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要点问题

时间:2022-06-26 09:44:11

探讨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要点问题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的体制建设一直处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过由于种种的因素,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时候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主要就档案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然后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一定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档案管理;体制改革;要点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对我国各个领域产生影响的同时,也推动了档案管理体制的改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机制不断健全、个人信息走向网络化以及档案的信息化建设等都促使档案管理体制的调整。通过分析档案管理机构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指导思想,并且结合当前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探索我国档案管理体制的未来发展之路,是实现我国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研究方向。

一、档案管理体制概述

(一)档案管理的定义

档案其实就是历史记录,它指的就是特定的国家机构、社会团体组织或者是个体在进行社会活动时,所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类记录形式和各类载体的统称。档案管理就是对这些历史记录或者说是各类载体所进行的统一规范化的管理工作,档案它本身是和人类的生产以及生活密切相关的,那么档案的产生也就必然是依组织或者是个人的形式。由于个人或者组织所进行的社会活动本身是丰富多样的,相对应的档案的内容也会多种多样。

(二)档案管理体制的概念

档案管理体制是国家和政府为了规范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合理化而设立的一定的制度和体系。体制中它包括各种档案业务机构、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划分和组织形式[1]。档案管理体制本身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的体制类别,一种体制是分散式的另一种便是集中式的档案管理体制。不过这两种体制类型都具有相同的管理内容,一是统一化的档案管理体制,另一种是分级进行管理。分级管理体制又可以细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它们分别是:首先把档案工作已经载有党政内容的档案进行统一化的管理,其次对全部的档案进行分析,明确档案工作的管理机构,确保全国各处的档案管理工作都能够有特定的领导进行管理,第三就是把各个地方的档案全部都按照中央制定的档案管理条例进行分类和分级,实现对不同类别档案统一化管理。

二、档案管理体制改革难点及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管理体制改革难点

第一、档案的数量比较庞大。由于我国的国土面积幅员辽阔,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并且我国的人口和自然资源数量庞大,这些庞大信息使得我国的档案资料比较丰富,这些不同的方面都会相应的导致我国的档案信息量比较庞大。对于这些庞大的档案资料如果不能够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就会很容易造成档案信息的混乱甚至是丢失,等到需要某种档案资料的时候就会很难找到。如何对这些庞大的档案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从而实现对档案中所有具有价值的信息的利用已经成为了我国档案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难题。第二、档案的类型呈现复杂多样性。我国的档案资源比较丰富,不仅仅是数量比较庞大还存在类型复杂多样的特点,不仅仅包括各类政府机关、自然资源档案还包括个人档案、社会组织档案。再加上我国的国情比较复杂,各个党并存,相应的也造成了我国的档案类型混杂的局面。第三、不同重要程度档案存在区分不明确的现象。由于我国的档案管理体制还不够健全,对各类档案的重要性并没有明确的划分,相应的就会导致在存放档案的时候出现轻重不分。比如说在进行党政档案的管理时,很多管理人员对党政没有明确的认识,党政不分,导致两种档案混在一起,严重影响档案信息明了性。

(二)档案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第一、档案管理部门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缺乏资金投入。如今,档案管理有关部门没有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进行很好的宣传普及,致使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还没有被广大人们所熟知,对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没有正确的认识,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只是简单的对信息的收集,忽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2]。因此,他们没有对档案管理工作没有足够的认识,相应的资金投入就会非常的少。第二、档案管理机制落后,管理工作不够规范。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在我国才刚刚起步,目前很多的档案管理机构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已经很难适应现阶段对行政执法工作的需求,导致管理工作中存在严重的不规范、不合理。档案在收集以及处理的过程中还会很容易出现肆意修改、整理不规范、利用环节随意等现象。第三、管理手段过于滞后,服务低效。档案的管理工作至今还没有设计出一个专门的管理软件,更别说使用先进的手段。现在对档案的管理工作一直都是采用手工编辑、修改和检索,非常不利于档案的管理,当需要调出档案的时候,又会费时费力,不能做到高效、高质量的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服务,制约着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三、实现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工作要点

(一)对档案资源进行整合和统一管理

档案管理的统一、集中化管理是我国在进行档案管理的重要指导思想,很多实践经验都已经表明对档案进行统一化的管理对推动我国档案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进行档案管理的时候一定要秉承统一管理的思想,加强对档案的统一性,争取早日构建“大档案”。

(二)实现档案管理体制的多元化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了我国档案管理工作走向多元化,当前我国的国家档案在进行管理时采用的是集中管理的形式,一些非国有的企业或者是个人档案进行管理的时候如果硬要进行统一管理也会不符合实际需要[3]。所以为了能够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合理化,可以建立多元化的管理体制,针对不同类型的档案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

(三)实现档案管理过程的政、事分离

在档案管理体制中应该要实现政、事之间的分离,要把档案馆和负责进行档案管理监督的有关部门进行分开设立,对两者之间的权责关系进行明确区分,档案馆负责块块管理只是负责对档案的收集、保管以及应用;档案管理相关的行政部门进行条条管理,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统一调配和规划,起到对档案管理监督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得以不断发展和进步,档案管理工作一直在不断的进步,不过由于我国当前档案管理工作仍然是处在发展变革的道路上,处在摸索阶段难免出现一定的问题。国家和政府要想能够实现档案管理体制的完美改革就需要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有深入的研究,找出要点问题的所在,才能够对症下药,进而确保我国档案管理工作早日走向世界先进行列。

参考文献

[1]王萍.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要点与难点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4,21:58-59.

[2]商桂君.关于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5:152-153.

[3]李雪.探讨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14,08:173.

上一篇:强化建筑施工档案管理工作的方式分析 下一篇:关于财政税收对医院作用的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