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融合 融合始然

时间:2022-06-26 12:08:3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我们认为,个性化自主学习是语文实践的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最能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学生们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可以按照自己的特点选择学习方法,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进度,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选择学习内容的深度。

如今的教室里,黑板变成了一个大大的“iPad”,这正是激励我们老师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实践研究的最好时机。推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更新,构筑新型的教学系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探索一条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新路子,这将是我们未来不懈追求和努力的方向。

――选自苏州市沧浪新城第二实验小学老师的文章

以上文字虽然只体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但实际上语文课文涉及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只与信息技术联姻是远远不够的。看,这是我们在上学期测验中的一道题。

读学过的课文《装满昆虫的口袋》后填空:

一天傍晚,暮色笼罩了田野,爸爸妈妈忙完农活正要回家,却发现法布尔不见了。他们不由得着急起来,在田野上边跑边呼喊儿子。 “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妈妈一看,儿子的手里拿着一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这位歌唱家指的是( )。

这道题是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答案很简单,是会唱歌的虫子。但没想到的是,在学生的答案中出现了蟋蟀、蝗虫,甚至是蟑螂。如果这是一篇我们没有阅读过的短文,我们真是无话可说。而这是北师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书上的图片也至少是一个黑乎乎的小虫子,怎么可能是蝗虫或蟑螂呢?可见学生对于虫子有多“陌生”,他们是多么需要补上这一课啊!虽然法布尔的《昆虫记》没有记载它的“歌唱家”具体是哪种昆虫,但我们有过生活常识的人都会知道,蝗虫、蟑螂哪会唱歌哦!学生分不清虫子,更分不清是哪个学科的问题,所以才会出现这样啼笑皆非的答案。

语文试卷上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也在反思我们的语文课堂,这难道是语文课出现问题了吗?不,这需要我们扩充课堂,将课文中出现的昆虫知识进行普及,将《昆虫记》中与文字相关的内容进行融合。这样的课堂是融知识性、趣味性、文学性为一体的,是一堂真真正正的大语文课了。仅仅在北师版三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中12单元27篇精读课文中就能涉及历史、自然、生物、绘画等不同学科的课文。如果我们将各学科的知识进行一些涉猎,每节语文课不仅在文学性方面变得厚重起来,在知识性上也不会只有白纸一张了。下面就是我们融合信息技术与科学设计的一堂语文课。

教材分析

语文姓“语”,小学语文课堂的根本在听说读写四种基本技能,千万不能将这样一堂科学味儿较浓的课上成科普课。《天外来客――陨石》是北师版三年级下册奇妙的石头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全文以现代诗的形式,用流畅、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陨石的一些知识,并于结尾表述了作者的愿望――想知道它的过去。以此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好奇之情,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热爱和向往。但是作为本节课需掌握的重点,陨石的知识又不可能泛泛而谈。因此,如何将知识的严谨、情感的触发与语言文字的训练巧妙结合,上出一堂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的语文融合课,便成了此课的落脚点。

以前一、二年级学习的诗歌多是琅琅上口的儿歌或是故事性强、形象鲜明的叙事诗,而《天外来客――陨石》是一篇类似于科普文学的小诗。作者向学生们讲述了许多关于陨石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并不是直接告诉读者的,它通过儿童化的语言和文学表现手法将知识融入文学之中。因此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这些知识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学情分析

(1)我校在三年级开设了iPad课,因此在技术上学生的操作有一定的基础。

(2)在上学期的家长大课堂活动中,我们特意邀请了北京市天文馆馆长朱博士为我们上了一节关于陨石的拓展课,孩子们兴趣盎然。

(3)本班学生男生多,非常活跃。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知识类、竞技类的活动。

(4)本班的小组合作学习初具规模。小组的分工明确、在不同的学科都较为出色。

我们的思考:

(1)在设计时需要帮助学生建立更加开放的学习观,注重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学习的基本技能,特别是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2)答疑解惑是本课想凸显的主要环节,本着问题从学生中来,再通过引进资料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来解决问题,以此来体会陨石的神奇。为了加深学生对石头的认识,不论从科学角度,还是语文的角度,能够打开孩子的思路,打破年段的局限,延展到课外。

(3)在形式上希望能通过过关的游戏形式,展示课堂的不同板块,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新媒体技术,老师要不断地摸索,而一拨又一拨的学生是需要训练的,尤其对于不受控制的学生,需要关注。因此我认为不能一股脑儿都给他们,需要在适时适度的基础上再加载。所以引进了加锁的设置。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读中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2)理解诗歌内容,结合陨石的特点理解“旅程、行踪、轨道”等词语的意思,感受陨石的神奇。

(3)了解有关陨石的知识,培养同学们运用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同学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媒体

在网络环境下,通过打开链接网页利用iPad或家中电脑,预习《陨石》相关的课内外内容。在这个平台上既有适合中年级学生欣赏的陨石图片、视频以及相关的文字介绍,也有课文的朗读、生字笔顺笔画的指导,还有一些延展到课外的小文等,在这个平台上最有效的互动是老师可以在第一时间看到学生质疑的问题,这样在上课时就可以更全面、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上一篇:拿什么拯救缺觉危机?凝驻时光,年轻美肌睡出来 下一篇:腾讯控股投资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