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亦能成就精彩――关于课堂上交出“提问权”的思考

时间:2022-06-26 05:15:33

“放手”亦能成就精彩――关于课堂上交出“提问权”的思考

摘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在改变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特别是“提问权”的处理给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问是师生互动推进教学的手段之一,我们在重视提问之时,应认识到提问是相互的,不能忽视学生的提问。本文从交出提问权的意义、困境和实施策略阐述了交出“提问权”亦能成就精彩的课堂。

关键词:提问权;意义;困境;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421

爱尔兰诗人叶芝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一堂课最令人振奋的地方就在于学生精彩的提问。一个好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哪怕这些问题能难倒老师。在国外,就有许多教师把激发学生提问看成是自己的重要职责。这不是简单的形式变化,是观念的根本转变,是教育理念的升华。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点燃学生的思维之火,这远比给学生灌输现成的知识要重要得多。而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教师应该更清楚地认识到学生提问的重要性。

一、交出“提问权”的意义

1、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体现

2、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3、有助于因材施教

二、交出“提问权”的困境

1、教学观念落后

在剑桥大学,有人问穆尔谁是他最得意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所有的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讲课的时候,总是露出迷惘的神色,总是有一大堆的问题。”后来,果然如穆尔所言,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越来越大,渐渐地甚至超过了罗素。当有人问他罗素为什么落伍时,他坦率地说:“因为他已经没有问题了。”

但在我们平时的课堂上,随处可见以“教师为中心”和课堂中的权威主义、一言堂、满堂灌等现象。教师问的学生头脑发涨,这其实仍然是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教师提问,给学生的感觉是提问题就是老师的事情,与我们无关。这样就会养成学生的懒惰思维,不肯动脑去思考问题。

2、应试教育影响

长期以来,很多学校受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使教师的课堂失之偏颇,走向应试教育的误区,使教学处于教师“给”和学生“收”,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处于被动随从的地位,好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容量,在有限的45分钟里最大限度的往学生脑子里装知识和解题、应试技巧。其实教师应该有这样的思想:学生的学习我们不能包办代替,我们所提的问题在课堂上能够解决并不代表多数学生都学会了。

3、学生已有的学习习惯

部分学生由于过去的学习习惯或心理紧张等因素,在学习中只是认真听讲、作笔记迷信书本、迷信教师、迷信权威,缺乏科学的怀疑态度,提问的意识非常欠缺,再加上学生对书本质疑、向老师发问有时换来的是教师的不屑、不耐烦甚至训斥,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没有问题可问或有问题不敢问了,

三、交出“提问权”的实施策略

1、营造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

诗人但丁曾说:“要是白松的种子掉在北方的洞里,只能是一棵矮矮的小树;要是长在南方肥沃的土地里,定会长成参天大树。”学生问题意识的种子是否萌芽,取决于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

长时间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已经习惯了只学不问,遇到问题只求一个标准答案的思维方式。作为教师,应帮助学生提高对问“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对他们提出的问题,不怕幼稚和肤浅;鼓励学生多提问,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挖掘其可贵之处,保护其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敢想、敢说、敢做,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他们知道能大胆提问是认真学习的表现,并认识到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

同时要想方设法激起学生问的火花,促使学生实现从怕问―敢问―会问―乐问间的转化,逐步建立一种宽松、民主、平等、融洽的学习氛围,为“善问”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充足的阳光、水分、适宜的土壤,使其生根发芽并开花结果。

2、留给时间,让学生有机会提问

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学生面对老师的一个个提问,通常是疲于应付,稍有不慎回答错误了,还可能被戴上不认真听讲的“帽子”。学生根本无L提出自已的问题,这无形中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思维空间。再加上课后大量的家庭作业,使学生忙于应付,更没有思考的时间。如果不能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缜密的思考就没法完成,当然不可能提出问题,更不要说高水平的问题。

3、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提问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日之食,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是为了不教”当学生有了提问的积极性,思维处于兴奋状态后,这时我们应因势利导交给学生提问的方法,提高学生提问的质量,为他们能提出表达准确,富有创造性的问题打下基础。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提问方法有趣问法、类比法、联系实际法、追问法、反问法等,由于不同情况下问题的内容、性质各有特点,因而提问的方法和形式也会不同。此外,问题的认知水平也有高低之分。低认知水平的问题一般是有事实性答案的,只需要低水平的思维活动即可解决;高认知水平的问题无法直接从信息源找到答案,经过理解、分析、推测、归纳,甚至是实践等过程,才可整合成一个符合逻辑的结论。只有高认知水平的问题才可能最终促使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因此,应该引导并鼓励学生勤于动脑,使他们问得深、问得妙。

4、解疑评疑,让学生体验提问乐趣

理学大师朱熹曾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和解决,这些问题可能就会成为学生心理永远没有答案的疑惑。不但会极大地打消其继续思考和提问题的积极性,还会使疑问越来越多,日积月累,该学生就会认为自己是差生,别人没问题,我怎么会有这么多不会的。相反,如果教师及时地给予解疑评疑,并大加赞赏和鼓励,学生就会充分体验到提问带来的乐趣。

5.构建新的评价体系,鼓励学生提问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基本理念第五条建议构建新的

评价体系,采取多种方法进行评价,力图提出有效的策略和具体的评价手段,使评价的重心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平时教学中多采用的评价方式是作业评价和测验,其实不妨采用更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比如成长记录,把那些喜欢提问题的学生以及所提问题的数量和质量作一个详细的记录,并作为评价体系中的一项,必会极大地鼓励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弗・培根曾说过:“多问的人将多得。”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这把“火”由老师点燃当然也不错,但是,如果能让学生自己点燃岂不更好吗?希望在我们今后的物理课堂上老师能大胆地放手,把提问权交给学生,少一些学生被问的一头雾水,多一些学生问的淋漓尽致;少几次老师牵着学生鼻子走,多两次学生牵着老师鼻子走。相信我们会经常被学生们精彩的问题所折服,从而回味、玩味与超越。

参考文献:

1《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

2书名:《叩寻教学: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作者:刘经华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9年5月1日

上一篇:浅谈创新教育在技校足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解析信息技术在中职物理电磁学教学中的应用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