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牛病:没完没了

时间:2022-06-26 07:24:11

疯牛病最早是1986年在英国发现的,后来发展到整个欧洲谈“牛”色变。现在,整个世界开始对疯牛病忧心忡忡。到2000年10月,法国市场上出现了有疯牛病嫌疑的牛肉,在整个欧洲引起震动。紧接其后,德国等一些从未发现过疯牛病病例的国家也相继发现病牛,由此疯牛病危机在欧洲大爆发。尽管此后各国纷纷出台各种控制疫情的措施,但危机不仅没有缓和的迹象,反而愈演愈烈。

从具体数据来看,15年来,在全欧盟已发现病牛18万头,已屠宰320万头病牛和与病牛同栏饲养的牛。仅在2000年英国就发现疯牛病1277例,法国112例,葡萄牙114例。进入2001年以后,疯牛病又在多个欧盟成员国继续蔓延。

为遏止和整治这场灾难,欧盟农业部长和财政部长频繁聚会,商讨斗“牛”良策,但讨论的结果是无计可施。

疯牛病与人类

1990年5月,英国科学家宣布,他们在猫身上发现了类似疯牛病的疾病。科学界由此开始严肃对待疯牛病是否可能传染给人的问题。1996年3月,英国政府正式承认疯牛病有可能传染给人并表现为新型克雅氏症。目前欧洲已有近90人死于克雅氏症,其中大多数在英国。病人先是表现为焦躁不安,最终精神错乱而死亡。亚洲的韩国最近传出报道,称发现了第一例可能感染疯牛病的患者。

据欧洲医学专家预测,在未来10~40年间,在英国有可能出现13万的“新克雅病”患者,加上其他欧盟成员国的患者,其深重危害不亚于15世纪肆虐欧洲的“黑死病”。所以,人称疯牛病和“新克雅病”是21世纪欧洲的“黑死病”,是令人忧心的“世纪悲剧”!

大自然的惩罚

从古到今,牛以“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而备受人们喜爱,全世界大多数民族都不同程度地喜食牛肉。牛肉以其高蛋白、低脂肪、肉鲜、味美等优点,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必备佳品。但是自从15年前在英国牛群中发现首例疯牛病病例后,一时间,憨厚可爱的牛在人们眼中变得面目狰狞起来。从英国滋生的“恐牛症”跨疆越土,从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蔓延,以致人们越来越担心吃牛肉的风险。

目前专家们普遍认为疯牛病是由于给牛喂了含有“疯牛病因子”的肉骨粉造成的。牛本来是吃草的,但如果我们强迫它们吃肉骨粉,就如同是吃下同类的肉,吞下同类的骨头,那么我们就会自食恶果。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而抛弃自然规律,最终受到惩罚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

世界各国在行动

为了遏止与整治疯牛病问题,2000年12月7日欧盟首脑在法国尼斯举行的峰会上,作出了两项决议:一是欧盟成员国在6个月内全面停止使用动物肉骨粉饲料;二是收购和销毁所有出生30个月以上、未经疯牛病检测的牛肉及制品。这两项决议给欧盟造成了20多亿欧元(约合17.2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2001年2月7日欧洲联盟再次增加了3项防止疯牛病传播的紧急措施:禁止出售一岁以上肉牛的带骨肉,禁止出售其他反刍动物(绵羊、山羊及鹿等)的带骨肉,以及凡供人畜用的反刍动物油脂必须经过高压高温加工,以求尽快恢复消费者信心。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能传染疯牛病的产品如动物饲料等,会轻易地从一个国家出口到另一国家。疯牛病的阴影正开始向全球扩散。未雨绸缪、及早采取防范措施,已成为摆在各国面前的紧迫任务。更令人担忧的是“生物入侵”有可能成为恐怖活动的手段。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贸易、旅游的迅速发展为“生物入侵”打开了方便之门。各国对于“生物入侵”不可掉以轻心。它已经给各国的食品安全、生命安全、经济安全、政治安全敲响了警钟。

我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

从1998年起,我国就在青岛成立了疯牛病研究机构。2000年又开始进行疯牛病的风险评估,目前我国还没有发现疯牛病。这与我们采取的各种有力防范措施密不可分。比如加强进出口动植物检疫,杜绝一切可能的病源传入国内;严禁从发生疯牛病的国家进牛、牛胚胎、肉骨粉、牛肉及其产品,像含牛肉的香肠、牛肉罐头、奶粉等;严格监视国内牛饲养业,包括对配合饲料及其各种配混合原料,特别是对饲料添加剂和用动物下脚料加工的饲料粉等,更要严加监视,一旦发现异常,迅速采取销毁措施。

最后,专家建议老百姓应慎选与敏感国家有关的动物性食品和药品,为自己把住最后一道关。

上一篇:勇拒公公的性骚扰 下一篇:加拿大移民老人“盼望总有一天能返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