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队伍建设实践思考

时间:2022-06-26 01:13:26

人才队伍建设实践思考

一、人才队伍基本现状

**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人口大县,总面积2700平方公里,辖10镇8乡、418个行政村,总人口47.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7万人,有回、蒙、藏、土等少数民族10.75万人。全县现有各类人才12522人,其中党政人才1062人,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7084人,企业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620人,农村实用人才3756人。

二、主要做法

近年来,**县各级党组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积极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始终把人才开发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建立健全人才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坚持“三支队伍”一齐抓,大力加强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建设,为全县经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以扩大民主、加强监督为重点,不断推进党政人才队伍建设步伐。按照中共中央《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及省、市委关于贯彻落实《纲要》的意见精神和要求,县委在推进干部制度改革,建立干部能上能下新机制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初步建立了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党政人才选拔任用机制。一是坚持和完善了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制度。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坚持把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与扩大群众参与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民主推荐工作的质量。把民主推荐作为确定考察对象的必经程序,凡是没有履行民主推荐程序的不列为考察对象。《条例》颁布以来,在干部考察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全面实行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增强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透明度。二是加强和改进了干部考察工作。为防止干部考察失真失实,保证考察工作客观公正,进一步完善了干部考察程序,改进了考察方法,把群众的广泛参与和监督贯穿到干部考察工作的全过程。实行了干部考察责任制、考察预告制和差额考察制度,坚持以制度和程序来规范干部考察工作。在考察过程中,组织部门依据干部任职条件和不同岗位的要求,围绕干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内容全面了解掌握,注重考察工作实绩。在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评价干部,为干部选拔任用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三是实行干部任前公示、试用期制度。制定了《**县科级、股级干部任前公示、试用和任期制度》,在科级、股级干部的选拔任用中全面试行了任前公示和试用期制度。**年以来,先后对拟提任的158名科级干部和214名股级干部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了公示,并实行了为期一年的试用期。对132名试用期满的科级干部,经过本人述职、民主测评、组织考察后正式任用。对1名在试用期间缺乏组织能力的干部免去了试用职务。任前公示、试用期制度的普遍实行,扩大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使干部产生了努力干好本职工作的动力,增强了工作责任感。

(二)以县乡机构改革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年5月,我县全面完成了县乡党政群机关机构改革工作。按照政事、政企、政社分开和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理顺关系,转变职能,合理设置工作部门及内设机构,顺利完成了县乡党政群机关人员定编定岗、分流安置工作。一是研究制定了《**县县乡党政群机关科级干部在机构改革中进行全面考核实施办法》,对全县293名党政科级干部进行了全面考核。在此基础上,调整任免科级干部139名,其中平级调整74名,选拔任用22名,免职43名。二是科级以下非领导职位人员选配全面实行竞争上岗。按照因事设岗、因职择人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组织实施了科级非领导职位人员定编定岗工作。全县563名干部参加了科级非领导职位和内设股级职位的竞争上岗,有28名干部通过竞争担任了主任科员职务,72名干部担任了副主任科员职务,133名干部担任了股级职务。对49名原乡镇聘用制干部通过竞争上岗续聘34名,对15名聘用制干部进行了一次性安置。三是积极稳妥地做好人员分流工作。按照核定的编制,共确定分流人员143名,根据机构改革人员分流有关政策,通过实行提前退休、提前离岗、参加学历教育、选调到事业单位工作等办法,分流人员得到妥善安置。在县乡党政机构改革中,通过综合考核配齐配强了县乡党政领导班子,通过实行竞争上岗、定岗分流和轮岗交流,改善了公务员队伍结构,增强了干部队伍活力,解决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问题,切实转变了机关工作作风,提高了党政机关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三)以实行聘用制为突破口,不断规范事业单位选人用人机制。为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县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在全县中小学全面推行了以校长负责制、教师聘用制为主要内容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结合这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逐步辞退了各学校临时用工和不合格的民办、代课教师。同时,采取面向社会公开考录的方式,先后招聘546名大中专毕业生进入教师队伍,缓解了人员编制紧缺的状况,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较好地发挥了管理职能,提高了教育和办学效益。继教育系统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后,社发、农业、林业、畜牧等部门结合各自的实际和部门行业特点,组织实施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在全县医疗卫生单位推行了岗位绩效工资制,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专业技术人员及院长双向选择、择优聘用制度,并不断完善考核管理机制,促进了医疗人员工作态度、医德医风的转变和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涉农部门积极推行专业技术人员项目技术承包责任制,在全县农业、林业、畜牧业建设重点项目实施过程中,选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全过程指导,并落实有关责任,从而增强了专业技术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有效地发挥了专业人才的作用,确保了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目前,全县事业单位稳步推行聘用制,改革分配制度,逐步取消了事业单位职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与公务员对应的行政级别,初步建立了符合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形成了“按需设岗、按岗聘用、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分级聘用、严格考核”的用人制度,增强了事业单位活力,形成了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用人机制和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机制。

(四)大力推行企业改制,建设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国有、集体企业进行了以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改制,初步建立了“企业自主经营、职能部门指导协调、多种形式并存、全员劳动合同”为主的企业经营管理体制。一是放活企业用工,落实企业用工自。企业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在完成国家指令性用工计划的同时,随时面向社会自主招聘人才。近年来,通过公开招聘、劳动部门推荐等形式,先后从大中专毕业生中择优招聘急需人才76名。二是完善劳动合同制,建立健全经营管理人员聘用制度。在坚持劳动合同制,保障企业职工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取消企业干部、工人身份界限,全面实行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制。按照公开考核、竞争择优的原则,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全部进行竞聘上岗,形成能上能下的人事管理机制。三是建立和完善了人才培训,考核与使用相结合的制度。通过采取轮训、短期培训、委托代培等多种形式,对经营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进行岗位技能达标培训,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四是建立了较合理的工资分配制度。在工资分配上,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建立了能高能低的分配机制,充分调动了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五)大力实施人才素质工程,努力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县委成立了全县干部教育培训领导小组,加强对干部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开展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要求,研究制定了《**县**——**年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以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坚持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其它方面人才一齐抓的思路,按照分类指导、分级培训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分类别、全方位地开展了人才培训工作,形成了县委主要领导全面抓,分管领导亲自抓,主管部门具体抓和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新局面。一是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及时选调干部参加省市组织的培训班。近两年来,先后选派36名县级干部分别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及经济发达地区学习培训,160名科级干部参加市委党校各类培训班,24名妇女干部、18名少数民族干部参加省市组织的培训班。二是拓宽培训渠道,加大赴外培训力度。近年来,县委组织部与山东潍坊市委党校、苏州农村干部学院联系,在确定好培训内容,落实考察地点等工作的基础上,详细制定了赴外培训考察计划,**年分两期组织78名县级干部、县乡党政机关主要领导干部赴山东潍坊考察学习。**年先后组织178名干部分别赴苏州、潍坊参加培训。各乡镇也先后组织542名镇村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培训学习,使干部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理清了经济发展思路。三是发挥县乡党校主阵地作用,加强对各级各类干部的常规教育培训。县委组织部和县委党校认真落实党政科级干部、中青年干部、党务干部、村支书和村主任等为主体的常规培训班,制定周密的培训方案和实施计划,合理设置班次,严格审核授课内容,严把教学质量关。在培训过程中重点安排理论知识、法律知识和实用技能等的学习,聘请专家学者和省市委党校教授授课。通过采用理论学习与实地考察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观看录像相结合,小组讨论与大会发言相结合等方式,不断改进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县委党校每年分五期对50名科级干部、100名中青年干部、150名党务干部和200名村支书、村主任进行培训。今年下半年,在县委党校举办三期科级干部学习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培训班,全县365名科级干部参加了培训。在抓好党政干部培训工作的同时,有计划地对专业技术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党的基本理论、企业经营管理业务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乡镇党校按照党建目标责任制,认真落实主体培训班。把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与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相结合,组织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深入开展了理想信念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突出以小城镇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实用技术等内容的培训。四是职能部门组织开展了不同类型的业务培训。为使广大干部了解掌握世贸组织的规则,按规则办事,依法行政,人事部门分期对全县公务员进行了以《依法行政》、《WTO基础知识》、《行政许可法》等内容为主的集中培训和理论考试。县教育局对全县中小学校长进行了岗位培训,为推进课改工作顺利实施,分层次培训教师6894人(次)。县经贸局结合企业改制,先后选派68名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参加省市有关部门组织的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培训班,组织34名企业中层干部到省外考察学习股份制企业管理经验。农、林、牧、水系统结合各自的业务特点,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农业科技知识、种植技术、畜种改良及疾病防治、生态治理等方面的培训。公检法系统组织开展法律业务培训和专项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整体执法水平。通过开展一系列不同形式的培训活动,使各级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本领不断增强,业务能力进一步提高。五是劳动部门、涉农部门不断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的技术培训。县劳动人事部门在对全县农村实用人才进行全面调查统计的基础上,分类别进行登记造册。同时,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业务技能培训,先后对1200名各类人才在县职业培训中心进行了各类技能培训。涉农部门结合农业科普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种植、养殖、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培训。

(六)以严格管理、实践锻炼为主要措施,切实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不断完善后备人才培养选拔工作制度。**年以来,我县先后制定出台了《**县培养县级、科级后备干部队伍工作规划》、《**县培养科技人才队伍工作规划》和《**县培养选拔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工作规划》,明确了培养目标和工作措施。按照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门类齐全的要求,建立了由300名左右的科级党政干部、600名左右的科技专业人才和120名左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组成的后备人才队伍。有关职能部门加强对后备人才的教育培训,实行定期考察,动态管理,采取切实措施,努力创造人才发挥作用的环境。一是对后备人才进行关键岗位、艰苦环境和承担艰巨任务的锻炼,主动交任务、压担子,促使后备人才在实践中锻炼成长。今年6月,经县委研究决定,从县直机关单位选派了14名科级后备干部到贫困村挂职,接受实践锻炼,增长才干。二是有计划地进行专项业务培训,每年选派20%左右的后备人才到大专院校或科研单位参加培训,专业技术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三是组织后备人才参与重大课题研讨和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激发了优秀人才的创造能力和贡献热情。四是加大对后备人才的培养选拔力度,促进了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多方位、多渠道地培养选拔后备人才。去年以来,先后从各类后备人才中选拔任用科级干部58名。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县人才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与新形势的发展不相适应的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才观念需要更新,人才环境有待改善。表现在选人用人的观念比较陈旧,发现人才的视野不够开阔,人才观念、政策、机制的相对滞后,制约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现有人才作用的发挥。二是人才分布不尽合理,高层次人才十分紧缺。全县人才总量中,一般专业人才所占比重较大,而具有高学历、高职称以及科技带头人比重偏低,直接从事技术开发与企业管理的人才相对不足。由于县财政十分困难,近几年大中专毕业生没有分配,急需的本科生或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人才引进比较困难,高层次人才短缺的矛盾比较突出。三是人才使用效益不高,人才工作机制不够健全。在人才使用方面,视野还不够宽阔,发挥作用还不够充分。考核机制不够完善,年度考核缺少定量和定性相结合,能上不能下的问题依然存在;人才调配、流动机制不够完善,在人才资源配置日益市场化的情况下,对人才流动的宏观调控机制和政策法规缺乏研究。目前我县党政机关尚缺编90名,事业单位特别是教育系统缺编1285名。一方面急需人才得不到及时补充,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无业可就,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据调查统计,近几年我县有80%以上的大中专毕业生没有就业岗位。

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县人才开发建设意识和人才观念还未达到应有的高度,人才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制不够健全;人才引进和流动渠道不畅,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形成;择业观念、用人机制、收入分配、人才环境等因素,对人才总量扩张、高层次人才引进、开发形成制约。这些因素对留住用好现有人才和引进高层次人才都十分不利。

四、思路与对策

根据人才开发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今后人才开发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以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按照“党管人才”的原则和有利于优秀人才的吸引,有利于人才队伍的持续发展和动态优化的要求,稳定现有人才队伍,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扩大人才总量,提高人才素质,努力调整结构,创新管理体制。抓住人才的培养、吸引和使用三个环节,在着力建设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三支队伍的基础上,加强高级专业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系统化的人才开发格局,为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一)树立新的人才观,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的社会氛围。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及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加强统一领导,注重统筹协调,调动各部门和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力量,形成开展人才工作的强大合力。各级党组织必须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把人才资源开发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务,努力使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摒弃唯学历、唯职称等传统人才观,更新人才标准,拓宽视野,把人才开发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通过政策引导,力争使人才数量、质量、结构、分布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战略相适应,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才资源的贡献率。

(二)深化改革,推进党政人才选拔任用工作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任用机制,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在落实好民主推荐、民主测评、考察预告、竞争上岗、任前公示、试用期等制度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的民主,规范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管理机制。一是扩大选人用人上的民主,把党管干部与充分发扬民主结合起来,使选用干部真正建立在群众公认的基础上。二是扩大在干部考核上的民主,探索建立干部考核工作预告制度,把干部考核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积极探索民主评议和考核结果适度公开制度,研究公开的内容、方式和范围,以保证考核的公正性和实效性。三是解决好干部能上能下问题。教育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职务变动观,淡化干部职务“上”与“下”的观念,强化干部职务“进”与“出”的观念,使干部的职务变动在人们的意识中逐步成为一种自然的、合理的现象。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加大对不称职和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的调整力度,不断完善以实绩考核为核心,包括德、能、勤、绩、廉在内的党政领导干部考核指标体系,研究制定不称职干部的具体认定标准,完善调整不称职干部的制度和办法,采取免职、降职、待岗、改任非领导职务等组织措施加以调整。在考核中,既充分尊重民意,又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对待和评价干部,以保护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实行领导干部末位调整制度,对年度综合考核在本部门、本单位排在末位的领导干部,由组织部门进行诫勉谈话,连续两年考核排在末位的进行待岗,连续三年考核排在末位的,根据考察情况改任非领导职务或免职,为优秀人才能上创造更多的条件。

(三)创新机制,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体制。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使用新机制,对于调动专业人才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创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改进职称评定办法,推行评聘分开。改变现行职称评定一评定终身的状况,把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与聘任分离开来,取消指标管理,破除论资排辈,凡具备相应专业技术职务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都纳入评定范围,确认其相应任职资格,然后由用人单位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和本人的实际,择优聘用。受聘后,享受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待遇。二是推行岗位目标管理。制定和完善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目标管理措施,建立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评价体系。实现岗位、目标、待遇三者相统一,改变职位、贡献、待遇相脱节的状况。对在规定年限内无重要成果或贡献与其职称不相符的专业技术人员,应按照严格的程序和办法,取消其任职资格,以实现优胜劣汰,激发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活力。三是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在区域范围内合理流动。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制定相关办法,鼓励人才合理流动,努力增加人才流动的自由度。实行专业技术人员自主择业、单位自主用人的双向选择新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专业技术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事业能找到其最需要的人才,使人才能找到最能发挥其作用的环境,真正达到学有所用,人尽其才。努力改善人才结构和布局,引导人才逐步向优势产业聚集,逐步使人才结构和分布与区域产业结构分布相适应。

(四)积极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化配置,职业化管理,努力建设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前提下,加大通过市场手段配置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力度。逐步推行企业厂长、经理民主选举制和行政班子副职聘任制,制定完善实施办法,选择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试点,总结经验,不断完善,逐步推广。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积极探索适应现代企业选人用人新机制。加强考核管理,强化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激励和约束。建立以业绩考核为主的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制度,改进考核方法,建立一套有别于党政干部考核,科学规范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考核体系。引进社会化考核机制,把主管部门考核与通过会计、审计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对经营业绩进行审计考核结合起来,建立考核结果档案,为企业经营管理者选拔任用提供依据。

(五)“三支队伍”并重,实施综合开发,为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人才开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三支队伍”一起抓,实施综合开发建设,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各类人才资源开发整体水平。要把培训作为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根本措施,做到重要人才重点培训,优秀人才加强培训,年轻人才经常培训,紧缺人才抓紧培训。强化用人单位在人才教育培训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分类培训机制。加强党政干部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建立市场型、外向型的培训机制,着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驾驭市场、参与竞争的能力;实施继续教育工程,加快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要从实际需要出发,积极引进人才。要出台优惠政策,增强吸引力,重点引进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重点建设项目所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转变政府职能与引入市场机制的关系,建立各具特点、符合不同类型人才特点的管理制度,实现由人才的使用管理为主向人才资源的全方位开发转变,注重人才的培养、教育、激励、考核等方面宏观政策的制定和人才环境的改善,构建运作规范的人才市场体系。

上一篇:人才工作途径问题意见 下一篇:人才工作情况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