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校园、体育:北京奥运会羽毛球及艺术体操比赛馆

时间:2022-06-28 02:19:47

城市、校园、体育:北京奥运会羽毛球及艺术体操比赛馆

孙一民 江 泓 姜文艺

项目背景

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位于北京东南部的北京工业大学校区内,2008年奥运会期间这里将作为羽毛球比赛用馆,奥运会后将成为大学室内综合体育活动中心。

2004年3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通过现场答辩、资格预审,在40余个报名单位的竞争中取得了参加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2008年奥运会羽毛球比赛馆)方案国际竞赛的资格。11家国内外著名设计单位参加的国际招标随即展开,2004年6月评选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英国欧雅纳与荷兰联合体3个优秀入围方案。2004年7月至12月,经过多轮优化比较,对规模、功能及技术设计细节进行了分析与比选,其中还经历了羽毛球馆项目从取消到恢复以及用地调整的过程。2005年元月确认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为中标实施单位。经过3年的努力,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即将全面落成。

场馆定位

北京工业大学位于北京市东南部的朝阳区。校区从西北向东南逐步发展,形成了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的东西向轴线,并正在形成校园南北新轴线。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位于校园东南正在拆迁的新规划用地。在规划为教学区和运动区的校园新区中,体育馆处于学校边缘,是校园空间和城市空间的临界地带,现状杂乱,城市空间破碎而不确定。同时,由于东临东四环路,南接京沈高速公路西延线,交通便利。

从城市区位看,北工大体育馆所处的位置极其重要,四环路与京沈高速公路在这里立体交叉,该区域成为北京东南部的城市出入口,北工大体育馆的兴建也构成了北京东南部重要的城市景观节点,并为周边地区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契机。

基于其特殊的位置,决定了羽毛球馆的设计首先应积极考虑城市设计问题,它建成的意义也不应该只是一个简单的体育场馆,而应该为城市提供出明确的、有活力、有场所感的公共空间。北工大体育馆将在环境中扮演多重的角色。作为校园建筑,它将是校园建筑群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位于校园边缘区,也承担着界定校园边界的作用。在城市中它将是整个北京东南区的入口和全民健身中心,其形象应该具有一定的标志性。而作为2008年奥运会的羽毛球项目的比赛馆,又赋予了它另一层新的主题意义。

总图布局

方案竞赛阶段:方案创作的过程中,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研究不同体型建筑的各种总图的排布方式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在竞赛成果展览上几乎看到了推敲过程中被放弃的各种组合。从最后的结果来看,这种投入是必要的。结果是把体育馆的主体建筑和邻近的两幢教学楼形成一个有机的建筑群体,三者之间围合成一个广场,呼应校园的“体育轴线”,体育馆附属的训练馆和热身馆顺应地形、分列两侧,这样的总图布置既考虑到与校园的结合,又呼应城市,使建筑和周围环境很好的融为一体。首先是确定了把用地范围包括100m的城市绿化带范围作为体育公园来设计,体育公园界定了学校和城市的边界,为市民提供一个健身活动公共场所。体育馆的主体和附属建筑作为公园上的节点,和公园一起组成连续的景观,构成北京东南区的城市入口景观。

工程实施阶段:由于羽毛球馆建设决策过程中的一些变化,最终将羽毛球馆的建设用地西移,规划也进行了修改。球馆规模从万人减少到8000席,同时将热身馆与训练中心合并设计。最终的总图设计有了较大的调整。

场馆设计

1、体型推敲

与城市空间关系的协调始终是构思的源泉。只有对城市、对环境的条件做出认真的反思和精心的设计,才能创造出优秀的建筑作品。为此力求让体育场馆成为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时,赋予所设计区域积极的场所精神,使城市区域呈现出一种特殊的场所感。

根据奥运大纲要求,羽毛球馆为万人馆规模。在分析了已有研究、结合我们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考虑到视觉质量的基本要求,我们确定了以圆形平面为本的体育馆最佳的平面选择。

在北方,覆土建筑在生态上有较大的优点,它冬暖夏凉,减少建筑能耗,同时,能保持水土,改善地区的生态环境,只要解决好通风采光,就是一种理想的生态建筑形式。而且,覆土建筑有利于减小建筑的体量感,令体育建筑亲切宜人。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采用的是半覆土建筑形式,既降低体育馆庞大的体量又可节约能源,容易采光通风。

体育馆可以概括为三个大空间所形成的大体量――比赛馆、训练馆和热身馆以及相应的附属用房。我们选择最大体量的比赛馆和邻近两幢教学楼构成建筑群。训练馆和热身馆则分列两侧,附属用房采用半覆土建筑形式,降低了建筑体量,扩大了公园的活动范围,形成优美的城市景观。

2、功能配置

多功能体育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①场地选择满足最大的使用可能性。

②坐席的布局与形式具有多种组合的可能性,适应各种场合的使用。

③注重赛时和赛后的功能转换和用房的适用性。

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是高校体育、竞技体育、全民健身的一个结合点,对体育场馆的多功能设计提出了更有挑战性的要求。作为羽毛球馆,场地的确定较为简单。但考虑到作为大学体育馆以及赛后多种用途的要求,我们以确保体育场馆最大的灵活性、适应性为原则,确定了40m×70m的比赛场地,以便在赛后满足包括国际体操赛事在内的各种比赛要求。

调整用地与规模后,使热身馆能够满足单独对外开放并达到羽毛球训练基地的功能要求。

3、建筑形式

体育馆的造型设计,除了要反映体育馆本身的结构、功能形式之外还要满足各种不同的心理需求。

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多层意义的建筑,所以它的造型设计也应该相应地满足多方面的心理需求。作为城市主入口的标志性建筑,必然要求建筑形体简洁、一目了然。作为奥运会的羽毛球比赛馆,又必然要求在建筑造型上给与一定的诠释。另外,顺应总体设计的理念,建筑体量之间的关系,也制约着建筑造型的选择。我们对建筑造型的定位是简洁、流畅、舒展,富有体育建筑气息与公园完美地融合。

一直以来,体育建筑外形被要求了太多的意义,许多“俗成”的压力给体育建筑设计带来了严重干扰却又不得不面对。羽毛球馆要像羽毛球或球拍、摔跤馆要像摔跤、游泳馆要有“水”的理念,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此外,体育建筑设计弥漫着追求表皮精致与概念,完全忽略体育建筑本质,造成建造成本增加,技术复杂,最终的建设效果却无法达到渲染图的夸张表达。

北工大体育馆的造型设计中,并没有在造型上刻意模仿羽毛球,只是在建筑形式上追求一种和羽毛球运动相暗合的飘逸、空灵、轻松、洁净的效果。由于有这种定位,最后的造型设计既有羽毛球的感觉,但又不会刻意去模仿,较为含蓄。

4、结构选型

由于众多的限制条件,在确定了形状体量之后,结构选型应积极配合建筑构思。特别是考虑到造价的严格控制,本方案在投标阶段确定了采用球网壳的结构形式。由力学性能良好的球网壳结构,经过切割,产生流畅的曲线。不仅满足了建筑功能的要求,同时利用网壳结构的灵活性,创造出流畅的曲线造型。在网壳的边缘再加以曲线型的玻璃雨棚,突出结构本身的美感和韵律感。

进入初步设计阶段,业主提出了采用预应力钢结构的设想,我们结合建筑室内外空间形式的要求,在初步设计阶段提出了三种结构方案。最终完成了预应力张悬结构方案使羽毛球馆屋盖结构成为本次奥运会体育场馆中最为先进的结构形式。

羽毛球馆的设计,从构思、调整到深化、建成,经历了多方面的协调与互动。大到城市空间、校园环境,细微到活动座椅的伸缩变化,使我们经历了重要体育场馆建造的一次全过程体验。我们逐渐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也留下了许多思考:体育建筑适用、美观的原则如何确保;结构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与易建造性的辩证关系,大型体育赛会对体育场馆建设的影响等等,当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欢呼即将响起的时候,我们的求真好像才刚刚开始。

上一篇:第29届奥运会老山自行车馆 下一篇: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网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