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积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时间:2022-06-28 03:44:13

丰富“积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摘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关键是要不断丰富学生胸中的“积蓄”,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随着胸中“积蓄”的不断丰富,就会产生新的飞跃,学生写作水平就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中学生;作文素材;阅读;练笔

叶圣陶先生说过:“通常作文,胸中先有一腔积蓄,临到执笔,拿出来就是,是很自然的。”叶老的话说得很实际,很有见地。在教学实践中,有些学生由于平时读得少、背得少、观察得少,不注意练笔,作文时胸中的“积蓄”甚少,当然就苦于“无米之炊”了。因此,学生能否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来,关键在于学生胸中“积蓄”有多少。那么,如何使学生胸中的“积蓄”丰富起来呢?我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我们重视。

一、常抓字词,夯实基础

我国先贤有言:“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同理,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的理解能力、作文能力就低下。因此,语文老师应非常注重学生字词句段的积累、语法修辞的渗透、逻辑的培养。为了夯实学生的基础,教师可进行一些有趣的活动:如进行硬笔书法比赛、成语接龙比赛、手抄报比赛等。也可以利用黑板的一角开展“语文天地”活动:就是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利用黑板的一小块地方,按一定的顺序,每天由一人在“语文天地”中写上一句名言、警句或者俗语等,并要求学生把每天“语文天地”中的内容都抄写到专门的“好词佳句”本上。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学生的词汇量就会不断增加,语言表达也将越来越丰富,学生胸中有货,言之有词、言之有段,作文水平自然会不断提高。

二、重视阅读,提高能力

读是吸收,写是运用,不读书或少读书,写不了文章,不会读书,不善积累,就写不出好文章。在阅读中积累,一是应该重视课文,引导学生将所学课文读懂读透;二是鼓励学生多看有益的课外书。在教学实践中,常有这种现象:凡是喜欢读课外书的学生,作文水平一般都较好。为什么?因为学生看的课外书多,能够把别人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积蓄”多了,要用的时候就不会感到“囊中羞涩”了。不过老师要善于引导,一是不能在上课的时候看课外书,二是不能沉迷于武侠、言情、网络小说等,更不能看不健康的黄色书刊。

三、开阔视野,善于观察

要丰富胸中“积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就应引导学生开阔视野,把社会当作大舞台,联系生活实际,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养成善于观察和勤于观察的良好习惯,在观察中积累各种素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经常并及时布置学生留意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并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东西写下来,日积月累,随着各种素材的不断丰富,作文水平自然就会不断提高。比如七年级新生刚从小学升入中学,心中非常高兴,处处感到新鲜,心里一定有很多话要说。这时可提示学生注意观察一下周围的人和事。然后以《开学第一天》《我的新老师》《我的新同桌》等为题,让学生把自己观察到的情况写下来;又如国庆或元旦到了,每个班级都出了国庆专刊或元旦专刊,这时可发动学生到各班去看看,然后以《假如我是评委》或《这个班级的专刊最理想》等为题写一篇文章;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野外观察大自然或到工厂机关等去参观,把自己观察到的东西写下来。实践证明,学生通过经常不断的观察,也能不断丰富胸中的“积蓄”。

四、坚持练笔,丰富“积蓄”

丰富学生胸中“积蓄”,还可以鼓励学生坚持写日记,写日记也是积累习作素材、丰富学生胸中“积蓄”的重要途径。为激发学生坚持写日记和写出有质量的日记来,教师可让学生每周每人抄一篇或两篇自己认为较为得意的交给老师批阅或要求同桌之间互相批阅,也可以要求学生把他在近期日记中的得意之作念给全班同学听。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坚持写日记的热情,又能达到提高写作的质量,积少成多,以量变求质变,并让学生把自己日记中的“名篇”与其他习作一起装订成集,自己命名,使学生看到自己的写作历程,提高信心,激发写作兴趣,长期坚持,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又丰富了胸中的“积蓄”。

实践证明,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一定要引导学生丰富胸中的“积蓄”。知识的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前提。随着胸中“积蓄”的不断丰富,就会产生新的飞跃,学生写作水平就会达到一个个新的高度。由于我注意了学生的“积蓄”,并从多方面引导,多年来,我所任教班级学生的作文水平都比较突出,多次在学校作文比赛中获奖,注重学生“积蓄”,着实在教学中给了我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0.

[2]赵谦翔.绿化语文[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7.

[3]曹明海.语文陶冶性教学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03.

(作者单位 广东省兴宁市永和中学)

上一篇:浅谈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下一篇:以学生为本 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