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体会

时间:2022-06-27 08:49:19

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体会

脑血管介入治疗是利用导管操作技术在计算机控制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系统)的支持下,对累及神经系统血管内的病变进行诊断和治疗[1]。而全面的脑血管造影就是明确诊断的最佳选择,它不仅提供直观的颈部和脑血管实时影像,而且可以充分显示从动脉到静脉整个循环过程的周期、形态、分布与走行等动态变化,使临床医师全面了解和判断脑卒中的可能原因、发病部位、病变程度,以便选择最佳的治疗方式[2]。我院自2010年11月份开展此项新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自2010年11月至2012年10月共对86例患者进行了脑血管造影,其中男52例,女34例。年龄22~81岁。

2 结果

术后皮下瘀血5例,经给予应用50%硫酸镁湿热敷后症状减轻。出现尿潴留2例,一例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患者自行排尿,另一例给予留置导尿,次日拔除。因绷带包扎过紧出现水泡一例,经过有效处理痊愈。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协助医师完成各种检查化验,如:心电图、胸透、血常规、生化全项、凝血四项化验以及传染病筛查等项目,并做碘过敏试验,术前根据医嘱给予镇静剂,常规术前30 min给予安定针5 mg肌肉注射。

3.1.2 由于患者及家属对脑血管造影技术认识不足,了解不够,常有焦虑、恐惧,担心手术是否会对身体造成危害,以及是否安全等心理特征。应多与患者沟通,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过程、手术方法、注意事项以及手术的必要性,结合宣传图片或利用彩色动漫形式展示给患者,或让病友现身说法等,帮助患者稳定情绪,解除心理压力。

3.1.3 术前禁食、水6~8 h,当日进行双侧腹股沟处备皮,并清洗会皮肤。指导患者进行适应性训练,如:变换,床上排尿、排便,深呼吸,屏气,咳嗽等训练,以适应术中需要,避免术后因不习惯发生尿潴留或便秘。

3.1.4 给予留置静脉套管针,避免在术中建立静脉通道不顺利。进入导管室前告知患者术前排空大、小便。

3.2 术后护理

3.2.1 一般护理

造影结束后穿刺处按压15 min,无活动性出血后给予沙袋加压包扎6 h,患肢制动24 h,如有不适,给予对症处理。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渗血情况,并注意观察肢体血运情况,观察肢体的皮肤温度、颜色和功能情况,术后常规查双侧足背动脉博动情况。术后常规给予心电监护以监测心率及血压变化。嘱患者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的排泄,减少对肾脏的损害。

3.2.2 术后常见并发症及防治 ①穿刺部位出血、疼痛:主要与重复穿刺、压迫止血不当、术中应用抗凝剂、术后肢体活动不当等有关。疼痛者术后48 h给予热敷后可以缓解,出血者针对原因给予对症处理。②因包扎过紧出现水泡造成压疮;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包扎情况,注意松紧度适宜,过紧容易压迫皮肤形成压疮,并造成下肢血液循环不良,过松则达不到预期效果。我院刚开展此项技术时,采用绷带加压包扎极易出现上述问题,现采用3 m公司生产的弹力绷带进行加压包扎避免了上述问题,且患者舒适度增加,效果良好。③腰背酸痛:是介入术后常见的不适症状,采用卧位变换练习[3]可缓解腰背酸痛。术后沙袋压迫6 h,若此时感觉腰背酸痛,可把手伸到患者身下,轻揉受压部位即可缓解。沙袋去除后患肢即可左右旋转,但不可做屈髋运动。12 h后可在床上采取自由,24 h去除绷带后可下床活动。④尿潴留:与不习惯床上排尿,长时间强迫,精神过度紧张有关。术前应讲解预防尿潴留的重要性并指导训练,鼓励多饮水。男性患者指导术侧侧卧排尿,女性患者指导床上卧位排尿。术后多于患者沟通,关心体贴患者,消除紧张情绪。发生尿潴留时给予热敷并按摩下腹部,诱导排尿,无效时采取导尿术。

3.2.3 心理护理 尽管手术已经结束,但患者还是担心手术本身可能带来的不适及严重性,以及术后肢体要求制动,生活不能自理,使患者感到自己是亲人的负担,自尊心受到伤害。个别患者精神过度紧张,感觉异常敏锐,甚至出现错觉。护理人员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缓解患者的焦虑心理,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参 考 文 献

[1] 李宝民.神经介入血管内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

[2] 李宝民.神经介入血管内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29.

[3] 元君,罗北捷,姚风,等.冠状动脉造影术前适应性训练对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护士进修杂志,2002,17(6):420.

上一篇:200例成年腭裂患者术后语音训练初步探讨 下一篇:社区健康教育和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对社区骨质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