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教学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06-26 11:54:47

多模态教学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中职英语教学存在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厌学等问题。从多模态理论出发,分析了在中职英语教学中进行多模态教学的可行性,重点探讨了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如何运用多模态来调整学生情绪、进行课堂教学和师生互动等。

关键词:多模态;中职;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4-0311-02

引言

传统的中职英语教学,以下几个问题比较突出:一是未能充分发挥教学的认知功能,经验型教学现象严重; 二是授课内容局限于教材,拓展教学缺位现象比较严重;三是教学形式比较单一,视听媒体仅是播放工具,“填鸭”似的灌输一直较为“流行”。课堂枯燥而乏味,学生因此产生厌学心理,焦虑情绪不降反增。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利用多模态文本来刺激学生感官得到广泛推广,课堂变得立体化、生动化,学生学习热情开始高涨。本文拟在多模态理论研究基础上,探讨如何运用多模态进行中职英语教学。

一、多模态、多模态话语

模态是一种互动方式。是指人类通过感官(视觉、听觉等)跟外部环境(如人、机器、、物件、动物等)之间的互动方式。具体可分为单模态、双模态和多模态。(顾曰国,2007)Van Leeuwen(2005)认为多模态就是多种符号模式,如图像,音乐等在言语交际中的综合使用。在我国,像胡壮麟、张德禄等少数一些学者教授也作过该方面的研究。

多模态话语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张德禄,王 璐,2010)。多模态话语分析(multi- 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西方,其理论基础是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而多模态教学,简单说,就是指不同交际符号,如口语、肢体语言、图像等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协调来构建整体意义的操作过程。

而多模态教学,简单说,就是指不同交际符号,如口语、肢体语言、图像等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协调来构建整体意义的操作过程。

二、多模态教学的可行性

1.教学条件。直接影响教学模态的选用。首先,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教学用具是进行多模态教学必备条件。如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像设备等等。这样教师才可以选择以多种模态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其次,丰富的教学资源也使多模态教学成为可能。教学课件、教学背景资料、教学录像、教案设计等等。此外还有网络资源,教师能更方便、快捷地使用多模态教学。最后,教学环境也是重要条件之一。教室的大小、布局、教室里桌椅的摆放也会影响教学活动的模态设计。比如讨论课和讲授课桌椅的摆放就应该有区别。

2.教师素质。在传统的中职英语教学当中,教师是绝对的“领衔主演”;在现代运用多模态进行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依然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对英语教师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充分利用文字、音频、视频等工具,给学生提供更多认知和感知的多模态手段;如何从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网络资源中选取适合中职学生水平的材料并加以整合后进行多模态教学;如何进行多模态课堂管理等等。这是现阶段多模态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3.学生特点。中职生英语水平较差,学习情绪不稳定,注意力容易分散,这是现状。若只是以文本呈现的方式进行教学,或是枯燥地单模态地呈现音频,很难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引起学习兴趣。要注意到他们情感丰富又善于模仿,而且形象思维能力一般高于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提倡运用多种模态教学和多模态互动,有助于改变这种现状。学生思想活跃,就能创新思路,并主动参与到英语课堂的学习上来。

三、运用多模态进行中职英语教学的几种尝试

教师应紧密联系实际,根据中职生特点和实际水平,采用多元化、生动化的教学方式为每个教学阶段选择恰到好处的模式。老师在讲台上运用ppt,声音、表情、动作等等都不再是单一的载体,而是一记记漂亮的组合拳,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中,抽象、枯燥变成了生动、活泼,而且课堂效果事半功倍。

1.运用多模态调整学生情绪。中职生因长期养成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对英语课不感兴趣、注意力难集中,很难迅速地进入上课状态。克拉申认为,学习者的情感状态是一个可以调节的过滤器。每位教师必须牢记并运用多模态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营造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达到最佳的情绪状态进而对即将进行的学习充满期待。

(1)运用听觉模态来调整学生情绪使其达到最佳激发水平。比如,在正式上课前,教师可以播放轻柔的音乐或英文歌曲来舒缓学生的情绪。在学生讨论环节,教师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放松并调节好情绪,使其更容易地进入讨论氛围也会使他们思维更活跃。课堂上对一些学生的较好的表现,也可以用简单的High Five 或Nice try!Good job!等,把鼓励、赞扬传达给学生,给他们信心,以保持积极情绪。

(2)运用视觉模态来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其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在Warming-up阶段,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情况提供与本课主题相关的颜色丰富的图片,甚至可以播放一段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兴趣并积极参与到本课的学习中来。如在教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英语(基础模块Ⅰ)》(下称模块Ⅰ)Unit 1 Nice People, Nice Places的Listening and Speaking时教师可以展示各地的美丽风景图片或是播放利用计算机软件如Movie Maker等自己制作的风景短片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和图片的引导下快速地进入学习主题。

2.运用多模态进行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牢固树立多模态教学理念,充分利用中职学生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及其善于模仿的特点,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多种资源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和场景,给学生以多感官、全方位、多元化的体验。

(1)运用视听模态营造真实语境。这是英语教学的难点,而缺乏真实的语境也是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的原因之一。正如布鲁姆所说:“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创设诱导学生主体自主参与的真实的情景,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课堂主体。比如在上模块ⅠUnit2 what do You do?的Listening and Speaking时可以播放几个英语面试的视频。如播放毕业生进入外企的面试视频等。这样比纯粹的文本模态的学习更真实,学生有很直观的模仿的对象。让他们在真实语境中学习语言,然后才能在语境中更自然放松地开口说英语。

(2)运用多模态提升学生理解文本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模态的形式帮助学生进行意义的建构。使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借助教师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多模态信息进行意义的建构,从而获得新的知识。1)创造性地使用文本模态。文本是必不可少也是使用较频繁的一种模态。教师可以使用颜色、字体的变化或文字的动画效果来帮助学生发现重点,吸引学生注意。2)可以用图片资料和声像资料等对文本的背景知识进行介绍。比如在上模块ⅠUnit10 Fun Time的Reading and Writing时可以用图片、歌曲和视频来介绍万圣节。如利用老友记第八季第六集中有关万圣节的视频片段或 “Knock Knock Trick or Treat?”等万圣节歌曲让学生在轻松幽默的语境中了解万圣节的习俗,自然地进入该话题的学习,同时增加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并助其理解课文内容。3)可以利用图示或Timeline等对文本结构加以分析,使学生对文本有个清晰的线索以便更好地理解文本,加深记忆。如在上模块ⅠUnit6 What’s for Dinner? 的Reading and Writing时教师可以把每一个步骤配上图片和文字进行讲解,使学生对制作土豆沙拉的每一个步骤及用词都清晰明了,也为其复述做好了充分的准备。4)可以利用多模态的互文性对语言点和语法等内容进行更好的分析和理解。如在上模块ⅠUnit3 Sunny Day, Rainy Days的Reading and Writing时可以呈现不同的天气预报文本和音频,如VOA英语网上的地道美语听力播客中的一段天气预报比较简单可以下载下来。也可以播放天气预报英语版的视频,这些可以提供给英语基础较好的同学做提高练习。此外,这样的设计也让其他学生充分地调动他们的听觉、视觉模态,在真实语境中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有关天气的词汇和表达,而不只是枯燥地对着文本学习。

3.运用多模态进行有效互动。“在外语 / 二语这样的语言既是授课手段又是授课内容的课堂上,课堂互动也不仅仅通过话语来完成。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如手势、眼神、头部动作、面部表情、站立的姿态和在教室内的走动等等都是意义生成资源,对课堂交际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胥国红,2010)中职学生情感丰富、情绪易受感染,因此教师要善于用好自身资源来鼓励引导学生,并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如此,学生才会积极性高涨,学习兴趣浓厚,从而吸收更多的知识。

(1)运用非言语行为模态进行互动。在课堂上教师要擅于从学生的表情、动作、姿势等来判断学生是否理解、是否感兴趣、是否在积极思考等。同时教师也用微笑、皱眉或一些手势、姿势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行为来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

(2)运用视听模态进行互动。教师在设计回答问题、讨论或表演等互动环节时,可利用ppt展示图片、插入音频或视频,使学习内容更形象、直观更易于理解。同时也鼓励了学生在轻松、愉快、有趣的氛围下进行更有效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如在上模块ⅠUnit3 Sunny Day, Rainy Days时可以利用ppt展示一些图片,然后让学生上台一边操作ppt,一边讲解英语天气预报,还可以录制属于他们自己的天气预报。这种模拟播报天气预报的表演大受学生的欢迎,学习效果相当不错。又如在上模块ⅠUnit5 Let’s Do Some shopping!时可以用ppt模拟购物场景并播放售货员或顾客的音频,让学生一起补全对话。这种形式的人机互动比起传统的让两名学生站起来进行对话的互动效果明显要好,它大大地降低了对话难度同时也激起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欲望,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四、结语

多模态教学已经成为英语教学的一种趋势。其优势明显,但缺点也不容忽视,处理不好甚至容易降低学习效果。因此要充分认识和掌握好多模态教学这把双刃剑,只有充分考虑多模态教学模式下的这些因素,才能实现多模态最有效地输入。

参考文献:

[1]顾曰国. 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7,(114).

[2]胡壮麟,董佳. 意义的多模态构建 ――对一次 ppt 演示竞赛的语篇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 2006,(3).

[3]胥国红. 教师课堂上的“言”与“行”――对一堂大学英语精读课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4]张德禄,王 璐.多模态话语模态的协同及在外语教学中的体现[J].外语学刊, 2010, (2).

[5]张德禄.多模态外语教学的设计与模态调用初探[J].中国外语, 2010, (3).

[6]van Leeuwen,T.Introducing Social Semiotics[M]. London: Routledge,2005.

上一篇:探索高职教育特色办学之路 下一篇:基于大学城空间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