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应坚持以地方政府主导

时间:2022-06-26 09:06:03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应坚持以地方政府主导

自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2004年提出金融生态环境概念以来,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对于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发展被人们广泛接受。几年来,各级人民银行为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付出艰辛的努力,采取了诸多政策和措施。但总的来说进展迟缓,收效不明显。依笔者看来,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应坚持地方政府负总责,由地方政府主抓主管,各级各部门协作推进的模式,才能有效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一、人行主导模式下湘西州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情况

近年来,人行湘西州中支围绕“诚信湘西”建设做了大量工作。一是提请州政府成立了信用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和创建方案,出台了系列信用创建文件。二是配合地方政府开展国家公职人员逾期贷款清收活动,2004年就清收资金3980万元,占应收回数的76%。到2008年末,全州累计清收国家公职人员逾期贷款10721万元。三是与州法院联合开展清理执行金融积案活动,涉及案件357件,总标的额3.36亿元,其中,拟优先执行5055万元。四是提请政府大力推广信用报告使用,要求政府在、企业经济交易、信用中介服务活动和个人升迁提拔中参考信用报告,有不良纪录的不予考虑。五是开展信用评级。组织金融部门完成了对州内重点企业的信用等级评级和对114个信用村、28.86万户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在吉首市马颈坳乡开展信用乡镇创建试点,随后评选了“十佳信用乡镇”和“十佳信用企业”。六是配合政府成功处置了湘西地区非法集资事件,化解了制约和影响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隐患。

二、人行主导模式下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困难

(一)创建渠道不畅

一是政银难以协调一致。由于认识上的差距,在部分地方金融生态工作难以引起地方政府的重视。有的即使重视了,但基于多方面的原因,最终导致组织不健全,人员不到位,工作未能得到有效开展。二是部门之间难以形成联动机制。人民银行作为一个单独的职能部门,无法统筹和协调涉及金融生态环境创建多个部门携手并进,共同推动创建工作。三是部分地方末设人行分支机构。全国2010个县(市)中有244个县(市)没有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占比达12.14%。这些县由于没有人行县支行,金融生态创建无人推动,有关金融生态创建的文件很难落实到位。

(二)信用评定工作停滞不前

信用评定工作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配合,但由于人民银行与地方政府在工作步调上很难协调一致,信用评定工作面临诸多阻力。如湘西州2007年评定了19个信用乡镇,至今还没有增加。

(三)金融法治环境难以改善

金融法治环境的治理主体是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由于人民银行与法院分属不同行业,各级人民法院又因日常案件所困,金融法治环境难以得到重视。如2004-2008年,湘西州农村信用社向法院提起金融债权诉讼案件587件,诉讼金额8034万元,受理586件,胜诉率100%,完全执行的只有49件,执行金额2157万元。案件完全执结率仅8.36%,执结率低,金融维权难度很大。

(四)金融环境不佳导致信贷投入不足

今年,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信贷投放规模之大、速度之快,在历史上都是少见的。但湘西州由于金融生态迟迟没有改善,信贷投放规模和速度明显滞后。上半年实际净投放贷款10.68亿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8%,全省平均水平的14.6%。与周边毗邻地区相比,上半年,湘西州信贷增速比张家界、怀化、铜仁、黔江、恩施分别慢12.84个百分点、7.8个百分点、21.23个百分点、8.05个百分点和11.91个百分点。

三、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应坚持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原因

(一)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运行的外部条件

周小川曾经指出:金融生态环境主要是指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它包括法治环境、经济基础、信用环境、中介服务等诸多要素,它侧重于“外部”。如法治环境建设主要依赖于各级人民法院,中介服务主要依赖于中介机构及其相关管理部门。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的中央银行,一般无法统筹协调金融部门以外的各个部门的力量,共同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二)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和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首先,金融生态环境与“原生态环境”、交通设施一样,具有基础性的特征,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它的改善和优化时间长、投入大、需要全方位多部门努力,只有政府重视、强力组织、加大投入,才有可能得到推进。其次,它是一项综合性工程。金融是国民经济的枢纽,现代市场经济没有金融就没法运作,金融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各类主体和各种活动。但同时,它又受到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各个主体和各种活动的影响。金融生态环境涵盖法治环境、经济基础、信用环境、中介服务等诸多层面,它的改善需要包括地方政府、法院、企业和个人、金融机构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仅仅依靠单独一个部门的力量无法取得明显成效。地方政府作为地方事务的主管部门,有能力调用各种经济和行政手段,调动社会各方,统筹协调、齐心协力、形成联动协作机制,有效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三)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与地方政府有直接的利害关系

一个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与地方政府的业绩和利益息息相关。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好了,就会形成资金“洼地效应”,地方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就能得到有效解决;发展地方经济所需资金解决了,地方经济就能快速发展;经济一旦快速发展,将直接带来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和居民收入的提高,同时地方政府的业绩就能大为改观。因此,建立以地方政府为主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机制,是一项责权利相统一的科学的长效机制,有利于加快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促进经济金融的良性互动。

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应把握的几个方面

(一)坚持地方政府统一抓亲自管

在地方政府中成立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小组,由地方行政首长任组长,办公室设在地方政府金融办公室。各级政府统一制定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实施意见,并建立上下级政府以及当地政府与直属各部门之间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目标管理。如地方政府加强对人民法院当年涉金融案件立案率、结案率、以及胜诉案件执行率的考核。上级政府加大对下级政府,本级政府加大对相关直属部门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目标管理和考核力度。

(二)强化政府金融办公室的职能作用

还没有设立金融办公室的地方政府尽快组建,已设立地方金融办公室的将其从政府办公室里分设出来,将主要工作任务和精力放在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创建上面,负责日常组织、协调、监督。做到金融生态创建有组织、有人员、有规划、有督促、有成效。建议在县以上地方政府中设立专门的金融办公室,人员至少保证在2人以上;市(州)金融办公室人员至少4人以上。

(三)充分发挥正向激励的机制作用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奖优惩劣的正向激励机制,对诚实守信的客户优惠贷款,在利率、手续、额度上进行倾斜;对诚信度差的客户在银行融资方面实行高门槛,对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客户进行联合制裁,采取不贷款,媒体暴光等措施;在党政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中实行诚信考核机制,对确有不良信用纪录的公职人员实行不晋升、不调动、不评先评优,促使党政公职人员首先讲诚信、带头讲诚信。

(四)建立相关部门协作联动机制

在政府牵头组织下,形成部门协作联动机制。金融生态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金融生态建设的日常组织、协调、检查、指导和推动,不定期召开成员单位会议,解决具体问题。金融办公室:负责贯彻落实上级金融生态创建办公室和本级人民政府关于金融生态创建工作的部署,负责具体落实金融生态建设领导小组形成的决议、政策。人民银行:负责落实信用创建工作相关政策措施;加快征信体系建设;加强金融风险的监测;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增加有效投入,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银监部门:负责银行业监管,降低和控制经营风险;抓好金融安全区创建和金融维权工作;强化金融风险的监测,防范金融案件;为信用创建提供有关信息和数据支持。各金融机构:负责落实信用创建政策;加强自身信用体系建设和信用社会创建,优化信贷结构,增加有效投入,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法院:负责落实政府清积工作的相关政策措施;打击各种金融犯罪,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及时开展金融涉讼的审理,加大执法力度,维护金融部门的合法权益。政府各有关部门:负责贯彻落实政府信用创建领导小组的相关政策措施,做好与本部门、本单位有关的工作。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湘西州中心支行)

上一篇:云南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关系的现状分析 下一篇:工程机械企业的大客户营销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