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外国文学论文

时间:2022-06-27 10:27:32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外国文学论文

一、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立足“尊重”

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外国小说作品或是出自文学流派的宗师之手,或是选自世界级大师的精品力作,涉及范围之广,包容思想之丰,是以往教材编写中所没有的。面对不同地域色彩的文本,该如何真正走进它们,笔者认为首先应持有“尊重”原则。1“.尊重”是对不同文化的尊重。教师首先要明白这一点。从教材所选的文本来看,学生阅读所需的文化背景应该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带领学生在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去指导学生学习外国文学。比如学习海因里希•伯尔的作品时,我们应充分了解他的经历及其在德国文坛上的地位,他曾负过伤,当过俘虏,对法西斯的侵略战争深恶痛绝,他是二战后德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被称为“德国的良心”,他擅长写战争题材以及战后国人迷惘的心境。了解了,尊重了,我们才能更深入地走进伯尔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和《在桥边》。2“.尊重”是对阅读个性的尊重。学生的阅读习惯与阅读思维都是不同的,面对有一定文化差异的小说文本,他们的疑惑与体验自然也是五花八门。面对这种现象,教师应以一种海纳百川的心态来面对并进行理性分析,真正让学生的本土意识与世界意识进行碰撞与交融。比如《丹柯》中,有学生认为族人的反应是极其正常的,是可以被理解的,而丹柯的行为倒是有些令人费解。仔细想想也不无道理,然而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些学生是站在实用主义的角度去看待的,然而高尔基是站在西式悲剧美学的角度来审视的,因此故事的浪漫主义特色也就水到渠成了,作者要表达的不是故事本身的真实度,而是要向世人传递一种不屈的精神。这也是作品的伟大之处。在不同意识的碰撞与交流中,文本与读者之间展开对话,最终达到求同存异,这不是我们所期待的吗?

二、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注重“对比”

在外国文学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对比”法可以更快地促使学生寻找到阅读的突破口,走进作品的内涵。那么教师应从哪些角度去实践外国文学作品教学中的“对比”原则呢?我认为其一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移情”来把握作品中的主题、情感和人物形象。比如在评价“娜塔莎”这一形象时,可以这样设计:作为拥有相同年纪的你们,你们喜欢娜塔莎吗?说出自己的理由。这样的设计其实是在调动学生自身的实际,相仿的年纪,不同的文化心理,学生思考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对比的过程。不少学生都说不喜欢,原因是娜塔莎太过直接,不够含蓄,这是东方文化心理的典型。教师在学生的反应中顺势点拨,这种直接实际是一种率性,一种这个年纪里应有的可人之处。经过这样的对比交流,大大加深了学生对“娜塔莎”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其二,还应充分重视鉴赏形式的不同。我们学生在阅读小说作品方面是有一定基础的,传统的小说基本情节、小说三要素都是经典的鉴赏方法。然而面对外国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并非传统的鉴赏方法所能诠释的。我国的传统小说是以情节安排、人物塑造取胜,而外国小说有大段的场景与人物心理描写。这在教学中就需要学生认识到这些不同点,有的放矢地去关照外国小说作品。

三、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凸现“吸纳”

教学外国作品的目的与意义在哪?我想绝非仅仅是读懂文本!笔者认为它的意义在于二字“吸纳”。“吸纳”什么?笔者针对教学对象,简单地认为可以有三。首先,让受教者在阅读中丰盈精神世界。众多的作品凝聚了不同民族的优秀思想,学生阅读经典本身就是一个提升自我修养的过程。《致大海》可以让我们触摸到广阔的胸襟与奔腾不息的生命之气;《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可以让我们在困苦黑暗中拥有一双发现真善美的澄澈之眼;《山羊兹拉特》,可以让我们再度崇敬与珍惜那些为我们忽略已久的平等之生……相同的母题,却以不同的表现形式,纷呈的文化素养滋润着我们的心灵之田。其次,让学生在研讨中提升鉴赏能力。外国作品,从内容到思想,从语言到技巧都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鉴赏平台。如《沙之书》,这是外国小说欣赏中难度较大的文章,涉及到的知识是小说中的“虚构”。在经过一番热烈的议论之后,学生基本可以感受到“沙之书”代表的是一种无限之物,小说的“虚构”就在于创造了这本神奇的“沙之书”,它的真实性就在于写出了人类心理的真实。学生在面对有一定文化差异的、有较高难度的文本时,教师要充分调动他们的探究欲望,促使他们在思考、研习、争论的过程中提升鉴赏文本的水平。最后,在摹写中历练写作水平。读与写是并进的两条线,读透了往往也能触发写作,用心写了也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学《半张纸》,不少学生惊叹于作者的精巧构思,课后纷纷写起了属于自己的“半张纸”;学《清兵卫与葫芦》,学生也续写起了《清兵卫与绘画》,或喜或悲,诠释着自己对个性的独特看法;学《炮兽》,有学生饶有兴致地将泰坦尼克号沉船的场景化作了自己的细腻的文字;学《一个人的遭遇》《桥边的老人》,有学生发起了对战争的是非褒贬……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让学生用笔触与伟大的思想进行面与面的交流!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适当让学生顺着原文的文脉,原文的语言风格进行合理的续写,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续写中感受异国情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有开阔的世界意识来接轨文本,同时在遣词造句中也关注外来因素与本土经验的融合,在综合训练中,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

作者:汪叶 单位:浙江省桐乡第一中学

上一篇:多元文化儿童文学论文 下一篇:提升学生文学涵养的外国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