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110千伏变电站在城网中的设计应用

时间:2022-06-27 02:33:07

探讨110千伏变电站在城网中的设计应用

摘 要 :目前,我国的城市电力网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建设,供电可靠性是城网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110 kV 城区变电站设计是城网建设中较为关键的技术环节。本文根据无人值班变电站要求,对城区变电站设计作一些技术探讨。

关键词:城网;变电站;设计技术

1、简化电压等级

根据国家标准,城网的送电电压为220kV,高压配电电压110(63.35) kV , 中压配电电压为10 kV,低压配电电压为380/220 kV。选用电压等级时,要避免重复降压,力求简化,220kV,以下输配电网不超过4级电压。

通过计算,110/35/10kV,供电系统比110/10 kV供电系统建设费用和年运行费用均要高10%左右,城网建设中将逐步取消35 kV电压。

2、电网结线

城网由送电线路,高压配电线路,中压配电线路以及联络各级电压线路的变、配电站组成。

电网结线的要点如下:

(1) 各级电压电网结线应标准化;

(2) 高压配电网结线力求简化;

(3) 下一级电网应能支持上一级电网。

国家标准,电网的标称电压为送电电压220kV,高压配电电压110 (63、35) kV,中压配电电压10 kV,低压配电电压380/ 220 V。

根据采用架空线或电缆及变电站中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选择结线。变电站结线要尽量简化,采用架空线路时,以两回路为宜,采用电缆线路时可为多回路。不论采用架空线还是电缆,当线路上T接或环入3 个及以上变电站时,线路宜在两侧有电源,但正常运行时两侧电源不并列。

高压配电变电站中压出线开关停用时,应能通过中压电网转移负荷,对用户不停电;高压配电变电站之间的中压电网应有足够的联络容量,正常时开环运行,异常时能转移负荷;严格控制专用线和不带负荷的联络线,以节约走廊和提高设备利用率。

3、主变参数

3.1 主变台数和容量

变电站配置2台或以上变压器,当一台故障停运时,其负荷自动转移至正常运行的变压器,此时变压器的负荷不应超过其短时容许的过载容量,以后再通过电网操作将变压器的过载部分转移至中压电网。符合这种要求的变压器运行率可用下式计算:

T = { K ×P( N - 1) / N ×P} ×100 %

式中 T =变压器运行率;

K =变压器短时的容许过载率;

N =变压器台数;

P =单台变压器额定容量。

其中变压器短时允许的过载率应根据制造厂提供的数据,参照该变压器预计的全年实际负荷曲线,以过载而不影响变压器的寿命为原则来确定,一般可取过载率为1.3,过载时间为 2h,计算结果为:当 N = 2 时,T = 65 %;N = 3 时,T = 87 %(近似值)

长期以来市区变电站一般设置二台主变压器,随着城区负荷密度的增加,出现了3台主变设计方式。

变电站主变台数应根据供电区域负荷密度而定,市区内110 kV 供电半径宜取2 km ,供电范围为 4 km2,当负荷密度为 20 MW/ km2及以上时,3台主变设计方式是合理的,此时主变利用率为86 % ,大大减少了变电站布点(已运行的永州市110 kV凤凰园变电站3台50 MVA) 。

3.2短路阻抗值

根据《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各级电网的规划短路容量为:

110 kV 20 kA

10 kV 16 kA

变压器阻抗值的选择,与系统短路容量、变压器额定容量密切相关。据统计,目前110 kV电网短路容量距20 kA 尚有一定的距离,但随着110 kV主变容量的不断增大,10kV 短路容量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16 kA ,因此高阻抗变压器开始得到了应用。

3.3 分接头选择

主变分接头应根据电网电压水平选择,根据《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规定》,110 kV电源最高电压取110 (1 + 7 %) kV ,最低电压取110 (1 - 3 %) kV ,10 kV 母线电压合格范围为 10~10.7 kV。负荷高峰时 10 kV 母线上投入无功补偿。

为保证 10 kV 母线电压在合格范围内,应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变压器分接范围宜选择 110 ±8 ×1.25 %/ 10.5 kV,根据经验基本能满足调压要求,具体选择则应该根据当地电网结构通过调相调压计算确定。

3.4 变压器结线

10kV 环网供电后,相位应保持一致,因此变压器结线应保持一致。目前110/ 10 kV变压器大部分采用 Y/ 结线,有载调压开关装在高压侧。

4、变电站主接线

4.1 110 kV 主接线

长期以来,110kV变电站高压侧大多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随着电网结构的改善,终端变电所主接线有逐渐简化的趋势,普遍采用桥型接线。

相比其他主接线,桥型接线简单,投资节约,运行操作方便,适合于无人值班,在10kV 网络较为完善,主变容量能满足需求时应尽量采用。

110 kV进线侧可装设单相电压互感器,线路隔离开关的带电闭锁采用其余两相“高压带电显示闭锁装置”。

当变电所距电源侧较近,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可不设断路器,主变故障时直接跳出原侧开关。

随着变电所三台主变的出现,110 kV 主接线出现了扩大桥模式。扩大桥接线的好处是每一变电所只需两回进线,适用于输电线路比较紧张的情况,(尤其适用于市区110 kV变电站),因此三台主变应尽量采用扩大桥接线。

4.210 kV 主接线

每台主变带 8~12 回出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当采用手车柜(中置柜)时,一般不设旁路母线。但手车柜(中置柜)对于加工工艺要求较高,应注意选用质量较好的设备。

5、平面布置、 防火、 环保

城区变电站总平面必须坚持节约用地、减少建筑面积的原则,布置应紧凑合理,由于SF6全封闭组合电器安装在屋外需设置加热和防雨装置,检修时还必须运入检修间或采取临时措施;而装于屋内则安装、检修、运行不受环境条件影响,故当规划部门没有特别要求时,宜采用半户内(主变在户外)布置。

这种型式变电站的设备布置紧凑、占地小,外形整齐美观,但是,这种布局使得综合自动化设备与一次主设备距离较近,其受到电磁环境干扰的问题就显现出来,主要表现有:

(1)综合自动化设备不明原因的误报警、误显示;

(2)计算机监视控制屏幕显示内容持续抖动、模糊、失真,使得操作人员无法确定操作对象。

为此,对变电站进行了电磁环境的屏蔽,主变压器室采用墙面覆盖金属丝网的屏蔽设计,把金属丝网覆盖在有效屏蔽面积上,能显著地提高屏敝效能,其特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

实施效果非常明显。从直观观察,计算机监控屏幕内容发生抖动现象消失,屏幕内容整齐,没有紊乱现象,屏幕内容平移现象大幅度减少,效果良好。

一层10 kV配电装置采用手车(中置)柜单列布置、主控制室尽量远离电容器补偿装置。二层110 kV配电装置采用GIS(SF6全封闭组合电器) 。

6、保护监控

无人值班变电站设计目前基本采用综合自动化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综合自动化设备性能日趋稳定,价格也逐渐下调。

采用综合自动化,就应该采用分布式结构(10 kV保护装置安装在开关柜上),以充分发挥其功能,减少二次电缆,降低造价,但分布式保护装置应尽量避免选用对外电磁干扰大的设备。其次,在地面层设置好的屏蔽层,以减少对外界的电磁干扰影响。除此之外,还可采用一些屏蔽电缆以免受电磁场的干扰。

作为无人值班变电站,站内不宜设置固定的计算机监视设备(后台机),但应设置能与现场维护调试用便携式计算机相适应的硬、软件接口。

7、交流所用电和直流系统

7.1交流所用电

变电站宜设置二台站用变压器,容量为80~100kVA。当变电站设置三台主变时分别接入1#、3#主变低压侧母线,设置二台主变时则分别接入其低压侧母线。站用电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TN系统,额定电压380/220V,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7.2直流系统

直流电源宜采用一组220 kV蓄电池,容量应满足全站事故停电2h的放电容量,一般为100Ah,单母线接线。蓄电池组宜采用性能可靠、维护量少的蓄电池,如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等。直流系统应具有自动调节功能,充电装置实现智能化实时管理,井应设置一套微机直流接地监测装置。

8、消防、通风

城区变电站多处繁华地区,消防要求特别高,在设备选型时应尽量考虑采用无油化设备,使得全站无易燃、易爆物,从根本上解决了消防难题,提高了防火的安全性。

主变压器是全站最大的热源,一般尽量采用自冷方式。

在设计中可考虑采用由地面绿化带自然进风,流经各设备用房,然后由排风机通过风管将室内的热空气抽至室外。主控室和高压室均设置空调。

9 、重视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在注重外界对变电站污染的同时,更要重视变电站自身排污处理。

绿化:在变电站区内,通过合理地布置各建构筑物,在有限的土地内尽可能地增加绿化面积,提高绿化系数,使变电站做到四季绿色常在,从而保护环境、美化环境。

10 、结论

10.1 城市变电站主接线应力求简化,宜优先采用桥式或扩大桥接线。

10.2 城市变电站宜设置二台主变,当负荷密度为 20MW/ km2及以上时可设置三台主变。

10.3 为保证 10kV 母线电压在合格范围内,应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

10.4 变电站优先采用户内布置。

10.5 注意环境友好与资源节约

上一篇: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 下一篇:谐波对电能计量准确度的影响及其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