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公务机,中国富豪怎么选?

时间:2022-06-27 05:14:12

玩转公务机,中国富豪怎么选?

说到公务机,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奢华”一词,对奢华的定义,等于“空间+时间+自由”。普通人与那些高端公务机为数不多的接触与了解,大多通过好莱坞电影里的桥段,电影“速度与激情6”片头中,由泰瑞斯・吉布森扮演的罗曼・皮尔斯用在“速5”剧情中抢劫分得的巨款买了一架里尔公务机,原本计划带几个美女去澳门赌博,但在飞行中接到主角唐米尼克・泰瑞托的电话后,急促又不失潇洒地用美国黑人特有的嬉皮腔调对飞行员说:“嗨机长,我需要你立即把飞机掉个头。”电影“钢铁侠”中也有天才发明家、亿万富翁军火商托尼・史塔克在别墅家中泡妞,让公务机等待三小时而毫无歉意的桥段。虽然都是电影演绎的情节,但艺术来源于生活,只不过这种生活属于另一个阶层。 “C鹰”8X未来将以达索航空主打产品的形象出现在世界各地。

回到现实,近期,社会对公务机使用关注度较大的一个事件则是2016年7月的南苏丹维和遇袭伤员航空转运事件,两名中国维和士兵执行任务时被弹片杀伤,中国政府征用北京999急救中心的一架达索“猎鹰”2000XL医疗专机,用时27小时,飞行21 388千米,飞经10国,成功将两位伤员转运回国。这次转运让普通老百姓看到了公务机的特点――高效、私密、功能性强。

与那次医疗转运任务的国家行为不同,富豪们使用公务机的目的多为商务出行,但相同的是,公务机创造飞行以外的附加价值远远高于普通商业航班。在中国这个仅有20多年公务机发展的市场中,从1995年的萌芽,到2008年真正开始发展,如今,中国内地公务机数量已接近300架。

起伏的中国市场

20多年的发展,高增长率的背后其实是因为基数太小。相比美国8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国公务航空还面临诸多问题,尤其是有消费能力人群对公务航空消费意识的薄弱影响着中国公务机市场的发展,加之近些年中国GDP增长速度的放缓,直接导致企业盈利水平下降,公务机市场发展也受到一定影响,新机购买需求降低,但价格合适的二手公务机交易有所增长,说明在经济形势不好的年代,企业家对公务出行的需求依然不减,只是使用能力有所降低。

《胡润百富》的《中国公务机行业特别报告2016》中数据,截止2014年底,亚太地区公务机数量744架,大中华地区共439架,中国大陆297架,这一数据在过去的两年间有所增长。从机型来看,国内客户对大型远程公务机更为青睐,仅中国大陆,航程超过9 000千米(可北京直飞欧洲)的公务机就超过80架,这样的航程对体型原本就十分小巧的公务机来说已属高端,客户希望乘坐的这些飞机可以覆盖到任何可能的地域。从品牌看,湾流(Gulfstream)在国内超远程公务机的品牌认可度最高,国际层面,湾流与庞巴迪旗鼓相当。达索公务机进入中国市场较晚,但其产品在高科技应用和内饰方面表现卓越,也赢得了广泛认可,目前仅在中国大陆注册的“猎鹰”7X达21架,这占据全球数量的7.8%,这对2005年才问世的7X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成绩。

中国消费者似乎对中小型公务机需求不大,这主要有三个原因,排在首位的就是中国人对“大”的追求,房子面积要大,汽车空间要大,买飞机自然不能小,这种追求来自长期高密度社会环境下人类对生存空间追求的进化本能;其次是中国所处地理位置,与欧美发达市场之间固有的空间距离,促使中国企业家需要超长航程飞机实现两地连通,以提高商务效率,促进企业发展;第三是自身价值、企业形象的展现,如果没有前两个因素,相同的企业规模,购买飞机仅为提升短途(4 000 千米以下航程)商务效率,那么一架里尔35,或“飞鸿”300就已足够,但这不足以彰显大亨们的企业实力。

中国公务航空消费市场的发展与波动,以及高昂的消费门槛,同时还促进了包机租赁服务的发展,这是公务机市场的重要一环,也是大部分人接触公务机的第一步。这使公务机使用人群不仅限于超级财富的创造者,任何客户都可以在一次对时间有苛刻要求的差旅中租用一架公务机,例如短时间高密度辗转多地进行的商务谈判,租用一架公务机,十几个人在欧洲各国穿梭,无论是效率还是舒适度,甚至经济性,都远比赶商业航班好很多。 达索“猎鹰”7X客舱内饰,标准载客12~16人。

机主的选择

公务机私密性的特点,使普通民众很难了解其背后的事,《胡润百富》对中国两位公务机机主与一位包机用户的采访为大众解开了其神秘蒙布的一角。使用初衷方面,两名机主的回答基本一致――方便、快捷、私密性强,以商务旅行为主,偶尔也用于度假。品牌选择方面,多是受个人朋友圈的影响,别人都在用这个品牌的飞机,相互影响之下就都买了。总体感觉安全性不错,机舱宽敞,设施高端。

不过在公务机市场配套的问题上,一位机主抱怨说,他选择的管理公司服务很不好,刚买的新飞机说机上客舱娱乐电脑是旧的,需要更换,显得很不靠谱。此外,中国机场使用费昂贵,没有专属公务机机场,民航机场没有配套公务机停机位,经常发生的流控也会打乱原有的计划。

一位包机用户则表示,“省钱”是他选择包机而非购买公务机的首要因素,前者可以省下一半的成本。以每年400飞行小时计算,包机成本在3 000万左右,而购买飞机,单是维护保养与油费、停机费等,这些加起来每年也是2 000~3 000万左右,包机可以省下飞机购置费与折旧成本。排在二、三位的理由分别是省事与更多体验。青睐品牌中,他表示湾流与达索是不错的选择,达索3台发动机安全感更强,科技感与高端的内饰令人称赞,湾流宽敞的客舱舒适感更强。 湾流G450客舱内饰,标准载客12~16人。

体验的差异,这几位受访机主并未多说。效率方面自然无需多言,此时客户更看重的可能就在于细节了。在上海公务机展上可以登机了解,湾流G400、“猎鹰”2000级别以下的公务机机舱空间较小,一些机型客舱地板到顶部最大距离不到180厘米,个头稍高的乘客在舱内难以站直身体,狭小的不仅是客舱高度,在布置真皮座椅后,机舱里几乎没有空间可以走动放松,这样的体验对“公务机”产品来说,的确会让人感到遗憾。但这样的空间是机型特性所Q定的,此类公务机航程较短,但售价也便宜了许多。

因此不难理解中国富豪们大多选择购买超远航程大型公务机的原因了――花5 000万买一架可以直飞北京-莫斯科航线的飞机,不如再加1 000万,直飞伦敦或纽约,还宽敞舒适。

大型公务机市场,目前主要有美国湾流公司G550、G650,加拿大庞巴迪公司的“环球快车”5000/6000,以及法国达索公司“猎鹰”7X和刚开始交付的最新产品“猎鹰”8X,三家公司的这6款公务机占据了超远航程大型公务机市场的绝大市场份额。根据通航资源网的统计数据,2016年,中国内地在运营的公务机机型共计47种,排在前5位的公务机机型分别是湾流G550、G450、达索“猎鹰”7X,庞巴迪CRJ-200和CL605,公务机制造商共11家,前五名分别是湾流、庞巴迪、达索、巴航工业和赛斯纳。作为大型公务机的后起之秀,达索公司自从2006年向中信公司交付了第一架“猎鹰”2000起,短短10年,就在中国大陆市场卖出超过30架飞机,增长速度令人惊讶。为进一步迎合市场需求,更大、更快、更先进的“猎鹰”8X,相信未来也将获得更多中国客户的青睐。

公务机巨头之间的博弈

公务机市场是一个具有较高资本型、技术型、风险型的行业,也是一个产业链长、研发周期长、投资规模大的行业。这样的行业在面临大环境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停滞时,容易受到较大冲击。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世界民航业高速发展的时期,波音公司推出的747宽体客机让人们体验到了与众不同的飞行乐趣,但好景不长,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让原本欣欣向荣的航空公司面临破产,存活下来的公司,则选择了缩减经济舱比例,提升头等舱空间与服务,这是因为经济危机真正影响的是中低产阶级,对原本就消费得起的富豪而言,一次飞机出行的支出对其几乎没太多影响。公务机消费也有与之相似的地方。

与公务机制造商湾流相比,达索公司更大名气的可能还是其战斗机品牌,“幻影”系列、“阵风”系列都因出色的性能闻名于世,而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法国在阿尔及利亚殖民战争期间因需要一款具备重火力、重装甲的反游击飞机,达索自行研制了MD410飞机,这款飞机成为了日后达索公务系列飞机鼻祖,战斗改客运、涡桨改涡喷,经过几番升级改进,1963年,安装2台普惠JT12涡喷发动机的“神秘”20公务机成功首飞,1965年交付客户时,飞机改名“猎鹰”,达索自此开启了在战斗机之外的另一个王牌系列。

最新型的“猎鹰”8X在7X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以至于许多业内专家都认为,这款新机将在天空中创造一波新的涟漪。但是,它如何才能撼动湾流G650在公务机领域的主导地位呢?

单从数据来看,定价5 800万美元的“猎鹰”8X航程达11 945千米,最大巡航速度0.9马赫,升限高达51 000英尺(15 545米),“猎鹰”8X拥有同系列飞机最长的13米客舱(不包括驾驶舱和行李舱),比7X多出1.09米,虽然一些人认为3局增大了迎风面积,增加飞行阻力进而导致经济性下降,但无论是总油耗,还是安全性,它都比湾流G650表现优异一些。而一架湾流G650测试机在模拟单发失效时坠毁的致命事故,再次让人们意识到多台发动机对飞行安全的重要性。

客舱布局,“猎鹰”8X与 G650难分伯仲,前者拥有超过30种可选布局方案,G650则以14.27米的客舱长度获得了更多布局选择。然而在高端奢侈品设计领域,法国人拥有比美国人更高的品位。当然客户也可以选择第三方装修内饰,只是花钱多少的问题。

G650航程12 964千米,比“猎鹰”8X远1 000千米,最多比后者多载3位客人,但有实力在这两款超远程公务机中做选择的人,他们可能不会在乎北京直飞纽约还是直飞迈阿密的航程差距,比较最大速度、高度也没什么意思,但能使人动心的不同在于G650定价6 500万美元,如果两家飞机的适航与服务跟得上,节省700万美元的价格优势肯定能使“猎鹰”8X占据先机。

再看中国,随着公务机市场经历过一次爆发式增长之后趋于平稳,富豪的选择逐渐回归理性,“奢华=空间+时间+自由”的等式上又多了一个“猎鹰”8X 的全新选项。

上一篇:伞翼机的军事潜质 下一篇:航拍机场之中国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