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角鸟巢图书馆

时间:2022-06-26 03:23:25

街角鸟巢图书馆

因为小。更好的生活

街角鸟巢图书馆的诞生,是一个很有爱的故事。家住威斯康星州的托德·伯的母亲生前曾创办了一家校园图书馆,供街区的孩子和穷人们借阅。母亲去世后,托德为了纪念妈妈,就用木头仿照原先的那家校园图书馆做了一个小小的模型,在里面放了母亲生前最喜欢的十几本书。然后放在了街门口临马路的一侧。

从此,几乎每个开车经过这里的人都会停下来看看,里克·布鲁克斯就是由此和托德认识的。布鲁克斯特别膜拜卡耐基,因为后者曾经建造和捐助了两千多家图书馆。布鲁克斯也一直有这样的想法,但受制于经济条件一直不能实现。托德的袖珍小书柜开启了他新的思路——如果在一个个小书柜里放满书供人随手借阅,那不就变成一个个图书馆了吗?

于是,两个人开始正式筹备创办街角图书馆。他们用木头做成书柜,以树脂或者玻璃做柜门——方便人们一眼看清书柜里的图书,并且在书柜的下面做了一根木桩以防止图书受潮。2009年夏天,威斯康星州的第一个街角图书馆就这么诞生了。它的大小只有“24cm×24cm×30cm”,造价也不高。托德和布鲁克斯给这个街角图书馆冠以一个可爱的名字——“鸟巢图书馆”,他们希望能够促进街区人们的读写能力和团体感,孕育出文艺之花。

第一个街角图书馆诞生之后。很快便成为人们相遇交谈的聚集之地,人们一起讨论图书讨论阅读。与此同时。托德和布鲁瓦斯也在加紧制作新的图书馆,一个月之后,10多个新的图书馆诞生了,放置在威斯康星州的几十个社区的街角,有的在草丛旁,有的就在一棵大树下,有的干脆就旁若无人地待在邮箱旁……新的图书馆引起了街区住户们的极大兴趣。布鲁克斯开始向人们征集图书放在鸟巢图书馆里——不过这种征集更像是以物换物——所有图书都是免费出借,但是,借出一本书的同时,需要往里面放置一本书,这样就保证了鸟巢图书馆的书永远都充盈。

如今,托德和布鲁克斯的鸟巢图书馆开始去往整个美国的大街小巷。两个人还得到了一个木匠和一个木制品商的协助。到2012年底,美国的几十个街区及澳大利亚、保加利亚、印度等一些国家的十几个地方建了风格独特的鸟巢图书馆。而且。图书馆也在鼓励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参与——在图书馆的网站上(www.littlefreeli )提供有图纸,任何人都可以自建新馆。

取走一本,留下一本

2011年秋天,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张伟回到了老家成都,他觉得身边的读书氛围太差。街头巷尾麻将声此起彼伏,网吧里CS激战枪声轰鸣,但再也看不到捧本书在门口阅读的景象。张伟决定发起街角鸟巢图书馆,让年轻人和中老年人从电脑前和麻将桌前解放出来,去看书,去阅读。

2011年平安夜,张伟在成都市武侯区的红牌楼路上,用木质墙板和铁皮做了第一个微型图书馆,把自己从美国带回来的一些名著、杂志还有CD光盘、DVD光盘和其他奇珍异宝放进了这个街角图书馆,并挂上贴牌:“欢迎借阅,取走一本书,留下一本书!,'他希望自己的这个街角图书馆就像圣诞老人的礼物,作为一份文艺礼物降临在成都。

张伟的图书馆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开放,不像公立图书馆路程遥远而且时间有限。

有一天早上。张伟步行去图书馆,看到周围围了不少人,有几个年轻人正在站着翻书,还有几个中年人则搬了小板凳坐在周围看书。虽然成都的街头有些冷,但是这个场面却让人觉得特别温馨。

2012年7月,成都成华区的街头诞生了第二家街角图书馆,编号也有意思:芙蓉城2号鸟巢图书馆。创办者与张伟并不认识,但对方很明显尊重他的首创地位。

2012年的11月。第三个街角图书馆诞生了,这次是张伟和朋友一起合作的,位于青羊区,里面更多的是一些中老年读物。

现在,张伟特别期待成都以及其他城市能有越来越多的街角鸟巢图书馆,“在过于泛滥的电子时代。让阅读回归为一种更个性化、更舒适的地方,这也恰恰是它们备受追捧的原因。”

选自《深圳青年》

图/郭德鑫

上一篇:千年千年 14期 下一篇:窃贼学校 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