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性高血糖的诊治体会

时间:2022-06-28 06:43:19

应激性高血糖的诊治体会

我院自2005年7月~2010年10月收治了5例应激性高血糖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5例,男4例,女1例,年龄33~61岁,平均年龄47岁。其中4例病人为严重胸腹部外伤,其中1例为车祸伤致肝脏破裂、右侧多发肋骨骨折并血气胸、胃破裂,给予急诊行肝破裂修补、胃破裂修补、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1例为腹部刀刺伤病人肝贯通伤、胃贯通伤、胰腺挫伤,急诊行肝贯通伤、胃贯通伤修补术,2例车祸伤致脾破裂、小肠破裂、肠系膜挫伤,均行脾脏切除、小肠破裂修补术,1例女性病人为乙状结肠肿瘤穿孔并腹膜炎,给予急诊左半结肠切除,术中反复灌肠给予一期吻合,所有病人术前均无糖尿病病史,手术时间为2.5~4小时。

2 方法与结果

术后第1日复查生化结果空腹血糖均明显增高,其中肝脏破裂、右侧多发肋骨骨折并血气胸、胃破裂患者空腹血糖为13.2mmol/L,肝贯通伤、胃贯通伤、胰腺挫伤患者空腹血糖为15.1mmol/L,2例车祸伤致脾破裂、小肠破裂、肠系膜挫伤患者空腹血糖分别为11.2mmol/L、13.6mmol/L,乙状结肠肿瘤穿孔并腹膜炎患者空腹血糖为14.1mmol/L,第2日复查血糖仍高,变化不大在0.3~0.5之间,我们给予补液、电解质、100g左右葡萄糖、非蛋白热量摄入量83.6kJ/(kg.d),其中50%的热量由脂肪乳提供,葡萄糖输注速度小于4mg/(kg.min),同时给予胰岛素静脉泵入,通过监测血糖来调整胰岛素输注速度维持血糖在8.0 mmol/L左右,起始每半小时监测血糖,2小时后为每小时监测,结果5例病人均顺利康复出院,出院时血糖均在7.1 mmol/L以下,无明显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为10~14天。

3 讨论

在临床上严重创伤等应激状态下,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较为普遍,但是在外科临床中还未得到普遍重视,其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病理性高血糖、糖耐量下降,机体分解代谢增加、负氮平衡、创口不愈、感染率及死亡率增高,严重影响机体内环境稳定,其恰当处理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其发生机制非常复杂,概括起来与抗调节激素、细胞因子的大量释放及外周组织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1]。有关研究发现不管病人是否有糖尿病史,严格控制病理性高血糖能改善外科危重病人的预后[ 2]。还有些研究发现胰岛素具有抗炎作用,胰岛素可通过抑制肿瘤坏死因子、核转录因子、细胞间黏附因子、C反应蛋白来改善危重病人的预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3~4]。我们的经验是,首先积极处理原发疾病,解除病因;应激初期采用低热量营养支持;微量泵静脉应用胰岛素,同时密切监测血糖,控制血糖在8.0 mmol/L左右;有条件应同时监测血胰岛素浓度,了解内源性胰岛素分泌情况,能够很好的控制应激性高血糖,并能降低术后并发症,改善危重病人的预后。

参考文献

[1] 吴国豪.应激性高血糖及防治对策.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25(1):57

[2]Vanden Berghe G,Wouters PJ,Weekers F,et al.Intesive insulin therapy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s.N Ehgl J Med,2001,345(8):1359~1367

[3] Das UN.Is insulin an endogenous cardioprotector? Crit Care,2002,6(5):389~393

[4] Hansen TK, Thiel S,Wouters PJ,et al.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exerts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nd counteracts the adverse effect of low mannose-binding lectin levels.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3,88(3):1082-1088

作者单位:264300 山东省荣成市中医院

上一篇:黄梅县餐饮具消毒效果分析 下一篇:关于不孕碘油造影检查方法应注意的三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