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戊酸类药物治疗癫痫其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时间:2022-06-26 04:27:48

丙戊酸类药物治疗癫痫其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监测丙戊酸类药物血药浓度,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FPIA法测定丙戊酸类血药浓度,对我院5年来癫痫患者2008例次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08例次丙戊酸测定值在治疗浓度50~100 mg/L内的共1349例次,占67.1%;低于治疗浓度范围下限(<50 mg/L)共391例次,占19.47%;高于治疗浓度范围上限(>100 mg/L)的共268例次,占13.35%。结论丙戊酸的血药浓度存在个体差异大,用药期间定期监测血药浓度对提高疗效以及确保癫痫患者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癫痫;丙戊酸;血药浓度

Analysis of the Monitoring Results of Blood Concentration of Valproate Therapy of Epilepsy

ZHANG Jin-ying

(Laixi City Municipal Hospital,Laixi 266600,Shando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therapcutic drug monitoring results of valproic acid (anti-epileptic drug).MethodsThe concentrations of valproic acid in 2008 cases in our hospital were determined by 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immunoassay.Resul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67.18% were with in the normal refer enced concentration range 19.47% were below the lower limit and 13.35% were above the upper limit .Condusion There was a great individual difference in the serum concentration of valproic acid,periodic monitored the serum concentration during the treatmen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ensuring the patients medication safety.

Key words:Epiepsy;Valproic acid;Serum concentration

癫痫是一种大脑神经元反复异常同步化放电所引起的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具有突然发生、反复发作的特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我国癫痫患病率高达7.0%,活动性癫痫的患病率达4.6%[1],全国大约有900万癫痫患者,可见于各个年龄组,青少年和老年是癫痫发病的两个年龄段。

大多数患者均需靠长期服用抗癫痫药以控制发作,其中丙戊酸(VPA)为一线抗癫痫药,对全身性癫痫的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和强直一阵挛发作有效,对单纯性和复杂性部分发作也有一定疗效。VPA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是50~100 μg/mL[2],但体内代谢过程和疗效的个体差异较大,且疗效和不良反应与服药剂量相关性性较差,但与血药浓度相关性较高。为控制癫痫发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监测其血药浓度是进行抗癫痫个体化及规范治疗的必要手段。本文对2006年3月~2012年5月我院使用丙戊酸治疗的2008例次癫痫患者的血药浓度测定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皆在为临床用药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6年3月~2012年8月进行丙戊酸类药物(丙戊酸钠片,丙戊酸钠缓释片,德巴金口服液,丙戊酸镁缓释片,丙戊酸镁片)血药浓度监测的门诊患者2008例次,病例均符合《国际抗癫痫联盟癫痫发作的国际分类及癫痫综合症的国际分类意义》的诊断标准。其中成人(>16岁)811例次,占40.38%,儿童(0~16岁)1197例次,占59.62%;男性患者1182例次,占58.86%,女性患者为826例次,占41.14%;年龄1个月~73岁。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为长期服药,且丙戊酸儿童开始按10 mg/Kg/d服用,成人开始按15 mg/Kg/d服用,以后每周增加5~10 mg/Kg/d至症状被控制而又无明显反应为宜,分2~3次/d,且日最高剂量为60 mg/Kg/d[3]。

1.3测定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患者血清丙戊酸的浓度,取已达稳态浓度时患者血清1 mL,离心(11000 r/min)3 min RG,在TDX仪上用丙戊酸钠试剂盒,依标准规程测定。若监测目的是为了了解剂量、用药浓度、疗效等情况,则在血药浓度达稳态后(约5~6个半衰期),清晨空腹采血,测其血药浓度,若怀疑患者服用药中毒应在出现中毒症状时采血。准确记录患者服药和采血时间,血样置于无抗凝试剂的干燥试管,立即送检,避免溶血,离心机、TDX仪和丙戊酸试剂盒均为美国Abbot公司提供,每次测定时,均加用标准含量质控试剂盒做质控检查。

1.4临床疗效的评价标准 疗效判定方法为服药后发作次数与服药前比较;显效为发作完全控制或减少75%以上;有效发作减少50%~75%;无效为临床发作频率减少不足50%或比服药前增加[5]。

2结果

2.1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分布,见表1。

2.2结果分析

2.2.1由表1知,丙戊酸对2008例次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4.20%;丙戊酸浓度在有效参考浓度范围(50~100 μg/mL)内的有效率为88.74%,100 μg/mL总有效率为89.06%,>100 μg/mL虽然总有效率较高,但不良反应也明显提高。

2.2.2 2008例次癫痫患者血药浓度:1349(67.18%)例次在有效参考浓度范围(50~100 μg/mL)内,391(19.47%)例次<50 μg/mL,268(13.35%)例次>100 μg/mL。说明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剂量与疗效的相关性较差。

3讨论

临床上监测丙戊酸血药浓度的主要目的是判断丙戊酸用量是否不足或过量中毒,以及作为观察临床疗效的指标。一般以50~100 μg/mL作为有效治疗浓度范围,本资料在此治疗窗内的监测例次占1349(67.18),对判断临床疗效、确定给药方案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然而由于个体差异有些患者血药浓度低于有效治疗范围内却可以很好的控制癫痫发作,而有些患者血药浓度高于100 μg/mL才能控制住癫痫发作,且无毒副作用,这些情况可以继续维持原方案治疗,不需增减药量。有些患者血药浓度

监测血药浓度可以了解患者的依从性,若患者擅自加药、减药、停药,或随意换药,会影响血药监测结果,给治疗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应严格考察患者的依从性和用药过程。

丙戊酸类药物给药剂量与血液浓度之间的相关性较差,其主要原因是性别、年龄、体重、伴发疾病及药物剂型是否同时服用其他药物等众多因素引发药代动力学的差异。不管哪个年龄组,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对个体化调整用药剂量却十分必要。癫痫病具有顽固性,治疗周期长的特点,需要长期服药,因此在给药剂量上应从小剂量开始,个体化用药。特别是对于小儿和老年患者,小儿患者有些应用较小剂量便可获得满意疗效;老年患者有些同时患有多种疾病,服药品种多,药物间相互作用复杂,代谢能力降低,应采取逐渐增加剂量方法治疗,以最小有效剂量控制病情发作,是减轻抗癫痫不良反应的有效方法。

总之,许多抗癫痫药物能诱导肝药酶加速丙戊酸代谢,使其速度加快,半衰期缩短,血药浓度下降,疗效下降,所以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时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尽量单一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只有当单药治疗不能有效控制发作时,才考虑选择相互作用小的药物联用。由于丙戊酸类药物的半衰期较短,临床常规2~3次/d,应坚持长期不间断地有规律服用才能达到治疗效果,但是有患者出现漏服现象,所以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推荐服用缓释片,其服用方便、血药浓度波动少,依从性好,因此应综合患者年龄、病情、经济状况、选择合适的剂型治疗。

参考文献:

[1]WZ Wang,JZ Wu,DS Wang,et al.The prevalence and treatment gap in Epilepsy in China:an ILAE/IBE/WHO Study[J],Neurology,2003,60(9):1544-1545.

[2]李金恒.临床治疗药物监测的方法和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2.

[3]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临用药须知[M].3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74.

[4]李金恒.临床治疗药物监测的方法和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0.

[5]任榕娜,黄铃沂,陈新民,等.儿童癫痫丙戊酸用药个体化治疗观察[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6,21(5):393.

[6]黄圣明,黄希顺,王清理,等.丙戊酸类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1,6(14):49-50.编辑/张燕

上一篇: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或吲达帕胺治疗轻中度原发... 下一篇:抗菌药物在妇产科围手术期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