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饮食过端午

时间:2022-06-27 02:04:34

科学饮食过端午

1.烹美味

《澄海县志》记载:端午节民间视为“圣日”……家家户户要吃栀、谷,小孩要吃使君子。时至今日,端午清晨,大街小巷,呼卖栀、凉粉、谷之声不绝于耳,成为潮汕民俗风情一景,更是潮汕端午时令富有科学道理的保健食疗方法,至今仍为百姓所推崇。

食栀助消化:古代的栀粿用料,是用中药材栀子(潮俗称为黄栀)与草药铺姜煅制炭黑按比例药量加清水浸渍,用纱布过滤出浸渍药液。含有黄色栀子甙、鞣质及碱性溶液,有清热解毒凉散助消化之功效。与用糯米碾磨成的粉浆充分搅拌后盛装入“粿”,放于蒸笼蒸熟,便成为粽黄色晶莹鲜亮的栀粿,用纱线牵拉切成小片蘸白砂糖食用,味道独特,具有清热毒、助消化、疗疾保健增食欲的功效。

煮大蒜炒苋菜:大蒜是一种中药,味辛甘,能杀毒灭菌,熟食能清肠胃毒素,疏通血脉。端午节早晨,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煮食新蒜头,以疏通血脉,消毒灭菌。大蒜炒苋菜是许多家庭在端午节喜欢食用的一道蔬菜。大蒜素有“天然抗菌素”之誉,在食物中杀菌解毒作用十分显著。苋菜性味甘凉,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痢之功,适宜于暑天赤白下痢、里急后重者食用。大蒜与苋菜同炒,优势互补,是防治痢疾等夏季肠道疾病不可多得的良药佳蔬。

谷煎猪肝:谷精草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谷精草带花茎的花序是一味中药材。中医常用于风热目疾,肿痛羞明,翳膜遮睛等症。谷精草(青草药)对绿脓杆菌有抗菌作用。端午夏至,时疫易染,眼疾尤多,潮人用谷精草(花茎)与猪肝及猪腿煎水服,有去瘀滞、除目翳、开目窍、清肝明目之功效。

戏吃鸡鸭鹅蛋:煮粽子的锅里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据说吃五月端午粽锅里的煮鸡蛋主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儿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吃咸鸭蛋为端午节又一食俗。咸鸭蛋咸而微寒,能滋阴、清肺,可治膈热、咳嗽、喉痛、齿痛、泄利等病症。咸鸭蛋不仅具有医疗作用,且能有效补充人体在夏天盐分的缺失和营养物质的消耗,因而也是一味夏季食补与佐餐佳品。另外,全国各地还流行滚吃鸡鸭鹅蛋。端午早晨,东北一带是由长者将煮熟的鸡鸭鹅蛋放在儿童的肚皮上滚动,然后剥皮让儿童吃下。据说这样做可免去儿童的肚子疼,实则为节日的一种嬉儿游戏。其它地区均以煮食为主。据说原为投入河水中饲喂鱼虾而拯救屈原,以免其尸骨被鱼虾所害,后演化为煮食纪念。

使君子炒鸡蛋:《本草纲目》记载,使君子既能杀虫,又益脾胃。中医历来认为使君子治疗小儿疳积疗效甚佳,故称它为“疳积子”。它含有使君子酸钾、琥珀酸等,对肠中寄生蛔虫有麻痹作用,故对小儿疳积而致脾胃消化功能差的疗效奇特。使君子滋味甘美,可单独炒熟后剥去外壳嚼食果仁,也可将果仁捣碎拌入鸡蛋清一起炒熟让小孩吃。用药量每岁为1粒,服食后蛔虫在肠道麻痹会随大便而排出,无副作用,堪称是小儿驱虫良药。但一般服食量不超过5~8粒,用量为3~10克。

艾蒿蒸馍馍:不少地方过端午节时还用米粉或面粉发酵与艾蒿一起蒸馍馍。艾中含有多种挥发油,具有芳香气味,可驱虫杀菌,对多种细菌及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所以古代在端午除病驱瘟,无论食还是用,艾均必不可少。台湾民间还习惯采艾叶捣烂和米浆做“龟粄”食用。

三七炖螃蟹:三七又称田七,有活血祛瘀、去瘀生新、舒通经络之功效。用量为6~10克,研成粉末与螃蟹(水蟹)一只(清刷干净),水两碗炖存八分,药汤与蟹肉同食,有助于清热散血,舒筋活血。凡跌打损伤,瘀滞肿痛者皆可服食。

五色糖粥:用红、黑、绿豆和赤小豆加上米熬煮,有消暑清热、补气血、散寒湿的功效,不失为应节佳品。

另外,北方忌端午节打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据说是为了避井毒。市井小贩也于端午节兜售樱桃、桑椹。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和桑椹,可全年不误食苍蝇。各户食铺出售“五毒饼”,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

2.巧饮茶

端午节里,气候比较容易让人烦躁不安,易动肝火,吃传统粽子的同时不妨再来一杯花草茶。花草茶,取之于植物的根、茎、叶、花或皮,多为自然风干所得,这与现代人崇尚自然、崇尚健康的理念相契合。因此,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喜爱,也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花草茶都适合自己,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花草茶就要了解各种花草茶的功效。

:具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的作用,是对人体有益无害的花,还具有减肥的功效;与枸杞同用有养阴清热、益肾明目的作用。

玫瑰花:可改善内分泌失调,进而促进肌肤光滑而有弹性。另外,玫瑰花也可预防便秘,减缓痛经或月经不调等问题。

洋甘菊:气味清香,具有镇静作用,能帮助睡眠,稳定情绪,还能润泽肌肤,可为头发的滋养剂。

薄荷叶:具有镇静、助消化的作用,还能缓解偏头痛。胃部不适或喉咙不舒服,是提神、振精神、激发活力的良品。

薰衣草:可以净化心绪,解除紧张焦虑,舒解压力,松弛神经,帮助入眠;也可治疗初期感冒咳嗽,安定消化系统,是治疗偏头痛的理想花草茶。

迷迭香:治疗头疼的最好花草茶,不仅能增强记忆力,还对痛经有很好的疗效。

金盏花:对消化系统的溃疡及淋巴结炎有极佳的效果,并保护消化系统,增强肝脏功能,还可缓解痛经,建议女性不妨多饮。

午时茶:台湾民间盛行的一种端午节泡饮午时茶的保健节俗。午时茶是一种具有浓郁乡土风味的保健药茶,因习惯在端午日正午泡饮,故名。台湾同胞还习惯泡饮另一种独特的午时茶(也叫柚茶),这种用大颗粒柚子制成的午时茶,柚子切开四分之一盖压挤入茶叶约125克,然后用线缝合,让其自然风干。待到来年端午节,取柚中茶叶冲泡。适用于胃病、消化不良、慢性咳嗽、痰多气喘等症。

3.慎食人群

心血管病患者。粽子的品种

繁多,其中肉粽子和猪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属油腻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易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高血压患者,可以选择潮州粽或南部粽等调味较少的蒸粽,因为北部粽与裹蒸粽的馅料经过腌渍调味,对于需要限制钠量的高血压患者就较不适合;高血脂患者,对于上述所提油脂含量较高的潮州粽,不管甜咸,一定要特别注意,而南部粽的花生与花生粉也是属于高油脂类,最好也不要食用。吃粽子时,最好少淋上佐味的沾酱,如蕃茄酱、甜辣酱等,因为这些都是含纳量高的调味料,对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者不利。

老人和儿童。粽子多用糯米做成,黏性大,老人和儿童如过量食用,极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产生的胃酸过多、腹泻、腹胀、腹痛等症状。

胃肠病患者。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粽子的糯米,性温滞气,含植物纤维又多又长,吃多了会加重胃肠的负担,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人若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使病情加重。

糖尿病患者。粽子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现昏迷、中毒,抢救不及时还有生命危险。糖尿病患者平常已被告知要少致糖食物,所以甜粽并不适合食用,而素粽虽然热量较小,但是糖尿病人应注意不要沾糖吃,必要时可以用代糖取代;除糖分外,也要小心主食份量,若是以一餐一碗饭的人而言,一个台湾粽的主食份量就相当于一碗饭,加上配料的肉类,其实就已经相当于一餐所需的份量;若是食用裹蒸粽,更要拿捏好份量。

其他。慢性病患者不必完全不吃粽子,只要浅尝即止就可以,而一般人一次最好不要吃超过二颗粽子的量。痛风患者如果发现裹蒸粽内包有鱿鱼、干贝、鲍鱼等食材或台湾粽包有香菇时,千万要特别小心,以免痛风上身。

4.食用宜忌

忌过期。许多人因经不住粽子美味的诱惑,在端午节前就开始买来食用。因此,在节后一小段时间内对粽子都提不起太高的兴趣。而中国传统习俗中,为了显示节日的丰盛,往往要准备大量的超过食用量的粽子贮存起来。这些粽子虽然是在冰箱里存放,但由于食用不及时,仍会有细菌滋生。尤其是一些从冷冻室里拿出来后吃不完又被反复加热的粽子里面导致胃肠道疾病的细菌会越来越多。还有一些老人喜欢吃剥开皮后拉黏丝的粽子,认为制作这种粽子的糯米比较好,其实当粽皮与粽囊之间有黏丝出现的时候,证明粽子已经开始变质了,最好不要再食用。

忌过量。在各种粽子中,以豆沙及一些蛋黄、糖类为馅料的最容易发生腐化变质。节中贮存的粽子一时吃不完,但扔了又很可惜。一些家庭就把它当作主食或替代米饭来顿顿食用。制作粽子的糯米性味甘平,少量食用具有健脾生津益气的作用。但是糯米的质地黏滞,长期大量的摄入会延长排空时间,增加胃肠道的负担,引起消化吸收障碍,产生恶心、打嗝、腹胀、腹泻等症状。并且每天以高热量、高糖分的粽子作为主食会使身体迅速肥胖,或者引发诸如糖尿病、高血脂等其他疾病。以一个普通的咸肉粽为例,含米量约1~1.5碗饭,热量为400~500卡路里。因此专家建议,女性吃粽子一天最好不要超过3个,男性最好不要超过5个。由于粽子是糯米制品不易消化,端午节前后,千万不要餐餐吃粽子,或只吃粽子忘了其他种类食物的摄取,如青菜和水果等,易消化不良、肠胃不适,纤维质不够,肠胃蠕动不易造成便秘。配一碗清淡的汤,如冬瓜、竹笋、丝瓜汤等,最后再来一份水果,增加纤维质的摄取,达到营养均衡。

忌过时。制作粽子的馅料和糯米在胃肠道完全消化需要很长的时间。如果在交感神经不兴奋、胃肠蠕动较缓慢的时间内食用,更会增加对胃黏膜的刺激,使胃酸大量分泌,引起慢性胃炎、胃溃疡。早上起床后和晚上临睡前,胃肠蠕动都较白天慢得多。因此,把剩粽子当早餐或夜宵来吃都是不可取的。尤其是从冰箱里拿出来未经加热的剩粽子,更不能在这个时候吃。每年医院里都会接诊到因在不适当的时间吃糯米食物发生窒息的危重病例,这种情况在老年人和儿童中比较多见。

宜喝茶。喝热红茶解腻。粽子因为多油,多吃容易腻,而且糯米又是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因此,粽子吃多了会容易让人感觉到腻、食滞。热的红茶有去油腻的作用,吃粽子的同时喝点热红茶可以起到很好的解腻消滞作用。同时,吃粽子的时候不要喝冷饮,喝冷的东西容易让糯米凝固,更不易消化,让人感觉到滞胀。

莞香茶助消化。除了一般的红茶,一种东莞土生土长的茶叶也利于人们在吃粽子时品尝,可以起到助消化去暑的作用。这种莞香茶叶更像一种中药,是大岭山上一种野生的小灌木,一米多高,叶子摘下来后晒干,再加工就成了茶叶,有解暑、清热解毒、消食、降血脂、降火等作用,在吃粽子的时候配上它,有助于消化。茶叶放进水里泡开后,有着淡淡的黄色,拿近来闻,有一种带点酸及甜的山楂味道,并有一种提神的感觉,喝进口里,淡淡的,刚好冲淡粽子的味道。在盛夏的时候可起到解暑助消化的作用。

食粽消化茶。陈皮二钱,麦芽二钱,佛手柑三钱,山楂三钱,乌梅一钱,甘草一钱半,这样一帖的药量,可以煮约一升的开水,当养生茶饮用。 【编辑:修远】

上一篇:同样30℃,春夏不相同 下一篇:中药零食热销,吃对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