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做好基础工作 开好通用技术课程

时间:2022-06-26 04:51:39

重视做好基础工作 开好通用技术课程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注重学生实践的课程,如何有效开好通用技术课,需从通用技术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开发、精心设计教学项目四个方面入手。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的课程,强调学生在课程中“做中学”“学中做”,以学生的亲手操作、亲历情景、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程参与和全员参与。因此,实践活动对于成功开设这门课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通用技术课堂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不仅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更是对学校硬件和软件设施的要求。

1 通用技术试验室建设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指出:“为保证课程的全面实施,学校应配备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活动必备、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标准的仪器、工具、设施、资源以及防护用具等。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应重视技术专用教室(技术试验室)和技术教育中心等技术教学基地的建设。”

打造实践环境 为顺利高效地开展通用技术实践教学,笔者所在学校装备了6个教室,包括通用技术准备室、设计室、制作室。每室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接入了互联网,以方便网络资源的学习与共享。其次,安装符合规范的操作台,并固定安装台虎钳等必要设施。第三,配置工具橱、工具台。对于一些公用的、稍大型的设备,如微型机床、曲线锯等可以摆放在工具台上;诸如手电钻、手电锯等对于平放有一定要求的设备则挂在橱柜里,方便取放。第四,完善试验室规章制度。在学校墙壁、走廊或专栏等地方,明确规范了一些设备的使用规程、安全操作流程等,全面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

装备演示仪器 对于一些“控制”“系统”等较抽象的理论内容,可以采用模型通过演示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增强学生对操作的参与性以及技术情感的培养。除了有可供教师操作、演示的仪器外,还可以让学生自己组装、分析各部分的连接方式、受力特点、工作模式等。

配置工具及相关设施 配备整套木工、金工、电工等工具,这些工具学生动手操作时常用到,其规格必须符合安全使用规范。

除此之外,为开设部分选修课程,学校应根据选修课程的需要,配置相应设备、零部件等。如笔者所在学校,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开设了简易机器人制作、汽车驾驶与保养等选修课程,相应就要配置所需设备,如机器人组装模型、汽车模拟驾驶机、激光切割机等,并根据实际需要,制订了完整的通用技术试验室建设方案,包括长远的试验室建设规划。

2 师资队伍建设

如皋市通用技术教育实验学校作为多校合并后的新开办学校,专职教师来自多个学科,大部分教师来自计算机、物理、化学、地理等学科,且以前从未从事过通用技术相关教学。为了适应通用技术课程需要,需要从教学理念、专业知识、专业操作技能等多方面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为此,学校从一开始就对教师进行了5个层次的培训,分别是校本培训、操作培训、外出培训、外聘专家上门培训以及网络培训,提升通用技术的理论信息素养、提高技能教法等专项技能。务求人人懂得通用技术的核心教学理念、务求人人了解或掌握技术领域的最新信息,务求人人会上课个个懂管理,务求每个教师都能成为通用技术教育的“行家里手”。同时,结合现职教师的个人兴趣和专业特长,在必修、选修及知识教学、实践操作等方面,通过鼓励个人自学、组织教师教研、外出考察学习培训等方式,培育教师的教研能力。

教师队伍的转变首先应该是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转变,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要不断学习,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不断完善与学科相关的技术设计、技术试验、技术制作、技术评价等原理性知识和操作性技能。同时,坚持反思,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除草机。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审视和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决策和教学结果,可以有效地纠正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上的偏差,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3 教学资源开发

通用技术课程通用性与广泛性的特性,决定了通用技术的课程资源要贴近生活,要将教学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中。教学资源的开发要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主线,在此基础上开发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

校内资源开发 校园作为学生教育的场所,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从校园建筑的结构设计到内部设施的布局与摆放,从教师日常教学仪器到学生日常学习用品,都可以作为教师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课前、课中、课后联系教材,组织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学会用技术的思维进行思考。

校外资源开发 校外资源包括家庭资源和社会资源。家庭是对学生影响最大、联系也最为密切的地方。从家庭的装修风格到家庭生活方式,从饮食到服装,都离不开“技术与设计”,以家庭信息作为教学资源最易引起学生共鸣。例如,通过对洗衣机的分析,让学生了解控制的工作过程,以电视机的更新换代讲解技术的创新性。同样社会资源也可以为通用技术实践教学所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名胜古迹、农村中的乡镇企业、农业技术推广站、高等院校和科研所等,都是可以进行开发和充分利用的通用技术课程资源。

4 精心设计项目教学

以教学案例为牵引 案例教学是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一大特色,一个好的案例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可以加强师生互动,使学生的认知更加深刻具体,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教师应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例,通过将抽象的知识还原为具体、生动、形象的生活情景,引导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进而从“个案”推知“一般”,将实践内化为理论。

以项目教学为主导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引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一个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写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一个活动项目的调查研究,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进而得到综合训练和提高。教师可以设计整合一些贯穿多个教师知识点的主体实践教学活动,让设计、分析、制作、试验、评价、优化融合到一个项目中,把一个复杂的活动分解到多个教学环节中。这样,学生对项目更熟悉,操作起来也得心应手,对知识、技能的巩固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创新探索精神,提高了学生的技术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133.

[2]李白燕,刘琼发.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实验室建设探讨[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2(8):47-49.

[3]仲涛.高中通用技术实验室的功能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5):128-129.

[4]刘兵.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有效教学的探索[J].教育研究与评论:技术教育,2011(4):28-30.

[5]南京市教研成果丛书.项目教学:高中通用技术[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

上一篇:测定锌与硫酸反应速率演示实验的新设计 下一篇:一念执著,梦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