音不行,需要暂停一下,从这件小事上就可以看出韩国与香港现场录音师的地位是不同的。

姚睿还为我们讲述了在釜山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其它事情,令他记忆深刻的是他们组炒掉了一个伊朗女导演,因为这位伊朗女导演工作态度极不认真,而且经常迟到,有人问她为什么迟到,她却说:'I don't care'(我不在乎),而且这次拍摄和往届AFA不一样,以往都是全场戏以一个导演为主,其他三个导演做助手,而今年则是4个导演每人负责三场戏,但这位伊朗女导演拍摄的时候却经常使用大特推的手法,很明显与整个环境氛围不符,其他导演用的都是侯孝贤式的长镜头,这样就造成拍出的短片风格明显不统一,于是b组就以此为由把她从导演组除名,最后让她去做场记了。姚睿说从这件事上他深深体会到了teamwork的重要性:“一部电影不是一个人完成的,应当学会与他人合作。”

最后当被问及釜山之行最大的感触时,姚睿感慨说:“主要感觉就是累,一天只睡4到5个小时,但同时也收获了很多东西。釜山之行对我来说是一次很难忘的经历,可以与来自亚洲不同国家的电影人一起交流,学习韩国电影先进的制作技术和理念。这次在韩国釜山电影节看到了我们系的张献民教授,他担任本届釜山电影节wide angle广角单元的评委,还有电影学院的校友陈涛,还有获得了特别关注奖的《二冬》的导演杨瑾。在异国他乡看到中国的电影被放映并获得观众的掌声,那种感觉是非常亲切并且自豪的,其实我感觉中国的电影还是很强大的,因为我们有着更深厚的文化底蕴,我觉得中国的年轻电影人应当在学习韩国先进技术的同时扬长补短,注意积累并充分利用自身文化底蕴内涵,创作出更多具有民族特点的作品来。除此之外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了解了韩国资助年轻电影人的基金制度,比如PPP、AND、ACF,其实中国的年轻电影人可以到那里找到资金支持的渠道。比如今年的PPP计划,即釜山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资助计划”,韩国导演李沧东获奖并获得2000万韩币(约合人民币12万)的电影胶片资助,在入围的7部华语影片中,导演张元的新片《1933》获得BFG奖,并得到现金1000万韩币(约合人民币6万)的资助。ACF(亚洲电影基金Asian cinema Fund)于2007年成立,由独立长片的前期支援基金,独立长片的后期支援基金及纪录片制作支援基金(AND)构成,并用于支援包括韩国项目在内的亚洲电影作品。希望有更多的中国年轻导演能借此了解亚洲电影学院,了解韩国PPP、ACF等基金制度,希望能对他们以后的电影创作有所帮助。”

上一篇:超轻35毫米转接器等 下一篇:专业小巧 易拍易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