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互联网金融犯罪的打击防范对策

时间:2022-06-26 09:42:18

新形势下互联网金融犯罪的打击防范对策

互联网金融是中国金融业蓬勃发展的强心剂,对中国的金融效率、交易结构和金融架构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网络金融深刻引导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各种投资主体、流动资本加入到互联网经济大潮。由于投资不理性、监管不到位和打击处理难等客观问题存在,致使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洗钱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时有发生,严重危害着互联网金融经济的安全。

一、互联网金融定义及其表现形态

互联网金融(ITFIN)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和金融行业功能,依托搜索引擎、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数据挖掘等在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上形成的功能化金融业态及其服务体系,借助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新兴金融方式。包括基于网络平台的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服务体系、金融组织体系、金融产品体系及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等,并具有平台金融、普惠金融、信息金融等相异于传统金融模式。

当前,互联网+金融格局,主要有传统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传统金融机构主要为传统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创新以及电商化创新、APP软件等。非金融机构则主要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金融动作的电商企业、P2P模式的网络借贷平台、众筹模式的网络投资平台、挖财类的手机理财APP(理财宝类),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等。

二、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种类

从互联网金融功能和发展模式来看,主要有支付结算、网络融资、虚拟货币和信息化金融机构四大类。

(一)支付结算类

支付结算类属于独立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独立于银行和商户,作为中介为商户和消费者进行支付结算业务,借助计算机、平板、手机等PC设备,依托互联网在收付款人之间发起网络缴费、银行卡收单等资金划转业务,在金融交易过程中行使支付中介智能的金融模式。目前,其支付业务的应用范围已经从传统的网上购物、缴费逐渐扩充到医疗、教育、旅游等诸多行业,其代表为支付宝和理财通。

(二)网络融资类

1.P2P网络小额借贷模式,即个人对个人之间的网络借贷,又称点对点网络借贷,其主要形式是具备充足的资金且有理财想法的个人,通过第三方平台牵线搭桥并收取一定利息的前提下,采取信用贷款的方式将资金借贷给有资金需求的人。其代表主要有采利网、人人贷等。

2.众筹,其行业特点是通过搭建网络平台,由项目创意人创业项目和活动计划并提出资金要求,向广大的网友受众中的有兴趣者或者认可其项目的人募集所需资金,再将创意项目实施后取得的收益返还给出资人。目前在我国影响力还不强,处于萌芽阶段,典型代表追梦网,点名时间。

(三)虚拟货币类

1.电子币,主要分为游戏币和专用币,典型代表为Q币。

2.电子货币,又称网络虚置货币,典型代表是比特币,最初主要用途在于互联网金融投资,限网络商户使用,后来慢慢线下商户接受甚至明确了与实体货币之间的兑换比例,最后成为新式货币直接用于生活中。

(四)信息化金融机构

1.网上银行,主要包括传统金融机构设立的网上银行,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为用户提供业务服务,主要涉及存贷款、支付结算、转账汇款等,其典型代表是中国建设银行网上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网上银行等。

2.金融网销,主要是指基金、券商等金融或者理财产品的网上销售,典型代表是平安保险、网上车险等。

三、互联网金融常见的犯罪类型

互联网金融犯罪是指行为人通过计算机信息网络实施的以谋取一定的经济利益或避免损失为目的,侵犯不特定多数网民或投资者的财产和利益,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常见的犯罪类型有以下几种:

(一)非法集资犯罪

非法集资,是指行为人未经有权机关批准,违反法律、法,通过不正当的渠道,向社会公众或者集体募集资金的行为,机制未经批准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也指虽经批准但已被撤销,仍然继续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其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主要集中在表现为通过网上制作网站宣传、散布谣言和网下发放传单、宣传手册等多种方式宣扬数倍于银行利息的高息来骗取民众投资,且在前期多会兑现利息,待吸引更多人投资后选择“断网跑路”。典型案例为“昆明泛亚有色公司涉嫌非法集资犯罪案”和。阜阳泛亚财富管理有限公司是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的授权机构,向投资人销售“日金宝”理财产品(其实是一种以有色金属为抵押物的债权,向交易所提供资金,获取债权及利息回报),阜阳公司赚取服务费。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在未经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批准的情况下,控制资金池,指使关联公司自买自卖,制造有色金属交易火爆的假象,向社会不特定人群吸收资金,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此种犯罪在P2P网贷领域中极为常见,极易产生庞氏骗局,即个别P2P网贷平台经营者,虚假的高利贷借款标募集资金,并采用在前期借新贷还旧贷的形式,短期内募集大量资金用于自己生产经营,一旦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募集的资金根本无法归还本金和利息,更有的经营者甚至卷款潜逃。

(三)网络洗钱犯罪

网络金融平台具有重资金轻用途、资金来源审查不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P2P、众筹等模式存在匿名性、隐蔽性等特点,为不法分子注册成立空壳公司进行洗钱和转移赃款提供了便利,他们将赃款转换成虚拟货币,通过专业网站换回实际货币,达到洗钱的目的。

(四)网络传销犯罪

不法分子以“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网络理财”等种种包装来掩饰其传销目的,吸引网民注册成会员,通过收取会员“入门费”、“回报基金”等费用,以购买网站产品或者虚拟物品数量的多少作为将参与人员分级的标准,在加入会员中形成上下级的金字塔结构,对会员投资和收益实施网络化的管理,上线通过发展下线抽取提成和固定分红。属于“交会费-拉下线-收提成”的模式。

四、互联网金融犯罪的主要特点

(一)互联网金融犯罪主体的呈专业化和技术化。从我市侦破的互联网金融犯罪案件来看,从事该项领域的人需具备一定的网络技术、金融专业知识、组织协调能力、宣传公关能力等,从“E租宝”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来看,相关业务员从事宣传公关业务多年,具备一定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话语的煽动性和诱惑性较强;公司内部有专门负责金融服务的“操盘手”,负责专业技术领域内的工作;具备网络技术的人员负责网站创立。

(二)互联网金融犯罪涉及区域广、涉及人员众多。互联网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取到涉及各地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与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进行交流、进行交易,互联网创造了一个瞬间联通世界的神话。同样互联网金融犯罪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全国各地的人都能够通过互联网看到同一个信息,而这个信息如果是虚假诈骗的,而受骗者也就可能来自全国各地,一旦发案涉及人员众多。

(三)互联网金融犯罪更加隐秘,手段的多样化。从互联网金融犯罪的手法看,犯罪嫌疑人往往是通过互联网信息,利用QQ、微信等方式联系,通过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进行资金的转移,避开与被害人的直接接触,真伪上根本无法辨别,对外极具隐蔽性和迷惑性。

(四)互联网经济犯罪案件立案后难以取证侦破。由于互联网经济犯罪突破了传统的地域时间限制,网络的无界性,互联网金融犯罪手段隐蔽、专业性强,加之电子证据难固定,人员身份取证困难等诸多难点,使得许多互联网经济犯罪分子有恃无恐,给预防和取证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因此,网络犯罪取证难、侦破成本高已经成为公安机关破案的瓶颈。

五、互联网金融犯罪多发的原因

(一)操作便捷,成本低。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资金供求双方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自行完成信息甄别、匹配、定价和交易,无传统中介、无交易成本、无垄断利润。在网络进行前期准备时,只需要花几百元购买一套程序,然后再注册一个域名,在境外租用一台服务器,就可以上线开张了,所有收入均被犯罪份子装入自己腰包,一旦被调查,立刻关掉服务器,清除所有的数据,换个身份又重新再来。

(二)网络覆盖广,受众群体基数大。据官方统计,中国网民达到6.88亿,手机网民规模6.20亿,成为我国网民第一大上网终端。犯罪份子只需要在网络一条简单的信息或群发诈骗短信,即可“守株待兔”。去年5月份,公安机关在暨南大学模拟伪基站技术向周围人群群发了内容为“同学你好!经随机抽取号码,你的手机中奖了!赶紧戳下面的链接,凭兑换码到建阳篮球场摊位领取神秘大奖”的“中奖”短信,并附上短信链接。不到两分钟,就有人受骗,短短一个多小时,已经有五六十名同学拿着“兑奖短信”前来咨询,而有半数同学已经点开了短信链接。

(三)易钻法律空子,逃避法律制裁。“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立法永远滞后于社会现实的事实,导致许多网络犯罪行为通过立法上的空白最终逃避法律的制裁,从而再次作案,并将犯罪手段变形升级。

六、互联网金融犯罪打防对策及建议

由于互联网金融犯罪具有高科技性、高智能性等特点,所以对互网络金融犯罪侦查观念较传统侦查观念应有所转变,必须适应时代新形势,以科技、智能等手段作为支撑点,全力打击预防此类犯罪,净化互联网络空间。

(一)情报导侦,提高对互联网金融犯罪的精确研判能力。围绕互联网金融犯罪发展的新动向,从公开和秘密两个信息层面加强情报信息的收集、分析和研判工作,着力揭示犯罪的特点、手法、规律和趋势,掌握应对互联网金融犯罪精确研判的主动权。

(二)集成作战,增强对互联网金融犯罪的精确打击能力。当前,网安、刑侦、经侦、情报、国保等要以研判会商为核心,以集成作战为手段,以精确打击为目标,通过定期开展座谈会、联席会、开展联合执法行动等多种形式加强交流与合作,形成多警种、多部门联合参战的集成作战打击平台,无论是立案协查、调查取证,还是协助执行,形成整体打击、整w作战的新型模式。

(三)强化宣传,提升对互联网金融犯罪的群防群治意识。采取传统手段与现代宣传手段相结合的方式,盘活公众传媒资源,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微信、微博等途径加强金融法律政策的宣传,普及国家储蓄、信贷以及信用卡保存、使用等常识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鉴别能力;告诫民众慎重对待高息借贷,规范借贷手续,不要盲目跟风;大力宣传非法集资犯罪、传销等作案手法和社会危害,通报典型案例,不断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

(四)加大监管,健全完善对互联网金融犯罪的监管体系。银监部门要切实担当起监管金融事业的公正“法官”,独立自主地行使权利,用足用好调控、经济以及法律手段,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彻底整顿和规范金融秩序,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人民银行、工商等相关金融主管部门和行政执法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对金融机构设置、金融业务开展的监管力度,督促金融机构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堵塞内部作案漏洞,禁止金融机构账外经营,铲除金融机构内部作案的“温床”。

(五)提高素质,为打击网络金融犯罪提供人才保障。各级经侦部门要注意总结办案经验,提炼其中有价值的信息整理为教育素材,例如情报导侦案例、技战法等为经侦民警讲授,可以采取电视电话会议、办理培训班等传统方式,也可以利用拍摄微电影、举办有奖知识竞赛等方式进行,丰富手段,重在提高民警的参与积极性和教育内容的吸收性。重点解决技术水平与实际业务脱节的问题,打造一支业务能力强,技术含量高的专业队伍。

参考文献:

[1]刘坤;高春兴;互联网金融犯罪的特点与侦防对策研究《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5-09-20

[2]徐迎阳; 我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发展策略研究 《现代电信科技》-2014-02-25

[3]王行健;浅析互联网金融给传统银行业带来的影响与挑战 《金融经济》- 2014-03-25

[4]赵青; 互联网金融特性及对消费者决策过程的影响 《当代经济》- 2014-05-08

[5]周文蕾; 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由余额宝引发的经济学思考《时代金融》2014-03-3122(34)

[6]王铼;罗军;单丹;张科军;人人贷经营中易引发经济犯罪的防控研究《净月学刊》2014-04-15

上一篇:金融大数据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下一篇:私募股权投资企业财务风险及管理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