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居民医疗问题的对策研究

时间:2022-06-28 07:06:41

控制居民医疗问题的对策研究

[摘 要]对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了解我国医药费用与居民个人支付能力之间的关系,区分我国医疗费用的增长因素中合理的与不合理的部分,以满足居民合理的医疗需求。

[关键词]控制 医疗费用 对策

中图分类号:D4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3-0215-01

近年来,看病贵、看病难已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我国居民年均收入水平的增长速度,远低于医疗费用支出的增长速度,对于低收入者来说,看病贵已成为新的“三座大山”之一。

据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由于经济困难的原因,有35.8%的人群患病后未到医院就诊,有62.7%的患者需要住院治疗而未住院;另一项调查也显示:中国的城市,有32.14%的患者经济困难不敢上医院,63.13%的患者应住院而不敢住院治疗,原因都是医药费用太高,“看病贵”已经成为全社会都在共同关注的问题,其中有体制的原因也有医院的问题。本文拟通过对医疗费用控制方法及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如何解决看病贵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一、我国医疗费用的特点

(一)费用逐年增长: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近8年来,我国门诊就医费用增长了1.3倍,住院费用增长了1.5倍,平均每年门诊费用增长13%,住院费用增长11%,这些都超过了居民收入增长的幅度。[1]

(二)医疗市场垄断:我国的医疗市场并未完全开放,有较严格的准入制度,国营与私营的待遇差距大,导致出现垄断现象。

(三)医疗保障不成熟:我国医疗保障体系一直以来存在城乡“二元化”问题。经济转型后则出现了覆盖面缩小、保障不充分等问题,这与我国体制改革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吻合。

(四)药品与医疗器械市场混乱:环节多、回扣多,导致患者承担了过多的负担。

(五)社会影响增大:最近医疗费用过高导致患者没有能力支付医疗费用的事件频发,给医院带来了很不好的负面影响。

二、关于降低居民医疗费用的误区

(一)单纯的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并不能降低居民医疗费用。

(二)居民医疗费用居高不下并不是院方一方的责任而应是国家,医院与患者三方共同努力。

(三)市场化对于降低医疗费用起反作用。[2]

三、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的建议和对策

(一)改革医疗体制,完善财政补偿机制

医疗机构应分为非营利性医院和营利性医院。非营利性医院主要面向低收入群体,以能治病、治好病为原则,执行政府物价部门核定的医疗收费项目标准进行收费,并提供必要的服务,使其起到福利和公益的作用。经费不足部分由政府完善现行财政补给机制,给予足额拨付,让医务人员不再依靠卖药来“养活自己”。营利性医院以中、高档服务为主,主要面向中、高收入群体,政府财政基本上不给予补贴。医疗收费以政府物价部门核定的医疗收费项目标准作为指导价,在一定的范围内上下浮动。

(二)制定标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

针对有些医院的诊疗行为不规范和滥检查、大处方的现象,应由卫生部门组织专家反复研究,对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制定规范标准的临床治疗规程,使之规范医生的诊疗行为,降低医药费用。

(三)试行限价服务,谋求医患双赢

限价服务就是向社会公开某些单病种的最高限价,让病患者知道治疗某种疾病的最高费用额度,做到有计划消费,放心消费。在目前社会“看病贵”,医疗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试行限价服务,是既可使医院控制好医疗成本费用,又可保障病人利益,实现医患双赢的经营策略。

(四)切实进行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改革

对现行的医疗服务项目定价,应根据医疗技术、器械及医疗成本的变化,经过一系列科学测算后,对医疗技术劳务项目价格,属偏低的该升要升,属偏高的该降要降,使医疗服务的付出得到合理的价值体现,使医疗服务收费趋于合理化。

(五)建立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落实重大疾病专病专防策略,通过加强计划免疫、健康教育、消除危害公众健康的不良因素等措施,努力使人民群众不得病或少得病。教育居民群众在疾病发生时,要及时到医院找专业医生诊治,对症诊治,避免乱服药而贻误病情。

(六)加强医院内部管理,降低经营成本

医院应根据各科室、各环节的具体情况,对现有的服务流程进行分析、总结、改善,讲求实效,用简便、优质、人性化的服务吸引更多的病人,从而提高医疗效益。要改革医院内部分配制度,不能太注重医务人员收入与经济效益挂钩,应该从检查用药合理性、医疗工作质量、服务技术水平等多方面进行考核,然后根据考核得分进行分配。

总之,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及政策,不仅可以促进卫生资源合理配置,还可以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为整体促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希望。

参考文献

[1] 龙晓枫.对我国现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缺陷的分析[M].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4.2.

[2] 王立军.我国医疗费用增长的影响因素与控制研究[M].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学论文,2002.12.

上一篇:变频器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下一篇:焊接变形预测技术研究进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