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数学兴趣方法的探讨

时间:2022-06-28 09:22:27

培养小学生数学兴趣方法的探讨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同时它也是一位最好的老师,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主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心素。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下面就结合自己多年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探索性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教师起引导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例如:在教学“平等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教学重点,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已是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难点,我在课堂教学中做了这样的设计,我先出示长方形框架并告诉学生长方形长5分米,宽3分米,请学生说出它的面积,然后教师 住长方形框架的一组对角向外拉,长方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这时我想说:同学们能说出它的面积有没有变化吗。学生1答:它的面积不变,还是15平方米。学生2回答:它的面积变了,比15平方米小;学生3回答:图形变了,但面积不能确定。因此,教师不必急于肯定或否定这三位学生的回答,给学生留一个悬念,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底是多少?怎样求得呢?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他们一定会探索其中的缘由,教师就应该给学生创造这种情境,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这样,学生求知欲望就被有力的激发出来,这种学生效果要比教师硬讲效果好的多。

二、创设竞争性情境,引发学生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调动激发起来。”因此,我也在课堂上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把竞争的活动引入课堂,教堂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高过程,多鼓励,少批评”。为学生创造一个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的学习气氛。例如我上一年级数学课中,有一个内容是“分类”,我首先准备了各种大小图形有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并涂上不同的颜色,让学生自己用不同方法进行分类,我把本班的学生分成三个小组,让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出来到讲台前来进行比赛,老师话音刚落,全体同学都沸腾起来,马上全班同学进入了教师设置的情境之中,每个同学暗暗为自己小组队加油,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引发出来了。同学们果然就用不同方法进行分类,而且效果特别好。

三、创设游戏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听、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课堂的新知识设计在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60秒抢答游戏。每答对一题奖励一朵小红花,多得为优胜者,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熏陶,有力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四、创设故事性情境,唤起学习兴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认为在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例如,在教学三年级分数认识一节内容时,我设计了一个小动物采野果的小故事,它们是两个好朋友,一个叫花花、一个叫朵朵,一共采来了9个野果,它们争吵起来,一定要平均分,该怎样分呢?通过这个故事情节,让学生去思考、去探讨、把本课数学知识寓于故事情节中去解决本节内容。

五、创设操作性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

例如:在讲“轴对称图形”,首先把概念讲清楚,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然后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找一找哪些物体是对称的,再让学生动手操作,如让学生拿出首先备好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行和几种三角形纸片,让学生试做每个图形的对折,使圆形对折后能不能完全重合 。学生通过操作后发现有些图形能完全重合,有些图形不能完全重合。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设计,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去,让他们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知识,这样一来,不但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

上一篇:一例体校生因训练失败导致严重心理问题的案例... 下一篇: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