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乡音里的“走转改”

时间:2022-06-26 01:10:52

小城乡音里的“走转改”

自从“走转改”提出以来,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电视媒体,从业界到理论界,都热烈地予以响应,并且付诸行动。央视在2012年国庆期间大胆推出“你幸福吗”系列报道,引起社会热议,褒贬不一,但这样直面底层声音的节目形式显然在业界内部引起了强烈震动。经过从实践到理论再回到实践的反复提炼,电视界对“走转改”的认识在累积中提升、加深。

梅州台是一个地级市台,践行“走转改”自然和“你幸福吗”、“你文明吗”之类的主题有所不同。市级台践行“走转改”就必须结合实际,立足本土,以共通的精神激发个性的创作。梅州是客家文化之故乡,梅州台决定从这个角度入手,联合各客属地区电视台,共同打造了一档大客家文化类专栏节目――《这里是客家》。

节目形式大胆创新

“走转改”活动的核心是“变”。变作风,变观念,反映到节目上,就是要有创新。《这里是客家》在节目形式上与以前的同类节目有了较大的改变,节目题材的选取不再局限于梅州地区,而是除梅州各县(市)外,还涵盖了闽、粤、赣及广西等客属地区,尤其是梅州周边的客属地区,如惠州、龙岩、赣州等市。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去做节目,才能真正走到基层,转变一个电视台为某级政府服务的僵化思维。

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体现节目的大客家精神,栏目设置了各地区的多名主持人,他(她)们分别使用其当地的客家话口音主持节目,这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电视荧屏,使节目更具有当地的韵味,让电视观众更深切感受到具有当地特色的风情民俗,同时,还强化了客属地区同行之间的交流,增强了市县之间的紧密合作,将“走转改”的成果和气氛借助节目合作扩散开去,形成强大的整体气场。客家语拉近客家人

关于方言节目的争论,笔者不作太深入的讨论。但人所皆知的事实是,一个电视栏目的语态关系到它对于观众的亲和力,是其能否走人百姓心中、是否具有观众缘的重要因素,这也是“改文风”的体现。梅州台作为一个地方电视台,天然地具备重乡情、接地气的特性,无论选题上还是内容上,都会自觉不自觉地透露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包括节目语言的选用。《这里是客家》以客家话播出就充分践行了“走转改”精神,让客属地区的人看到节目后倍感亲切,一下就拉近了观众与栏目的距离。

节目题材取宝民间

截至2012年10月底,《这里是客家》栏目已播出380多期节目,内容包含了客家古建筑、客家美食、客家历史文化名人、客家传统手艺、客家民俗节日活动等。这些节目全是从闽、粤、赣及广西等客属地区挖掘而来,在展示客家文化的丰富多彩的同时,观众们还能感受到客家文化扎根底层、代代相传的顽强生命力。

栏目收获好口碑

《这里是客家》因其贴近百姓、作风平实、内容亲切,很快成为梅州台的另一个收视热点,形成了梅州一套有“820”(即《民生820》,是梅州地区收视率最高社会影响力最大的民生节目),梅州二套则有“920”(晚上9:20分播出的《这里是客家》),得到观众的高度评价。在通过广东台、中央电视台、中央电台等平台对海外播出后,成功辐射到全球范围内的客家人;还有国外电视台主动要求播出该节目。梅州台地处客家核心地区,制作的客家题材节目不在少数,但多数流于平庸,泯于众人,少有被观众记住的作品。《这里是客家》能收获这么大的反响,跟“走转改”带来的理念转变有莫大的关系。

团队与合作的培养

笔者认为,“走转改”活动必然要落实到一大批贯彻此精神的节目上,但是忠实于“走转改”而制作节目,并不是“走转改”的全部,也不是最终目的。就《这里是客家》而言,除了节目本身,制作的过程还有另外两个更加重要的收获。

第一是队伍得到了锻炼和培养。首先培养了梅州台团队懂客家、爱客家的情感。新闻工作者的责任与意义正在于发现并串起生活中种种有价值的事物,使之彼此聚合成一串串闪光的珍珠,呈献给社会。通过《这里是客家》这个栏目使得做栏目的记者、编辑、摄像、主持人更加了解客家文化,他们有的出生在客家,有的是后来到客家,虽然他们都生活在客家这片土地,但真要让他们回答客家文化、传统、精神等却一知半解。这个栏目的开办,使他们能够长期深入到每个山村的角落,去了解、感受客家先辈是如何来到这片土地,并在这里繁衍生息的。从当时房屋的不同结构,了解客家人生存理念,从客家古道的探索了解客家人创业的艰辛,从手工艺术的挖掘感受出客家人的智慧,从客家的山歌、汉剧展示出客家人丰富的内涵,从客家古镇、码头让人又联想到当年的一派繁荣景象,从客家人的祠堂、眉干中体现出客家人对文化的重视。通过记者的脚、手、眼,走进基层、走进群众,触摸着客家这厚重的文化,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挖掘地方独具魅力的文化和内在的美,在感受中拍摄,在灵感中动笔,制作出群众喜闻乐见又有地方特色的节目。其次是培养队伍对“走转改”的领会。在制作《这里是客家》之前,参与制作的人员已经多次阅读相关文件、论文、报道,学习“走转改”活动的精髓,以期做到真正领会“走转改”的含义和要求。特别是一些优秀的“走转改”节目和做法,是我们节目创作人员做好节目的学习资料;另外,“走转改”和梅州台实际情况的结合,也是制作人员一定要准确把握的,否则只会成为四不像;在节目播出过程中,还定期组织节目编导与主持人进行业务交流与学习,通过观摩制作的节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逐渐提高他们采、拍、制作或主持的水平。因此,“走转改”实际上是一个契机,梅州台可以借这个机会认清自己的位置,认清与其他电视台的差距,以及梅州拥有的优势又是什么,给梅州台这个团队一次精神洗礼的机会。

第二是台与台之间合作氛围的培养。“转作风”就包含了改变闭门造车、不相往来的传统作风。梅州台决定在制作上真正“走基层”,把制作节目源的方法教给各县台,让各县台所辖区域每月定期完成2期lO分钟的节目,梅州台只在节目的质量上提出具体要求,其它方面由各县市台自由展现。梅州台这个播出平台极大地调动了各县市台的积极性,一是给各台的主持人、编辑、记者一个展示自己能力和水平的舞台;二是使各县市能自由地进行自我宣传。在梅州台的具体指导下,各台形成了“赶帮超”的劲头,使得节目的内容、形式不断创新,节目质量不断提高。

未尽的“走转改”

关于“走转改”,相信每个电视从业人员都有不同的理解,和以前的“三贴近”一样,不少业内人士并没有认真学习和领会其内涵,简单地当成一句口号、一场运动来对待。即使推出了相应的节目,也是以应付的心态去完成,粗制滥造,敷衍了事。大量涌现的优秀节目证明,“走转改”确实是有针对性的一个命题,业界多年来积累的“假大空”的毛病,亟待全系统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从理念到实践来一次清洗。地方电视台规模小,动作灵活,贴近底层,是中国电视业界最敏感的神经末端,天然具备做好“走转改”的需求和条件。平心而论,《这里是客家》还带有梅州台不少原有节目的影子,对“走转改”还处于摸索阶段,创新的亮点还需要不断发掘,还需要在节目中锻炼队伍,培养团队合作、进取、勤奋、开放的思维,立足本地,但不拘泥于本地,激发节目创意。如何以有限的资源做出有特色的节目,在市场竞争中不至于被中央台、各卫视的节目湮没,这才是城市电视台实践“走转改”活动的目的。

上一篇:央视《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幸福是什么?... 下一篇:美国三十年代“京剧热”现象的传播学解读