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标下信息技术课教学与评价的探讨

时间:2022-06-26 11:26:06

关于新课标下信息技术课教学与评价的探讨

摘要:随着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教学中如何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本校学生特点组织教学是每个信息技术教师值得探讨的问题,树立“教学—学习—评价”有机结合的教学评价观,才能确保评价对教学和学习的“全过程”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9-0000-02

信息技术的教材及教学要求与以前比较,作了很大的改变,教学上更注重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由原来的一味讲授转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知识,教学评价也由原来的一味强调学生学习的结果转向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经过近一个学期的教学活动,对新课标下信息技术教学有一些体会,现总结如下,旨在抛砖引玉,共同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水平。

1 熟悉掌握课程标准,根据课程标准联系本校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要注重使用与学生生活、学习经验相关的、有意义的问题。如在第三章“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选择我校团委报纸“采风报”的制作,这是一份学生自办的报纸,让每个学生都来当一回编辑;“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选择校政教处“双优班”评比结果是如何获得的这个主题,通过学生自己分析本班和全级的得分情况,找出本班的优缺点。教学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通过学习解决身边的问题,让他们在学习中增添成就感,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在教学中实行“教学-学习-评价”有机结合的全程教学评价观,将对教学评价的设计和规划融合到教学设计中,使其成为教学设计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确保评价对教学和学习的“全过程”的促进作用

如第二章综合活动:设计一个旅行计划中,事先向学生公布评价标准,并使用对所有学生都公平的评价标准,在布置任务时把任务评价标准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朝老师要求的方向努力。

3 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对信息技术课保持新鲜感

目前教学多采用任务驱动模式,但是再好的教学模式,如果一成不变缺乏新意地延续下去的话,学生总有一天会感到厌倦,厌倦的情绪便会对课堂产生抗拒心理,从而影响学习效率。比如对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可采用小组讨论、小组辩论形式澄清大家的认识;第二章“获取信息的策略与技巧”可采用布置多个任务,像按小组搜索湛江八景资料,看那个小组做得又快又好;第三章“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采用案例讨论、分析,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作品布局合理给人以美感等等,还可以让学生撰写小短文,比如在旅行计划完成后要求学生按小组总结活动过程中获取信息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有时也可以向学生提问:“你认为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哪些?下次你将如何改进?”等。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只要我们教师认真去组织设计,你会发现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

4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不可否认的是高一的学生信息技能存在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环境、家庭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学生自身兴趣爱好的不同。开学初经过对我校高一新生信息技术技能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每个班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电脑知识几乎为零,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标,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对信息技术基础差的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补课,比如利用下午第四节课外活动时间开放学生机房,由老师或基础好的学生进行辅导,实践证明效果是很好的,高一的学生吸收新知识的能力比较强,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缩短和其他同学的差距,也让他们更有信心进行下面的学习。

5 在综合活动后要求小组内认真互评,并填写《小组成员分工表》

协作学习的方式使少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依赖性。一些弱势学生习惯了有同学在旁边指导,一旦要自己来完成任务就无从下手了,更有甚者干脆偷懒不做,存在有的同学吃“大锅饭”的现象。对这类学生要向小组长调查清楚原因,若因为能力差而不完成任务可进行个别辅导,若是因为懒惰可将其从小组中抽出另成立一个小组,逼着他们动手动脑。

6 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完成的任务要进行及时适当的评价

评价方式的选择,应该优先考虑的是,评价的结果是否有利于改进教学,要关注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而不是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

评价可采用以下形式:

6.1 鼓励性评价

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在教学中注重个体差异,对基础差的学生更需要大量的鼓励性评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

6.2 相互评价

学生参与评价既能使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也是教师了解学生的一种途径,对学生来说,参与评价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更好地认识事物,同时,评价也是学生需要培养的一种能力。当然,要学生参与评价,这需要很好的引导才会有效果,让学生评价自己的和同学的学习效果(作品、成果等),这方面要实现比较容易,我们可以把部分优秀学生的作品在服务器共享出来,提示学生要考虑什么要素,发现别人的优点,然后让学生参与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给出评语。在这个互相评价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学生的感受,避免把比较差的作品拿出来让同学们评价,即使是不公布姓名,也不要这样做,因为这样既伤害了学生的感情,也使课堂上互相学习的气氛遭到破坏。对于一些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我们也不要每次都拿他们做例子,因为有更多的同学参与“被评价”,对整体的学习气氛营造是有帮助的。

6.3 自我评价

既然我们让学生参与评价,就会出现一些不同的观点,甚至是对立的观点,如何让学生发现别人的优点,同时也能接受别人的批评呢?适当地让学生自我评价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7 搭建好网络环境下的学生习作评价系统是保证评价及时高效的有力保障

对学生的习作(包括作业、作品等)完成效果进行评价,以记录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并鼓励学生在压力下努力提高作业质量,所以对学生作业作品评价就成为激发学生创作热情与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部分。从现状看,学生的学比较多在习作提交后即基本终结,接着就是等待教师评分。而等到教师对全班学生作品一一批阅后,也只能等到下一次课公布成绩,无法当场记录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完善一套学生习作提交、评价及交流系统,提供学生交流式学习、作品公开评价、专家(教师)评价的平台就显得很有必要。

平台应包括作品提交、开放式评论、论坛交流、教师评价、个人作品管理等主要模块,设计教学论坛模块提供学生在学有疑惑时提问(寻求帮助),和有体验的学生共享其心得(获取认同);作品评论模块允许同学之间进行作品评价(欣赏他人、提供建议,互相提高);教师可及时将学生上传的作品进行评价公布(专家评语,提供更多的指导;对某学生的作品评价可能对其他同学也有启发)。

作为一名普通的信息技术教师,对待新课标下的教学与评价需要积极地探索其方式、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完善,更需要不断反思,自我评价,总结经验教训,才能真正落实新课标精神,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主编:苗逢春.信息技术教育评价:理念与实施.高等教育出版社(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上一篇:电能量信息采集应用 下一篇:搜索比对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