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律失常临床治疗体会

时间:2022-06-26 04:07:20

老年人心律失常临床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回顾性观察老年人心律失常临床治疗,并得出相关体会,为防治老年人心律失常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我院2007年2月~2012年9月经查出心律失常而收治的患者736例。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对不同类型心律失常与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的关联进行细致观察,并记录在案。结果:在不同类型心律失常中,最多见的是房性心律失常,占51.6%。单纯性房性心律失常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下降。而传导阻滞及混合性心律失常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冠心病、慢性肺心病是心律失常的主要基础疾病。结论:老年心脏病变较早的预兆可能是房性心律失常,在临床防治老年人心律失常的方案中,改善心肌的供氧与供血疗效显著且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老年人 心律失常 临床治疗体会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084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084-02

老年心脏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首推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年龄呈正比例关系。对老年人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尤其是在人口结构老龄化的当代,对其诊治上的特殊性进行研究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我院2007年2月~2012年9月收治的736例检出心律失常老年患者资料,观察心律失常的类型、老年心律失常发生规律,进行病因统计分析,现作如下报道: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院2007年2月~2012年9月收治的心律失常老年患者736例,其中男492例,女244例,其中60~70岁328例,70~80岁310例,80~90岁98例。

1.2 方法:所有病例均行12导联常规心电图检查,将各类型心律失常与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与发生率的相关关系作好统计[1]。

1.3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9.0进行数据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各型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及与性别关系见表1。

表1 736例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及与性别关系

在各类型老年心律失常中,以房性心律失常为多见,占51.6%(P0.05)[2]。

2.2 各型心律失常发生类型与年龄关系见表2。

表2 368例心律失常发生类型与年龄关系

2.3 心律失常的基础疾病及发生率。见表3。

表3

3 讨论

3.1 老年人是心律失常的多发群体,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老年人心律失常呈上升趋势。本组结果表明,房性心律失常是老年心律失常发生最为多见的,与既往临床报道结果相吻合,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与性别无明显差异。老年人发病率最高的是房早,房颤的先兆是频发房早,尤其是老年人常在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发生;心衰的信号与其早期的表现之一也可能为房早,因而对于老年人房性早搏应及时采取治疗。在治疗房早时心功能不全的表现要引起注意,房早的控制的有利条件是降低左房压力。房颤是很常见的心律失常,老龄化后心脏的心房肌肉退行性及解剖变化、纤维性变,心房的炎症、缺血、扩大,心房顺应性减低,心房压力增高和容量增大为房颤发生率高的相关因素。病因组成老年组器质性心脏病比例也与其相关。房颤本身并不直接危及生命,但血液动力学恶化会因房颤时快速的心室率而引发,使症状明显,尤其是使患者发生脑血管栓塞的危险。提示心脏病变较早的信号是老年房性心律失常,应及早作常规检查,找寻发病原因,避免疾病的扩展。表2显示,单纯性房性心律失常所占比例与年龄的增长呈反比,而混合性心律失常及传导阻滞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老年人心肌褐色萎缩及淀粉样变性逐渐加重、心房肌纤维、冠状动脉硬化及房室结起搏细胞减少以及束支传导系统老化变性,心脏传导系统退行性变(纤维化)传导阻滞是老年人心律失常中较多的相关因素,传导系统的功能性改变也会引发该病,由于电解质紊乱、药物作用等会改变这种功能性。本组引发老年人心律失常的主要病因的是冠心病,其次是慢性肺心病,这两类因素占总数70%以上。因此,治疗中老年人心律失常的重要措施即是改善心肌的供血与供氧。

3.2 首先应有效地控制病因和诱因来治疗老年人心律失常,主要治疗手段仍为药物治疗。其次由于老年人心排出量为70%~80% ,容易出现心功能不全,所以应谨慎地用负性肌力抗心律失常药,防止加重心衰。老年患者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会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所产生的胃肠功能变化以及药物代谢变化复杂化[3]。尤其是多种疾病并存于老年患者,用药较且杂,因此对药物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此外,还应充分认识到药物本身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尤其是抗心律失常药物所致的心律失常。所以用控制心律失常药时要注意潜在的窦房结功能不全和传导障碍的进一步加重。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条件下,部分患者可考虑行诱发房颤的房早消融或电隔离治疗,且不禁忌对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快速性心律失常RFCA治疗,并可同时进行其他介入检查及治疗。

总而言之,由于老年患者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危害性大、不易控制,所以要注意老年心律失常的特点,采取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

[1] 段德新,李宝珠,王慧敏.1588例老年人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分析[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0,(04) 317-318

[2] 翟任群.166例老年人心律失常分析[J].海南医学,2003,(10):40-41

[3] 郭涛.心律失常的几个新概念[J].云南医药,2006,(01):73-75

上一篇: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下一篇: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比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