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营·变脸王

时间:2022-06-27 05:01:19

人称变脸王的王德营,一九九五年从师北京杂技团国家二级演员石玉花老师,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演出,身怀绝技的他大有十八般武艺的本领。川剧变脸、中国古典戏法、口技;口吞宝剑、口吞钢球、钉穿七窍、针穿玻璃、各种大小型魔术让现场的观众叹为观止。

他在多年的演出实践中,对其“变脸”艺术背后的文化有着深层的认识。他向我们介绍说:“变脸”艺术是从地方戏曲脱胎而来,被人们视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在民间相传从白蛇传的故事里演变而来,已有一千多年之久。另有一种说法“变脸”是古代人为了生存把自己脸部用不同的方式勾画出不同形态,以吓唬凶猛野兽的入侵和与其抗衡保护自己。后经川剧把“变脸”搬上舞台,用绝妙的技巧使它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

中国戏曲的情绪化妆。变脸最先用于神怪角色,明代已有。明杂剧《灌口二郎斩健蛟》中就有“变化青脸”的记载。当时的变脸是演员进入后台改扮,后来则衍变为当场变脸,成为一项表演特技,不少地方剧种都有,以川剧最为著名。

变脸有大变脸和小变脸之分。大变脸为全脸都变,有3变、5变乃至 9 变 ;小变脸则为局部变脸 。 变脸的主要手法有三:抹暴眼、吹粉、扯脸。前两种属涂面化妆,如抹暴眼是演员手指抹上预存于眉头或鬓的墨青,一抹即变;吹粉更是粗糙,即演员吹起色粉,以改变脸色;后一种则加用面具,一层一层套在脸上,松紧死活有度,变时一个个扯下来。此外,还有撕脸与贴脸,现已不多用。变脸要求动作敏捷,不露痕迹。主要用于剧中人物惊恐、绝望、愤怒等情绪的突然变化。

他热爱自己从事多年的事业,因这门艺术的独特性和王德营的出色演绎,赢得了人们对他认可,他曾参加过大大小小的国际交流活动和各种团体的邀请,这在他的艺术生涯中,留下了可贵的经验积累,也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他向我们讲述第一次舞台经历时,幸福的娓娓道来:“我第一次演出是在我们县文化馆,当时很紧张,我记得那时我是第6个节目。我很早的就换上了演出服在后台忐忑不安的等侯上场,当主持人报下一个节目武术表演,表演者王德营时我心里特别紧,尤其是看到下面那么多人,我的手心直出汗心咚咚直跳。这时,教练对我说不要紧张,像平常练习的那样每个动作都认真做就行了,我听见音乐响起便随着音乐开始做动作像弓箭一样拉伸身体,再用力出拳踢腿我努力掌握好平衡,每做一个动作都保持步伐不乱而收放自如,音乐结束时我完成了表演,台下顿时响起了热烈地掌声这次表演很成功。”是的,从那时起,他靠着对这份职业的热爱和坚强的毅力,在这个被人们看成是偏门别类绝技的舞台上,他给无数的观众带来的不仅是惊奇、精彩。 而长久以来他在人们投来的掌声与喝彩中,得到了人们对“变脸”艺术和他的尊重与喜爱。

近年部分演出经历:

2005年5月1 日

中国嘉年华首届赤峰文化节大型文艺演出

2005年6月

参加“风雨过后见彩虹印度洋海啸孤儿阳光

中国行”大型文艺晚会

2005年10月

随中国文联赴韩国首尔参加中韩文化节大型

文艺演出

2006年2月

中国嘉年华徐州站大型文艺演出

2006年10月26日

随中国爱心艺术团参加公益中国行走进革命

老区唐县大型文艺晚会

2006年10月30日

中非论坛北京峰会迎接仪式大型文艺演出

2006年12月23日

随中国爱心艺术团参加公益中国行走进济宁参

加诞辰113周年大型文艺晚会

2007年 2月18日

赴阿联酋迪拜慰问住中国大使馆领导及

阿联酋酋长的大型文艺演出

2007年10月

参加山西忻州金惠之秋大型文艺晚会

2007年10月23日

参加世界环境宣传大型文艺晚会

2007年12月29日

中国大唐集团《我们共同走过》大型文

艺晚会

2008年国际慈善论坛大型文艺晚会

2008年1月22日

北京市工商联系统文艺演出

2008年1月23日

亚泰论坛大型文艺晚会

2008年3月

参加星光大道演出

2008年8月7日

在贵宾楼为斯洛伐克国家总统和参加奥运会的

运动员演出

上一篇:谈高职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审美体验 下一篇:尼亚加拉大瀑布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