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奥运的另一番记录

时间:2022-06-28 06:22:24

关于奥运的另一番记录

2012年8月注定是属于奥林匹克的。

这个四年一度的体育盛宴早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世界性狂欢派对,艺术界、收藏界又怎能错过?

除了直播影像和新闻图片之外,

还有一些特殊的载体同样记录了奥运的精彩瞬间—它们可能是油画、雕塑,也可能是瓷器、玉器,还有可能是徽章、钱币……

它们的共同名字叫做奥运收藏。

4月18日,佳士得在伦敦举行的一场奥运主题专场拍卖会上,1896年奥运会马拉松比赛冠军的银杯经过多轮竞买,最终以54.125万英镑(约合86万美元)的总价成交,一举刷新了单件奥运收藏品的拍卖纪录。而在此前欧洲举办的一次拍卖会上,一件1952年奥运会火炬也拍出了30多万美元的高价。

事实上,让各国奥运收藏爱好者感到兴奋的绝不仅仅是这些让人瞠目的数字。在北京、伦敦、慕尼黑、雅典??随处可见那些醉心于奥运藏品的收藏者,相较于奥运藏品在市场上创下的好成绩,他们更关心奥运藏品记录下的那些动人故事。

奥运并不遥远

提及奥运收藏,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奖牌、火炬、徽章,甚至是福娃毛绒玩具等等,事实上,这些很直观地打着“奥运logo”的物品绝不是奥运收藏的全部。对此,国际奥委会收藏委员会有着很权威的分类。该组织将奥运收藏品分为奖牌、火炬、邮票、参与铜章、徽章、佩章、门票、吉祥物、纪念币、海报、签名品等近20个门类。拿我们最熟悉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来举例,如祥云火炬、“金镶玉”奖牌、奥运会比赛门票、福娃吉祥物、奥运钞等都属于奥运收藏品的范畴。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奥运收藏临我们非常切近。你买下的一个钥匙扣、一个奥运吉祥物、甚至是一罐“奥运”可乐,都可能你是埋下的奥运收藏“种子”。当然,如果仅仅是物品的堆砌那并不能称为奥运收藏,因为任何收藏的开始和发展都需要一个学习、发现、研究的过程。奥运收藏也一样,对于刚入门者而言,首先要去了解奥林匹克文化,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意义,进而去了解奥林匹克收藏品都包含哪些种类。当自己的知识有了一定积累以后,就可以从“小”抓起,逐步开始收藏一些种类的藏品。

依照知名奥运收藏家侯琨的经验,想要入手奥运收藏可以从奥运徽章、体育名人签名品和奥运海报这些数量相对较多、价值相对较低的藏品入手。等有了一定的积累后,就可以开始转向更高级别的收藏,如铜章、火炬等。

对于已经具有一定积累的“老玩家”,其实需要走一条专项收藏的道路,要将自己的收藏品做出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比如,只关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收藏品或者只关注奥运收藏中的门票类收藏。同时,在积累收藏品的时候,要注意通过收藏品本身,发现和挖掘藏品背后的故事和价值,比如研究和考证这件藏品曾经是属于谁所有的,是谁获得的,他又有怎样的故事,这样可以从另一个侧面丰富收藏品的意义,使其更加有趣。

当“奥运”遇上收藏,也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财富惊喜,奥运藏品在拍卖场上的优异表现就是最好的例证。如果将奥运收藏品看做一件保值增值的物品,那么同其他收藏品一样,好的奥运收藏品同样需要符合三个条件:数量稀少、意义重大、材质珍贵。数量稀少,顾名思义就是这件收藏品的“量”要小,最好是独一无二的;意义重大,就是说此收藏品要和重大的事件或者重要的人有交集,这样收藏品本身就有了其特别的属性;材质珍贵,贵金属打造的收藏品,不但具有其本身的属性,如果将奥林匹克文化属性融入其中,会增加其意义。

情迷奥运的小团队

奥运收藏拥有如此魅力,却又如此“亲民”,自然会吸引到大批的拥趸投身其中。这些情迷奥运的小团体形式多样,不仅有“自娱自乐”的民间组织,还有像国际奥林匹克俱乐部(Olympin Club)这样的官方授权组织。这个由前国际奥委会主席、也是世界最著名的奥运收藏家萨马兰奇倡导建立的权威奥运收藏组织,吸纳了来自世界五大洲的600多位奥运收藏家成为其会员。就在不久前,28岁的侯琨有幸受邀成为了俱乐部成立30年来的第19位终身会员,也是我国目前唯一一位终身会员。据侯琨介绍,除了国际奥委会收藏委员会、国际奥林匹克俱乐部等国际性奥运收藏组织,各国也都拥有自己的奥运专项收藏团队,比如中国体育集邮与收藏协会、中国收藏家协会体育纪念品收藏委员会等,都成为奥运迷们交流、互动的平台。

而随着每次奥运会的举办而举行的奥林匹克收藏博览会、奥运徽章交换活动也都成为奥运收藏迷相识、相聚的狂欢。“每次跟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奥运收藏者坐在一起畅谈时,我都会最切实地体会到奥运的真正内涵。”在侯琨看来,奥运精神绝不仅仅是“更快、更高、更强”的拼搏,更是“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和公平竞争”的相处之道,“而这一点从奥运收藏中得到了最完美地展现”。

奥运迷们不但娱乐着自己,同样也将自己珍藏起的奥运藏品通过展览、宣讲等形式与更多的人分享。刚刚在香港举办了奥运藏品个展的侯琨就是当中的佼佼者,办网站、做展览、访各国藏家,跑来跑去地当“空中飞人”??,一系列规划让他马不停蹄,他希望30岁前走遍全球。整个环球行过程中,侯琨将会参观每一个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地的奥运遗迹、拜访当地奥林匹克收藏家、现场观看所在国热门体育赛事,并将环球行的点滴收获,以微博传递给中国的每一位体育和奥林匹克爱好者。

奥运环球行也让侯琨收获了其他国内藏家无法获得的藏品,如国际奥委会颁发的最高荣誉之一—奥林匹克银质勋章、1936年奥运会运动员签名影册、献给国王的世纪乐谱—1906年夏季间歇奥运会手绘乐谱原稿、曾五次参加奥运会的国际奥委会最资深委员皮特·塔尔伯格 (Peter Tallberg )1976年当选国际奥委会委员身份证明—国际奥委会委员身份佩章、奥运会历史上最伟大的官方摄影师和制片人—巴德·格林斯潘(Bud Greenspan )1977年艾美奖奖杯等等,现在,侯琨手中的奥运藏品已有百余件,量虽不大,但件件都是奥运历史的记录者。

侯琨的奥运三“最”

在侯琨的奥运藏品之中,有三件藏品堪称“之最”,它们不仅是举世无双的珍品,更记载了三段鲜为人知的奥运历史。

上一篇:秀到博物馆的时装大片 下一篇:“任我行”新媒体艺术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