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会计课程设置

时间:2022-06-26 10:32:42

浅谈中职会计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7-0185-01

一、传统的中职会计教育的不足

(一)传统的中职财会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够科学。

职业中学是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实行分流教育的新生事物。职业中学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以其教学对象的广泛性,培养目标的直接性和专业设置的市场性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但职业中学某些课程存在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的倾向,教材建设跟不上专业发展步伐以及在教学上简单模仿高等职业教育或中专教育模式的问题,在职业中学财务会计专业的教学中这一现象尤为明显。

职业中学的财会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有必要进行调整,不然,我们有可能在办学的过程中逐步失去自己的市场定位,进而影响学生在毕业后的择业竞争能力,并最终将影响职业中学财会专业的生存能力。

(二)在现行的教材体系下,财会专业教师只教会学生理论知识,忽视了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和应用这些知识。

目前,财会专业课教学主要仍沿袭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的单向传输式教学方法,虽然间或也有一些师生双边交流,但很不到位。在以前生源质量较好的时候。学生接受能力较强,他们尽管是机械被动地接受知识,但因老师讲得“透彻”“到位”,也基本能够掌握,因而确实也收到不错的效果。可如今,生源质量今非昔比,面对这种枯燥、沉闷的“填鸭式”教学,学生会因学习能力差而学不进、或因学习积极性低而不愿学,导致跟不上教学进度,倍感学习困难,从而对会计学习产生畏惧、厌倦心理,甚至自暴自弃。教学,理应包含“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但是长期以来,相当多的教师往往只重视“教什么”、“怎么教”,却不管学生“如何学”、“如何学得好”。传统单向式教学方法最大的弊端就在于重“教”轻“学”。在中等职业学校,绝大多数感到学习困难的学生并非智力低下,而恰恰是“学不得法”,导致学习效率低,效果差。

(三)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师的实践经历缺乏,导致中职财会教学效果不佳

教学重在教学质量,要抓好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质量,除教学内容外,最重要的是会计师资队伍的建设。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的大部分会计专业教师都是每年从高校分配到学校的。这部分教师由学校到学校,缺乏对会计实务的全面了解,不熟悉社会所需的最新业务知识,缺乏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所以在授课时也只能以本为本,使得学生也只能是通过会考、通过技能考试,而毕业就业时却连一张支票都不会开。这样的教育效果是我们所不愿意见到的。

二、创新中职会计教学模式的设想

(一)改革中职会计课程设置是创新教学模式的必备条件

第一,要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会计理论是指导会计工作、制定会计制度、规范会计行为的理论依据。作为职业中学财会专业毕业的学生必须了解一定的经济理论、理解掌握会计应遵循的基本法规,懂得会计的基本原理,在会计原理方面按中职的标准,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所以,中职学校不仅要开好《基础会计》诸如此类的课程,而且还要上好这些课程。

第二,要培养学生的熟练技能。职业中学培养目标的主体是初级会计核算人员,是第一线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作为中职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不但能用手工做简单的日常账务处理,还应具备其他方面的一些技能以适应办公自动化的要求,如电脑打字、会计电算化、打算盘、点钞、能熟练地写财经日常应用文等,在技能要求方面,不但要开设课程,而且要切实安排相当比例的操作时间和考核。

第三,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岗位工作。为了让企业财会人员按要求工作,国家规定会计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所以学校在课程开设上应向考证科目靠拢,如开设考取会计资格上岗证所必须要学习的〈〈会计法规〉〉、〈〈会计电算化〉〉等课程,同时再开设一些专业课程,作为专业储备,以略高于会计持证上岗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职高生符合市场需要。

(二)树立教学创新观念是进行中职会计教学模式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所谓教学创新,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新的计划,新的大纲,新的教材和新的教学方法,结合新的教学理念,进行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这里应说明的是,对于中等专业教学创新,只有首先树立了这种创新的教学观念,教师才能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否则,以旧的、传统的观念来指导教学,就如大海中的一条船,失去了灯塔的指引,又怎能达到成功的彼岸。因此,若要在教学中实行创新,教师的头脑中必须树立创新的教学理念,它是进行教学创新的前提基础。

(三)教学内容、方法的创新是教学创新的关键

传统课堂把教科书作为唯一的教学内容,从性质上,教科书只是使教师和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材料,并不完全等同于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去完善和创新教学内容,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学生就业素质的培养。要实现学生就业素质的培养,其教学内容应在学生掌握书本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书本没有的常识和技能。以会计专业为例,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增加企业工作流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用计算机实现虚拟工商、税务、银行。再如,在电算化会计的学习过程中,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应来源于企业日常碰到的会计实务,还应额外教会学生如何填制支票、汇票、办理银行转账业务等;另外,还应让学生掌握如何申请成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如何办理工商和税务的登记、变更、年审等基本常识。这样,学生就业后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就可以马上进行实务操作,提高就业素质,增强竞争能力。

(四)教师知识的创新是改革会计教学模式创新的保证

师资的良莠,影响着会计教育的质量,加强教师的培训是当务之急,学校应定期或不定期派教师轮流到企业参加会计实践,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参加会计实践,教师可以从实践中改善和充实教学内容。用从收集过来的实践案例来启发学生思考;另一方面,还应定期或不定期派教师参加理论学习。当今世界会计学新理论、新方法层出不穷,合格的会计教师必须不断地吸收新观点,学习新知识,及时传递给学生最新的会计知识和信息,使学生能迅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不论中职会计教育改革的方式如何,其理念始终应该与会计教育的需求同步。总之,要提高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专业水平,重在改革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更新教学理念,使会计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跟上会计制度改革的步伐,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合格的初级财会专业人员。

上一篇:提高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思路 下一篇:当前应试教育的弊端以及出路之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