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随“神七”飞九天

时间:2022-06-28 08:33:12

丁嘉耕书法家,作家,毕业首都师范大学艺术系书法专业。现任总后勤部政治部某室主任(正师职),兼任美术书法研究院总后分院书法艺术委员会主任、大校军衔、国务院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大使。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套委员,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节目艺术评委,全国、全军书法大赛评委他曾参加全国第五届书法展、第五届全国中青年书法展、日本展、俄罗斯展等100余次。多次荣获全国书法比赛一等奖。他的135幅书法作品在年客运量6亿人次的北京天安门等31个地铁大厅展览选15个月。他与著名书法家卿建中率总后代表团访问法国、德国等欧洲八国,进行书法交流。出版主要著作有《丁嘉耕书法集》等11部7月26日第五届北京市书法家协会理事会公布选举结果,著名书法家、总后勤部政治部丁嘉耕大校当选北京市书法家协会理事。这是北京市委、市文联和首都书法家对军队书法家的厚爱丁嘉耕是总后勤部书法艺术的领军人物现为总后政治部某室主任、总后勤部书法美术研究院书法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大使。出版的主要著作有《丁嘉耕书法集》、《中国书法名家研究――丁嘉耕巷》、《中国书法名家丛书――丁嘉耕作品集》等书法、散文、报告文学集11部。

举世瞩目的中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震惊世界,在返回舱内搭载着盐城籍著名书法家、总后勤部政治部某室主任丁嘉耕书写的方正同志诗《光辉的八一》、《嫦娥咏》作品2幅。

丁嘉耕书写的方正诗《光辉的八一》,计800余字,作品长3.8米,高0.5米;《嫦娥咏》56字,高0.33米,长2.0米,两幅作品均为横幅手卷。为创作这2幅书法,丁嘉耕走遍京城,按照飞船要求挑选纸、墨。仅选宣纸就达100多种,为了不至超重,最后选定国产超薄型洒金高档宣纸,并用超薄宣纸自制信封封存。经检测,符合重量要求。作品先后用楷、行、草等不同书体九易其稿,最后以行草书创作成功。书法墨色鲜亮,气息古厚,道劲挺拔。

丁嘉耕书法搭载“神舟七号”飞行太空,与他在北京地铁举办的个人书法展,构成荀子所说“天地以合”。按照“神五”、“神六”飞船搭载书画作品每幅均在数千万元以上推算,丁嘉耕的这两幅作品每幅拍卖底价预计在1500万元以上。具有关人士透露:丁嘉耕先生这2幅作品将无偿捐献给国家。他还决定《光辉的八一》、《嫦娥咏》两个题材的创作由此封笔,不再创作同一内容的书法作品,以保证拍品的唯一性和作品的珍稀性。

据悉,香港收藏界人士准备组团赴京竞拍,然后将这两幅比钻石还要珍贵的“国宝”级书法再捐赠国家博物馆,以示港人的爱国之举。

丁嘉耕的名字随着“神七”远播海内外,他是盐城的骄子。

丁嘉耕出生江左人文荟萃之乡――江台,自幼得乡学家教的滋养,使他深扎灵性之根。他在浙江驻军部队工作了13年,活跃于江浙锦绣之地和充满朝气的行伍之间。江南灵秀山水的熏陶,吴越人文乡风的濡染,军旅火热生活的熔炼,名家大师的度化,使他很快出类拔萃、卓然而立,在散文写作和书法艺术上连续获得成就。正当其青春焕发、才气显露之际,丁嘉耕又调京工作,以后辗转京、宁,两京深厚的文化底蕴,使他如鱼归海,纵情乐游。30年临池笔耕,终获大成。其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书展,连获大奖,前三年连续出版《丁嘉耕书法集》、《中国书法名家研究丁嘉耕卷》、《瀚海苍茫一丁嘉耕等六人书画集》,好评如潮,深得名家赞誉。他还出版了散文集《南窗听雨》、摄影集《灵溪》和人物报告文学集多部,他的散文作品宛如书法作品之典雅秀逸,充溢着琴韵书香,常教人爱莫释手,其优秀散文多次被《新华文摘》等国内知名刊物转载,深得好评,其中如《远行的墨客》,写得情深义重,点墨成韵,读来余昧无穷。丁嘉耕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协、中国艺术摄影协会、中国散文学会的会员。

丁嘉耕广泛涉猎,精于汲食,通览古今,兼收并蓄,他用辐射式的方法学习,由书法而学习研究文学、哲学、美学、史学、文字学、金石学等学问,然后又用聚集法把各门学问的精髓集于书法,使书法的构章结体,行笔运气,风韵气势高上层楼、卓尔不群。他点墨成书,行文成章,举镜聚影。他的各种艺术作品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透露出共同的个性,典雅、秀逸,美轮美奂,正如刘艺先生评论他的行草书法所言:“笔画坚而浑,体势奇而稳,章法变而贯。峭劲似率更,遒古如鲁公,飘逸似襄阳。其俊逸之气、雄秀之气扑面而桌。”

丁嘉耕20世纪80年代在江南已崭露头角,90年代在国际、国内书法大展中获奖,得名家赁誉,正当他名声大震、可以顺道走红之时,他却突然走进寂寞,销声匿迹。从寂寞走进热闹是一种境界,从热闹再回到寂寞又是一种更高的境界。作为书法学方面扎实而审慎的学者,丁嘉耕怀着“书不惊人死不休”的勇气,决心从更高的起点上艰苦攀登,重塑自我。他告诫自己“要坐得住冷板凳,十年二十年毫不动摇”,他谢绝招摇和光环,潜心攻读书法专业本科课程,广泛学习钻研中外文化典籍,尤其是从头临帖,日日不殆,晨昏无辍。他通达古今,遍临诸帖,审察精微,掘菁汲华。汗水入池续发,青丝落纸化字,磨砺使毫锋吐烟,灵悟教苦心升华。经过10多年的努力,用丁嘉耕自己的话说,在艺术之路上作了一次“深呼吸”,在这10年的吐故纳新中,丁嘉耕的书法艺术水准和文学写作能力,终于从寂寞中走出来,露出大气象。他的四部书法专集一经出版,行家从其楷、行、隶、篆诸类书品中看出其“师古能化,陈中出新,典雅秀劲,擒纵有度”,实现了古朴、典雅、遒劲、厚重与自然、流畅、豪放、潇洒的统一,秀美与壮美的有机契合。人们惊呼,书坛跃出一匹“黑马”,这绝非偶然。正可谓十年寂寞任磨洗。一纸惊人书瀚香。

丁嘉耕的人品与其书品如出一辙。他做事极具信心,行为执著;他为人坦白率真,热情诚挚;他处世旷达淡泊,爱憎无遮,颇具君子风、贤士风。他永远保持那种率真与诚挚、旷达与洒脱。他的家成天就像招待所,南来北往的朋友不断,大事小事能帮则帮。他的字有求必应,爱者卷了就走。他的人格像水晶般剔透,从里到外,一览无余,与其交,你永不需要在心理上设防,只管与其倾心畅怀。丁嘉耕爱笑,语辄出,常畅怀大笑,欲止不能。他的笑极具感染力,由不得你再去想其他,笑声休止时,议论的结论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桃花识君正少年

一别鹏程路八千

江南携去才思雨

京都润丰艺墨园

旷达济世开怀笑

澹淡益友忘情癫

嘉风和畅耕不止

曲水流觞待中原

丁嘉耕在文坛翰海中自然会奋耕不止,更上层楼。

上一篇:当代艺术大师 下一篇:访俄罗斯色彩大师列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