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械物资的霉腐机理及防霉措施

时间:2022-06-26 11:17:49

军械物资的霉腐机理及防霉措施

【摘 要】针对装备物资在存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霉变,分析了装备物资发生霉变的机理及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装备物资的防霉变措施。

【关键词】装备物资 霉变 防霉措施

装备物资生霉是亚热带、热带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我国的潮湿地区,比如华南、华东、沿海及岛屿、四川盆地、长江流域等生霉比较严重,保管不善,只要几天到几周时间,就会发生霉变,使装备物资受到损害,造成装备寿命缩短、强度降低,甚至报废。因此,防霉问题应当引起重视。

1 装备物资霉变的机理

装备物资的霉变是指通过霉变微生物的作用,物资发生生霉和腐烂甚至腐败等现象。要做好防霉变工作,就必须对物资霉变机理和外界环境条件对霉变的影响进行研究。

1.1 霉变微生物

物资霉变是微生物的侵袭结果,如酵母、霉菌和细菌以及少数放线菌等。危害装备物资的霉变微生物主要是霉菌。霉菌属真菌,种类多,分布广,肉眼很难发现,它经常随风飘扬,在适当的湿度、温度条件下开始发芽产生菌丝,如果有营养条件就会迅速生长和繁殖,对有机物具有较强的腐蚀能力。

1.2 霉变机理

霉变微生物菌体的主要构成物质是水,其余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少量维生素及无机盐等。霉变微生物从物资中吸取营养并排除废物,在这过程中大量繁殖,物资就遭到分解破坏。所以说物资霉变过程,实质是霉变微生物在物资上进行的物质代谢过程。

2 外界条件对装备物资霉变的影响

霉变微生物进行生长繁殖,需要从物资上摄取养料,但霉变微生物附着在装备物资上,以及有些物资能转化为微生物营养的成分,这些条件还是不够的。物资要发生霉变,同时还必须有下列几个方面的外界条件。

2.1 空气湿度

水分含量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必要条件之一,不同霉变微生物进行生长繁殖时最适宜相对湿度,略有差异。多数霉菌繁殖的最低相对湿度为80%~95%;如果相对湿度超过95%,霉菌快速繁殖;相对湿度低于70%时,多数霉菌发育困难;所以把储存物资的环境相对湿度在70%以下时,就能有效遏制霉变。

2.2 温度

除湿度条件外,霉菌的生长需要温度条件。霉菌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5℃―35℃,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才能正常发育,低温环境下生长缓慢,高温霉菌组织内部将其破坏,无法繁殖。

2.3 光线

霉菌喜欢阴暗环境,多数霉变微生物,经过几十分钟至几个小时日光直射下即能大部分死亡。而在紫外线照射下,死亡时间会缩短到几分钟。这是因为紫外线破坏菌细胞的内部结构,因此可以适当进行曝晒治霉。

2.4 空气成分

多数霉变微生物需要进行有氧呼吸,在储存过程中,如果使氧气减少,微生物有氧呼吸受到限制,甚至死亡。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增加氮气、惰性气体及二氧化碳等改变储存环境中的空气成分。

3 装备物资的防霉途径

根据物资霉变的机理及霉菌生长繁殖所需的外界条件,可以采取相应措施来抑制生霉,保证装备物资的储存安全。一般采用的防霉变途径有以下几种。

3.1 对物资入库前检查

每批物资入库之前,都要严格检查。检验是否有霉变现象,外观上包装是否潮湿、破损。如果是潮湿的物资,要风干后再入库;如果物资已经发霉,要视情进行除霉救治。

3.2 对库房湿度温度进行控制

湿度和温度是霉菌繁殖的重要环境条件,当库房内相对湿度达到57%以下,物资就可以安全储存。对湿度进行控制的方法主要有辅助吸湿、密闭隔湿和通风降湿等。微生物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下都不易生长,但是温度过高,也可能损坏物资,因此一般采取低温措施来防霉,一般将储存温度控制在20℃以下。

3.3 适时晾晒和翻倒

箱式装备在进行堆垛时,中间和底部的温湿度会偏高,如果通风不畅,霉菌就会滋生。通过翻堆倒垛,能够有效地降低其温湿度,防止霉变。对于皮革、纤维类装护具,适时翻动也能减轻或防止霉变现象。对已经受潮或发生霉变的物资,要进行晾晒,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死霉菌,防止霉变的进一步扩展。

3.4 气相防霉

腐霉变微生物进行有氧呼吸,通过控制和调节储存环境中氧的浓度,形成低氧环境,这样的环境能够抑制霉变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气相防霉变就是在密封环境下,通过充二氧化碳或充氮,降低物资周围环境中氧的浓度,从而达到防霉变的目的。

3.5 其它防霉变措施

在条件允许且能够保证安全,并对物资不产生危害的情况下,可根据需要采用其它防霉变措施,如紫外线照射防霉变、药物防霉变,以及在物资内放干燥剂等。

参考文献

[1]林学翰,徐瑞红,张林桂.《包装技术与方法》.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4.

[2]张树林,张荣.《仓储商品养护知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9.

上一篇:从设计思维看广西包装设计 下一篇:招贴设计中图形符号的视觉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