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听力教学改革的思考

时间:2022-06-27 12:17:49

大学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听力教学改革的思考

【摘 要】 听力教学是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本文结合乐山师范学院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大一学生)听力教学的现状,阐述在该阶段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该阶段听力教学的建议,旨在提高英语听力教学质量,为高年级听力教学以及其他专业能力的培养奠定更为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英语专业 基础阶段 听力教学 教学改革

一、引言

听力是英语教学中五项基本技能之一。在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中,听处于基础性的位置。任何语言的学习都是紧密与语音相连的,而语音的习得往往是从“听”开始的。 作为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听力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仅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基础技能,也是语言交流的必备途径。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把听力明确划入基础性的专业技能,并按照年级划分对各阶段应达到的听力水平做出了要求。但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听力存在着普遍较低水平的情况,在各级各类英语等级考试中听力部分失分所占比重较大。本文拟以乐山师范学院为例进行个案研究,对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在本文中指大一阶段)听力教学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改革建议。

二、我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学生听力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现状

乐山师范学院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一所省属普通师范本科院校。学校招收的学生中,四川省生源所占比重最大,来自外省的学生较少。就笔者所教的班级来说,省内学生比例为95%,省外学生比例仅为5%。由于近年来四川省高考英语学科没有进行听力项目的测试,大部分省内的学生没有经过较为系统的听力训练,缺乏基本的语音知识和听力技巧,听力整体水平较低;但来自外国语学校的学生比来自普通高中的学生听力水平高。少数来自省外的学生,尤其是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的学生,由于曾受过较为系统的听力训练且具有较好的语音能力,听力水平较高。这种差异影响着整个班级的听力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大一新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斗志。

(二)教学现状

笔者任教的一年级四个本科班在听力教学上班级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语音知识欠缺致使听力辨音困难。不少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或未系统学习过语音知识(如弱读式与强读式的区分),极大地增加了在听音过程中分辨英美人士原音的困难。与此同时,由于学生自身的不标准发音,因此在听到标准发音时不能及时产生反应。

第二,词汇量匮乏是造成听力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笔者任教的年级采用新的听力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每课出现的单词量较大且单词较难,对新生产生了一定难度。与此同时,新闻听力中出现的大量的专有名词和专业术语也给他们的听力理解增加了一定难度。

第三,薄弱的笔记能力尤其是速记能力是导致一些学生在听力过程中无法区分材料的逻辑层次的重要原因。他们在中学接触的材料较为简单,当面对层次相对复杂、篇幅较多的材料时,会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

第四,大部分学生没有个人电脑,无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资源自行练习听力,也不能充分及时补充大量的背景知识,这也影响了听力效果。

三、改进方法及对策

(一)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和信心

新生大都处于青年早期,记忆好,兴趣广泛,处在一个长知识的时期,在知识的海洋面前一切对他们都是新鲜的,一切都想涉猎,都想了解,但尚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方向。他们考大学时填报的志愿,有的是出于兴趣,有的是出于赶时髦,有的是被调剂录取,有的则是家长意愿,至于他们是不是真正爱上自己的专业,能否充分发挥他们的专长,还不清楚。(谢安邦, 188)在听力教学前,教师有必要向学生介绍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听力课程的安排以及听力与其他专业课的联系,同时,教师应重视语言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并逐步激发他们的专业意识和专业兴趣。

(二)重视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积累

笔者所指的专业基础知识是:语音知识和词汇知识。听力教学是一种必须结合这两种专业基础知识的实践教学,它们贯穿于整个听力教学之中,缺一不可。

扎实的语音知识是精确听力的基础。虽然英语专业一年级一般都会开设专门的语音课,但听力教师仍有必要在每堂听力教学前向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语音知识。语音知识的传授应与听力教学融为一体,即在语音学习中练习听力,在听力练习中检验语音。学生应了解和训练的语音知识主要是强度式和弱读式的区分、连读、缩略、英式和美式的区分等。例如[]音会出现在许多单词的弱读式中,在听音之前就可让学生反复练习进行口头发音练习。

词汇不仅是听力信号接收的单位,也是听力输出的重要形式。大一学生在词汇掌握上具有贫乏、不稳定、不系统等特点。教师既要督促他们大量识记词汇,也要在听力教学前对相关词汇进行讲解,应向学生传递系统的、联想的、网络状的词汇学习观,提醒他们在识记相关词汇的本身还要注意派生词、同近义词、反义词、词根、词缀等。在听力检查时,亦可用paraphrase的方法来检验学生的词汇量。此外,教师还应让学生广泛搜集新闻听力的专用词汇并与普通词汇对比。例如,在新闻英语中accord相当于普通英语中的give,新闻英语中的bar(v)相当于普通英语中的prevent……这些词汇的总结对难度较大的新闻听力大有裨益。

以上所述的两种知识在听力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听力教学必须结合其他专业知识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三)文化背景的扩展

文化与语言是密切相连的,听力理解上的困难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背景的缺乏所致。在听力教学的同时,教师应向学生传授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并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向学生讲解涉及国内外政治、经济、军事、商业、文学、艺术、科技、宗教等方面的知识。

(四)笔记能力的培养

听力是实践课程,听是一种语言技能。能力不同于知识,能力的高低与知识的多少不是简单地成正比例的。在英语专业基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的基础上,学生还需要培养起一种重要的能力,即笔记能力。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口译教学的复述方法收到了一定效果。每堂课可安排十分钟做笔记训练:由教师口述一个长句或一段话,要求学生笔记后复述,可先用汉语练习,再用英语练习。当然在此之前,教师应向学生介绍一些通用的笔记符号或缩写符号并鼓励学生自己创设一些符号。英语专业的听力测验多为播放一遍,对学生的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要求极高,学生必须通过不断提高自己的笔记能力来延续信息的巩固和存储。

四、结语

听力是英语专业教学中一门重要的课程,也是英语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作为刚刚进入英语专业的大一学生,必须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勤奋练习才能不断提高听力能力,取得好的听力效果。

【参考文献】

[1]Arnold Jane, edit. 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J].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施心远主编. 听力教程1[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1.

[3]王哲. 关于大学英语专业听力教学改革的思考[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4(1):101-102.

[4]伍新春主编. 高等教育心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5]谢安邦主编. 高等教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6]钟红. 英语专业学生听力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以毕节学院学生听力教学个案为例[J].毕节学院学报, 2010(11):97-100.

上一篇:大学英语视听说“三环节”教学模式探讨 下一篇:飞向天空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