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诚勿扰》看冯小刚喜剧的语言特色

时间:2022-06-27 07:26:19

从《非诚勿扰》看冯小刚喜剧的语言特色

[摘要] 本文通过对《非诚勿扰》的人物语言的分析,认为这些语言借助隐喻、调侃等表现手法,引发观众的联想,从而产生特定的幽默效果,具有鲜明的冯小刚喜剧的语言特色。

[关键词] 非诚勿扰;幽默;隐喻;联想

2008年岁末上映的《非诚勿扰》是冯小刚导演继转型之作《夜宴》《集结号》后高调回归喜剧风格的一部贺岁片,影片通过展现由葛优饰演的“海归剩男”秦奋的征婚历程,剖视了现代都市人的婚恋观,在给期盼已久的观众带来愉悦的同时,也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和以往的冯氏喜剧相比,该片在情节设计、人物语言等方面既有继承借鉴又有发展创新。但其幽默搞笑的冯氏风格却是一以贯之的。这部影片穿插了不少类似于小品的单元,因此其中活色生香的人物语言也就颇有可圈可点之处。这些语言借助隐喻、调侃等表现手法,引发观众的联想,从而产生特定的幽默效果,具有鲜明的冯氏特色。本文从中撷取了几个场景,做一些初步的分析,以此管窥冯小刚喜剧的语言特色。

场景1

“21世纪什么最贵?和谐!”

在影片开始出现的这句旁白很容易就使人联想起《天下无贼》中黎叔的那句经典台词“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而后在银幕上出现的分歧终端机的广告词“一切皆可解决”也明显是李宁品牌广告词“一切皆有可能”的翻版,从中可以看到影片《大腕》中对诸多广告词进行幽默改造的影子。这些针对性很强的模仿并不会让人觉得冯导江郎才尽,只能靠甩旧包袱赚噱头,而是在不断翻陈出新,使观众将以往的观影记录串联起来,心领神会,开心一笑。

场景2

天使投资人范先生:“你看看我们是说英文呢?还是说中文呢?”

秦奋:“您定。您说哪个顺口说哪个。我都行。”

范先生:“那还是说母语吧。Nice to meet you.”

秦奋:“说母语。”

范先生:“哎呀!你看看我,这个,经常不说母语已经不习惯了啊。见到你非常高兴。”

范先生在和秦奋谈判购买由秦奋发明的分歧终端机的专利时,表示要说母语中文,却又脱口而出英文的搞笑情节,真有点儿“反认他乡做故乡”的味道。他的解释其实也不过是为了炫耀自己多么的与国际接轨,多么的国际化,是现实生活中某些暴发户的一种写照。这些人开口闭口不忘了甩几句洋词儿,时时惦记着自我标榜一番,结果不过是暴露了自己可笑可怜的嘴脸而已。透过幽默的情节设计。冯导对社会生活中的不良现象进行了辛辣的调侃和讽刺。

场景3

秦奋:“你呢,先走了一步,我呢,还没到那种境界呢。”

建国:“你是不是特瞧不起我啊?”

秦奋:“没有,绝对没有,我一直在检讨,为什么那么庸俗,心里那么大地儿,为什么就装不下一男的。腾出一女的去吧,你猜怎么着?填进来又是一女的。”

通过征婚广告赴约的竟是一位同性恋。而且还居然是昔日的同事,这不能不让秦奋备感尴尬。但他立马机智地做起了“自我批评”,把“境界”送给对方,将“庸俗”留给自己,以特有的冯氏自我调侃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又顾及了对方的面子,没有冷嘲热讽,却也让人们发出会心宽容的笑。

场景4

墓地推销女:“我觉得作为一个男人。要有责任心要有孝心,就算赚的钱不多,只要是父母亲需要就在所不惜。这样的男人才可靠。你诚实地告诉我,你是这样的男人吗?”

秦奋:“应该是吧。”

墓地推销女(义愤填膺地):“可是我觉得你不是,你爸的骨灰还放在那么小的一个小格子里,你妈要是也去了呢?难道还让他们两个老人家都挤到一个小格子里啊!清明节扫墓,你连个烧纸上香的地方都没得。你说你这叫孝顺吗?”

秦奋:“我给他们买一墓地不就行了嘛,不是花不起钱,我走那会儿,只有烈士才有墓地呢,老百姓都存架子上。这一点你放心,你要知道哪儿有给我选一处,只要是风景好的我马上就办。咱俩要是走一块儿去,我连你的碑都先刻好了,保证不让你在架子上存着。”

墓地推销女:“其实这也是一种投资。你只要出三万块钱,就可以买到一块皇家风水的墓地。三万块,也就是你往返美国的一张机票钱。等过几年,同样的一块墓地就可以卖到三十万,到那个对候,你再转手把它一卖就可以赚十倍。”

秦奋:“等会儿,我卖了,我妈我爸埋哪儿啊?”

墓地推销女:“你可以买两块啊,你要是买两块的话,我们公司可以给你打九五折。”

在没有完全明了对方的真实身份以前,秦奋还真以为遇到了一位“外表时尚内心保守”的征婚对象。这位女士以孝道开场,一步步引导秦奋,直到他义无反顾地表示要为父母买上一块墓地以尽孝心才话锋一转说明自己的来意:推销墓地。秦奋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进了套儿,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给我架到孝子的位置上下不来了,不买就成了大逆不道了,媳妇儿没娶成先买了块墓地。”墓地推销女的一口四川方言也为这段情节增色不少,这也让人们联想起《手机》中同样一口四川方言的费墨,同样的富于心机,同样的善于忽悠。

场景5

台湾富家女:“你不是说你不在乎是不是亲生的吗?如果我们都不讲,小孩子一出生就看到你,他应该,那不就等于是亲生的吗?”

秦奋:“孤儿我是可以认可的,父母双全就是另一回事了。宝马车头上插一奔驰的标,这恐怕不太合适吧。”

台湾富家女:“能开不就行了嘛。”

秦奋:“可要是出了故障,奔驰的零件儿配不上,宝马又不管修。”

秦奋和台湾富家女的相亲本来很有希望,可没想到富家女竟然珠胎暗结,不过是想给未出世的孩子找一个“顶空额”的父亲,于是秦奋爱意顿消,抽身而退。这一节的出彩儿之处就在于秦奋用“宝马”隐喻孩子的亲生父亲,“奔驰”隐喻名义上的父亲,用汽车故障隐喻孩子可能会患上的和血缘有关的疾病,而此时很可能出现亲父不管、继父也爱莫能助的状况,来为自己打退堂鼓。隐喻的巧妙使用既有助于化解尴尬,也令观众捧腹不已。

场景6

秦奋:“心理健康历史清白的姑娘都哪儿去了?我怎么一个都碰不上啊。”

梁笑笑:“你别拐着弯骂人啊。谁心理不健康啦,你就历史清白吗?”

秦奋:“我没说你,你不算长得顺眼的。……用顺眼这词儿就低估你啦,你得算是秀色可餐,人潮中惊鸿一瞥,嫁到皇室去都不输给戴安娜的那种。有的人是情人眼里才是西施,不过分地说,仇人眼里你都是西施。”

几次相亲的失败经历,让秦奋平添几许灰心,几分无奈。情急之下的几句表白,打击面过宽,引起了梁笑笑的不满。秦奋一句“你不算长得顺眼的”,不仅让容貌曾被秦奋打了九十分的笑笑一时错愕,观众也深感突兀如入五里云雾之中。不料,秦奋接下来的几句话却峰回路转,利用大家的惯性思维来了个幽默的信息差,大大地赞了笑笑一把。虽说有点儿犯贫,但笑笑的笑是绷不住了,观众的 也绷不住了。

场景7

股票女:“其实啊我觉得这征婚跟炒股票是一个道理,你可以同时看好几只股票,最后到底买哪只,就要看它的表现。冷静地分析了,比如说长相啊身材啊,比如说性格受教育程度,比如说经济条件家庭背景,再比如说……”

秦奋:“那……,我应该算一只业绩怎么样的股票呢?”

股票女:“从年龄上长相上看,应该属于跌破发行价的那种吧。”

秦奋:“要是没人看得上,就有摘牌儿的危险了,是吧?”

股票女:“那也不见得,没经验的人啊都喜欢追高,可追高的风险大呀,很容易就把自己套进去了,有经验的啊就会低价抄底。像你这种业绩不好的。一般人不敢碰,无人问津,所以呀安全性比较好,都已经跌成这样了,还能怎么跌呀。”

秦奋:“那像我这种低价抄进来的,你是准备长期持有呢。还是短线玩玩儿?”

股票女:“短线玩玩儿,你有那爆发力吗?只能长线拿着,有当没有了呗。”

秦奋:“那你要是拿了一阵儿,一直没有坚挺的表现呢?”

股票女:“你放心,我不会傻到只持有你这一只的,那总不能都不坚挺吧。我也太背了。”

征婚如同炒股票,时时都存在着风险,处处都要小心谨慎。股票女的“市场分析”驱使秦奋不断地做着自我评估。但在股票女眼里,秦奋如同一只跌破了发行价的股票,对女士几乎完全失去了吸引力,虽说也相应地增加了些许安全感,但又总不是那么回事儿。两个人的对话完全可以说得上是一个很精彩的冯氏段子,结合股市术语,幽默搞笑地将征婚男女的心态演绎得淋漓尽致。也反映出当下人们的婚恋观如同股市一样的现实、功利、浮躁。

场景8

秦奋:“我就图她长得好看又怎么了,我为我们老秦家改良后代有什么错儿啊,非找一难看的,啊,天天想着怎么越狱你就舒服啦。”

在邬桑打趣秦奋喜欢梁笑笑就是看上了人家的美貌时,秦奋发表了如上感言。钱钟书先生曾将婚姻比喻成围城,秦奋更将不和谐的婚姻隐喻成一座监狱,将离婚等等和越狱相提并论,或许“越狱”也会随着这部电影成为人们形容婚姻的一个不乏幽默的流行语吧。

影片《非诚勿扰》保持了冯小刚喜剧的一贯风格,幽默气氛的烘托渲染很大程度上得力于特色鲜明的人物语言。其表现手法也灵活多样,运用自如,诙谐中透着机智,调侃中蕴涵哲理,在带给人们笑声的同时也带给人们对生活的思考。

上一篇:补充型同题影视创作的成功尝试 下一篇:试论斯佳丽形象塑造的艺术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