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治法治自汗等

时间:2022-06-27 10:57:00

外治法治自汗等

外治法治自汗

夏季来临,多汗之人愈加苦恼。中医里所说的自汗,是指在白天安静状态下,或没有其他外界因素影响下不时汗出,动则更甚。中医认为自汗多为气虚,汗孔开合失职、统摄无权所致,而汗多最易伤津耗气。这里介绍广西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卫生学校葛志彰主治医师利用的中医外治法,该法能使有收敛作用的药物直接被神阙穴吸收,以温养元气、固摄止汗。

处方:五倍子、枯矾各等分。

用法:上药为末 ,以米醋调匀为丸如花生米大,填脐中(神阙穴),用胶布固定。每晚睡前填入,晨起去之。另换再如上法进行,连用2~5天。

注意:如有过敏反应立即停用。

治痄腮小验方

痄腮,现代医学称“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经呼吸道感染导致,是儿童常见的流行性传染病,春季多见但全年均可发病。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腮腺化脓性肿大,伴发热,还可能并发脑膜炎、心肌炎、胰腺炎、喉炎、炎等。这里介绍辽宁中医药大学杨元德教授提供的几个外敷验方,不妨一试。

1.仙人掌贴敷法:取鲜仙人掌适量,刮去毛刺,切成小块,用白布包好,捶成茸状,贴敷腮腺肿胀处,用消毒纱布包扎。早晚更换,一般敷2~3天后即可消肿。

2.陈醋大蒜泥贴敷法:将适量陈醋及大蒜放在容器内,将大蒜捣成泥状后敷于患处。每次现捣现敷,一日敷2~4次,直至肿处消退。

注意:若患儿出现高热或疑似有并发症,应及早去医院治疗。

中药验方治疗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的典型症状为:咽部有异物感,作痒微痛,干燥灼热等;常有黏稠分泌物附于咽后壁不易清除,夜间尤甚,“吭吭”作声意欲清除而后快。可引起刺激性咳嗽,甚或恶心、呕吐。中医学认为“咽喉诸病皆属于火”,但有虚实之分,慢性咽炎多为虚火,为气阴亏虚所致虚火上炎。气阴亏虚致“宿主易感”,故病程长,致咽喉、扁桃体反复细菌、病毒感染,且不易根治。辽宁省辽渔医院刘丽华等医师用清热解毒、滋阴生津中药治疗本病,疗效显著。

处方:金银花、玄参、麦门冬、天门冬、乌梅、山豆根、沙参各5克,莲子心3克。

用法:上方加水1000毫升,文火煎煮20分钟,凉后代茶饮用。药煎不限次数,至无药味弃之。5 天为1个疗程,一般用1~3个疗程。

提醒:饮时先将汤液含在咽部片刻,徐徐咽下,尽量让药液停留于咽喉部的时间长些。治疗期间避免饮酒、抽烟及进食刺激食物。

上一篇:点眼药水可以治疗近视吗等 下一篇:热量限制法,让我重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