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极限,“瘾”从何来?

时间:2022-06-27 05:25:04

极限运动并非“一无是处”

生物学中有一条重要的原则叫“趋利避害”,即个体总是倾向于接受对自己有利的事物,而会远远避开对自己有害的事物。例如,在寒冷的冬天,我们都喜欢坐在教室中比较温暖的地方,而不愿意坐在离门很近的冷地方。

按照这个原则,极限运动显得很不科学。因为从表面上看,飙车、蹦极、悬崖跳水等极限运动除了具有极高的危险性外,让人看不到其他明显的好处。想象一下,一只落单的斑马大摇大摆地跑到一只饥饿的狮子身边,踹了狮子屁股一脚后拼命逃跑的场景。没错,极限运动爱好者正是在做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

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冒险个体的生命往往处于危险中,理应在大自然的选择中被淘汰。但是,敢于冒险的个体依然层出不穷。于是,人们开始认真思考,挑战极限运动是否也有积极的一面呢?

对于极限运动来说,危险性主要在于其环境的不确定性。比如,跑酷时遇到难以跳到的距离,飙车时迎面驶来一辆快车等。在这些突况面前,挑战者没有因害怕而犹豫的时间,如果挑战者不立刻采取应对措施,就真的要被大自然淘汰了。在经历过一次次绝处逢生的极限运动之后,挑战者们在无形中锻炼了自己的应变能力。除此之外,研究者还发现极限运动的挑战者们会变得谦虚、勇敢。极限运动带来的成长,使得他们能够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突发事件。试想一下,刚才提到的那只斑马如果能在踢完狮子的屁股之后全身而退,那它以后自然能在草原上横行了。

冒险“怪”象:追求自己害怕的东西

当然,极限运动给挑战者带来的好处并非一开始便能预见的。实际上,对绝大部分的人而言,他们挑战极限运动时都会有恐惧感,紧张、犹豫、畏缩……这都是常见的心理表现。不过,也正因极限运动不易完成,才能体现出它的难度,凸显出它的价值,挑战者也才能通过完成极限运动而获得巨大的心理成就感。

除了成就感带来的喜悦之外,克服恐惧本身也会给挑战者带来极大的快乐。在挑战极限运动时,死神徘徊在自己的身边,稍不留神就会失去生命。挑战者的神经就像被拉满的弓弦,绷得紧紧的,这时的挑战者处于恐惧的“顶峰”。当挑战结束之后,挑战者重归安全状态,原本紧绷的神经顿时松弛,情绪也一下从原本的恐惧“顶峰”落回平地。这一高一低的巨大精神落差,让成功者欲罢不能。正如美国精神病学及心理学教授萨尔德所说,“人类有一种特殊的心态,那就是追求令自己害怕的东西。”

别做极限运动的“瘾君子”

现在你是不是也跃跃欲试,想加入挑战极限运动的队伍中来呢?别着急,先听我把话说完。对于部分极限运动爱好者来说,极限运动已经不是简单的追求快乐了,他们对极限运动的喜爱达到了上瘾的地步,成为名副其实的极限运动“瘾君子”。

心理学家称,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复杂的神经回路。当大脑分泌出一种叫做多巴胺的化学物质时,这个神经回路就会被激活,使我们感到十分愉快。因此,这个神经回路又被称为“奖赏回路”。不要被这个好听的名字迷惑,我们的一些上瘾行为,如赌博、酗酒和吸毒,还有我们所说的极限运动,都是这个“奖赏回路”在作怪。

当我们经历了特别刺激的事情之后,大脑就会分泌出大量的多巴胺,让我们体会到非凡的快乐。随着我们越来越多地体会到冒险带来的甜头,大脑便开始沉迷于由此带来的快乐,自然便会不断寻求新的刺激来激活“奖赏回路”,这样的结果就是对极限运动上瘾,并且越来越深。

在一次冒险中我们也许还能全身而退,但极限运动的危险性并不会因为挑战者尝试次数的增加而减少。由于人们天生存在着盲目乐观和侥幸的心理,总认为危险并不会落在自己头上。这就像炒股一样,股民看着一路上扬的股价,总觉得手里的股票还能再涨涨,可一夜之间股市回落,本应到手的财产便烟消云散。极限运动中的挑战者也是如此,2004年,美国犹他州曾有5位滑雪爱好者无视警示标牌,翻越栏杆到无保护设施的区域滑雪,结果均不幸遇难。

财产损失了,还有机会赚回来;生命没有了,就真的无法挽回。因此,极限运动虽然刺激,可不能上瘾哦!

上一篇:借他国之力 筑法律之城 下一篇:谢念 大数据点亮“多彩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