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语课堂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时间:2022-06-27 08:40:55

关于法语课堂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论文关键词:法语课堂 教师角色 交际教学法

论文摘要:在传统的法语教学中,老师扮演着知识的传播者与课堂的控制者的角色。在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7的能力,法语教学采用交际教学法,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所以法语老师在课堂中扮演的角色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文章通过课堂观察的方法,试图从教学环境、教材的选择和课堂活动三个方面分析法语课堂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实践证明,教师角色的转变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沟通和交际能力的提高。

中国尊师重教的传统赋予教师支配和控制教与学的权力,这种绝对的权威使教师处于教学的中心地位:课堂是教师的舞台.教材是他的剧本,老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在当前中国的法语教学界,大多数老师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法.他们扮演着知识的传播者和课堂的控制者的角色.在学生面前是绝对的权威。在笔者所在的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法语教学以交际教学法为指导.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所以法语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的角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试从教学环境、教材的选择和课堂活动三个方面分析法语课堂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1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环境包括教室、课桌的安排,老师在教学的不同阶段所站的位置,学生和老师之间的相对距离等等。这些因素看似和教学内容没有直接关联,却能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

心理学相关研究表明,教室的巧妙布局是高效的教学活动的前提.师生之间的空间距离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心理距离。我们学院的法语课程采用小班教学模式.每班16人左右,法语课一般在小教室进行,这就缩短了师生之间的空间距离。课桌的安排也经过精心思考:通常情况下,课桌围成半圆形,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再站在他的三尺讲台旁,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他可以走到每位同学身边,及时了解他们的课堂反应。这种课桌的安排方式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问的心理距离,缓解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情绪,而且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动。按照传统的课桌摆放方式,前后排的学生交流起来不大方便,而当学生围坐成一圈时,他们之间不仅可以用语言交流,而且可以配合眼神和手势等身体语言的使用,这样沟通效率更高。在角色扮演环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后到半圆中央进行表演,老师则站在一旁观察或指导.这样学生成为了舞台的中心,课堂教学的进行不再依靠老师一人自导自演,老师成了导演,他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扮演好各自的角色.这样.课堂及教学的中心地位由老师向学生转移。

2教材的选择

目前,在中国,大多数学校的法语课都选用中国传统法语教材,这类教材的编写体现了传统的教学法风格:即所谓“语法——翻译”教学法。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中国传统法语教材着重培养学生读与写的能力,学生对法语语法的掌握比较扎实,表达时更加注重句子的准确性,犯错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但是传统教材的课文语言与真实生活脱节,缺少培养学生听说能力尤其是交际能力的活动和练习,所以“在自主学习能力,表达和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学生都缺乏锻炼”(张宁,2006:39)。中国老师在使用这类教材时一般得心应手,因为教学的全部内容都在老师的掌控之中.事先可做充分的准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扮演着知识的传播者和权威者的角色。

在我们这所中法合作办学的学院,法语教学更多地借鉴了法国的教学模式.在教材方面。我们选用法国原版对外法语教材Taxi!这套教材的编写以交际教学法为理论指导.其中每个环节都十分注重对学生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这套教材有两大特点:首先,教材所选的大部分材料都是真实的,语言生动鲜活,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就把学生放到真实的交流情境中,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真正的交际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触和了解法国的社会和文化。其次。每一课都以“发现”板块为引子.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对教材提供的真实材料进行观察,借助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判断猜测每课谈论的主题,并再此基础上对比中法两国文化差异。这一板块旨在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和进行跨文化思考的能力。所以,这套教材不仅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使用它的老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法语老师不仅需要掌握大量的法语词汇.具备较高的法语水平,而且必须熟悉中法两国社会和文化的方方面面,最好有在法国生活的经历。在这种情况下,老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思辩能力.这对老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因为教材设计的很多问题都是开放式的,不像中国传统教材的练习都是封闭式的.有标准答案.所以老师不再是知识的绝对权威。学生有权利发表自己的观点(事实上我们也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提出和老师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见解。这样,老师的角色就从知识的传播者和权威转变为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的人。

3课堂活动

我们在上文已经提到,传统的法语教学采用“语法一翻译”模式,法语教学以老师的讲解和分析为主,学生开口说话的机会不多,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也较少。即使学生有机会操练.也大都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做一些机械性的重复训练,缺少真正培养学生沟通和表达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活动。

因为我们的法语教学以交际教学法为指导.所以法语课堂活动的设计也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每一课的开始,老师不会直接解释生词,分析新的语法点,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对生词和新的语法现象进行观察。并根据具体情景猜测生词的含义和语法规则的构成。在此基础上,老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以纠正或补充。这样,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能体会到主动参与的乐趣。

在接触了新的单词和语法点后.为了达到巩固记忆的目的,老师会让学生做少量的机械练习,但学生真正学会使用新的知识还是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完成的。每一课都有相应的角色扮演环节,而且都是围绕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任务展开,比如:日常生活对话、调查、采访等等。这些活动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这类活动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助,在准备阶段,老师扮演起咨询员和朋友的角色,及时为遇到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鼓励他们表达自己。当学生准备完毕,先后到教室中间表演时.老师就站在一边倾听,一般不会打断学生。在所有学生都完成任务后.老师集中纠正共同的错误。表面上看,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减弱了,但事实上,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他要同时扮演组织者、协调者、咨询员、主持人的角色.要时刻关注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是否顺畅.判断每个教学活动的设计是否有效。

以交际教学法为指导的法语教学把学生放在了教学的中心位置.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课堂上不怕犯错,敢于开口,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此外,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得到加强,这有利于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种教学模式要求老师转变观念,不以知识权威的身份自居。并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在课堂上扮演好组织者、协调者、咨询员和导演等多重角色。

注:

1.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法国中央理工大学集团合作创办。学院采用法国通用工程师培养模式,旨在培养熟练掌握法语和英语.熟悉法国文化的高水平国际化通用工程师。学生在第一年要接受强化法语教学,法语每周14学时,第二、第三学年每周6学时,第四年起每周2-4学时。

2.交际教学法是20世纪7O年代初在欧共体国家内首先由英国学者提出并形成的,其代表人物是维尔金斯。交际教学法把语言看作交际的工具,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要根据学习者的需要挑选和决定外语的学习内容。它还强调教材的真实性。教学材料都是取自现实生活或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真实材料.教学活动的组织也都围绕着真实生活提出的实际任务来进行。课堂交际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由他们担任主要角色,教师的责任是选择、组织和促进课堂交际活动的开展。

上一篇:关于高职外语教师在交际法课堂活动中的角色调... 下一篇:关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